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金剛經心釋》是著名佛學研究者覺雲居士有關《金剛經》的研究著作。作者對《金剛經》的內容逐一進行了講解,並闡發了自己的心得。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這部《金剛經心釋》,對於增進人們對這部經典的理解和認識將會起到巨大的作用。《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禪宗五祖、六祖均受其甚深影響。自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輾轉傳播共有六個版本,分別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本、元魏菩提流支譯本、陳真諦三藏譯本、隋笈多譯本、唐玄奘譯本、唐義淨譯本。《金剛經心釋》三位大師講經所依據之版本有二,一是鳩摩羅什本,二是唐玄奘本。兩個版本一意譯,一直譯,其文字雖有差別,然其旨其意同也。《金剛經》一書共分五卷,一至三卷均為太虛大師所講,第四卷為圓瑛大師所講,最後一卷是清淨居士所講。三位大師學識廣博,閱歷精深,講解精闢,再現了“佛對他當年所領悟的宇宙真理的開示”。作者介紹
太虛大師 名淦森,法名唯心,號太虛。俗姓呂。浙江崇德(今併入桐鄉)人。生於1889年,16歲時入蘇州小九華寺剃度為僧。先後主編《佛學月刊》、《潮海音》等佛學刊物。1912年提出進行“教理革命,教製革命,教產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號,提倡“佛教復興運動”和改革舊的僧團制度。由於其主張受到守舊派的反對,遂歸隱潛心佛學研究。抗戰爆發後,太虛大師積極為抗戰奔走,呼籲全國佛教徒行動起來,投入抗日救國運動。抗戰勝利後,太虛大師曾任中國佛教整理委員會主任、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等職。1947年3月17日太虛大師圓寂於上海。其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等。後由其門下弟子編輯《太虛大師全書》行世。圓瑛大師 俗家姓吳,乳名昌發,學名亨春,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1878年生於福建省古田縣,1953年病逝於上海。青年時期於福州鼓山湧泉寺出家。湧泉寺是曹洞宗的傳承,但他後來卻繼承臨濟正宗三十九世慈運老和尚的法脈,為臨濟宗四十世法嗣。1928年,又得福州大雪峰崇聖寺達本老和尚傳法授記,為曹洞宗四十六世法嗣。他是民國時代佛教重要領導人之一,擔任過七屆中國佛教會主席和理事長,對佛教有著重大的貢獻與影響。
清淨居士中國佛教學者、居士。原名韓克宗,又名韓德清。河北河間人。著述有《唯識三十頌詮句》、《唯識三十論略解》、《唯識指掌》、《唯識論述記講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贊》、《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別釋》、《能斷金剛經了義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