金磚會晤

金磚會晤

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上述5個經濟體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將在今後的幾十年中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據預測到2050年世界6大經濟體中金磚四國成員(BRIC)全部在列。由於金磚國家正在尋求形成一個“政治俱樂部”或“聯盟”,從而把不斷增長的經濟力量,轉換為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因此舉行金磚會晤是必要的和不可或缺的。第三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將於2011年4月13日-4月14日,在我國三亞舉行。

歷史沿革

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

“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由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於2001年首次提出。2003年,奧尼爾在一份題為《與“金磚四國”一起夢想》的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50年,世界經濟格局將重新洗牌,“金磚四國”將超越包括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在內的西方已開發國家,與美國、日本一起躋身全球新的六大經濟體。高盛這份報告發布後,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四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領頭羊,備受世界關注。

作為新興經濟體代表,“金磚四國”的國土面積占世界各國領土總面積的26%,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2%,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總量的14.6%,貿易額占全球貿易額的12.8%,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對世界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此外,“金磚四國”各具優勢,在資源、市場、勞動力、科技等方面各有優勢,彼此互補性強。

圖

金磚會晤的意義

由於上述5個經濟體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將在今後的幾十年中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據預測到2050年世界6大經濟體中金磚四國成員(BRIC)全部在列。因此舉行金磚會晤,對5個國家之間的合作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將有利於五國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聯合國改革、減貧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區性問題上協調立場,更好地建設一個公平、平衡的國際政治新秩序。由於金磚國家正在尋求形成一個“政治俱樂部”或“聯盟”,從而把不斷增長的經濟力量,轉換為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因此舉行金磚會晤是必要的和不可或缺的。

時間安排

第一屆金磚會晤於2009年6月16日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正式會晤。

第二次“金磚四國”首腦會議於2010年4月15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 。

第三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將於2011年4月13日-4月14日,在我國三亞舉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