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學會

1981年4月成立,1997年以後,辦公地址遷至市教科院內,作為它的掛靠單位。常設工作機構秘書處,現有專職人員5名,辦公設施齊全。

學會簡介

重慶市教育學會 成立於1981年4月。1997年重慶直轄以前,在市教委大院內辦公。

重慶市教育學會作為全市最大的民眾性教育學術團體,已經走過了26年不平凡的歷程。26年來,學會歷經五屆理事會,從成立、探索到發展、壯大。直轄後第一屆(即本屆)理事會於2001年7月18日選舉產生,其領導機構的組成是:名譽會長:市教委主任歐可平,副主任彭智勇、余恢毅;會長:原市教委助理巡視員傅正洪;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兼法人):市教科院院長萬明春;副會長有五名:西南大學常務副校長宋乃慶、重慶師大副校長黃翔、原市教科所老所長唐果南、市一中校長魯善坤、市巴蜀國小校長廖文勝。選舉產生了理事140名、常務理事39名、學術委員17名明春。選舉產生了理事140名、常務理事39名、學術委員17名。現有個人會員5000多人;團體單位會員65個;分支機構31個,組織機構健全。其工作涵蓋了大教育理論和學術研究,基礎教育從理論到實踐,從巨觀到微觀的研究領域。

2001年至2006年直轄後的第一屆理事會這五年,是重慶市教育學會快速發展時期。我會在重慶市教委、市社科聯、市民政局的領導下,在中國教育學會的指導和支持下,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重慶,面向全國,堅持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方向,堅持學術性、民眾性、服務性的辦會宗旨,堅持以質取勝、以勤取勝的工作方針,緊密依靠區縣教育學會和各專業委員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術研究活動,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在教育界樹立了自己的形象和地位。五年期間,我會先後被重慶市教委、市民政局、市社科聯、中國教育學會評為“先進社團”,學會專職幹部多次榮獲“先進個人”稱號。

一直以來,教育學會承擔的主要任務和工作職責有三大方面(辦研、辦會、辦刊):


學會研究

一、堅持教育科研課題立項制度和優秀科研成果評審活動

教育學會是教育科研人才比較集中的地方,我市教育科學水平的整體提升,取決於各級各類教育科研力量的整合和作用的發揮。多年來開展民眾性教育科研工作的經驗證明,以課題的形式,吸引廣大會員和教師、幹部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做法。1998年重慶直轄後,我會在全市基礎教育領域組織開展了二年一屆的科研課題立項活動,市教委給予了我會立項課題與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辦立項課題在成果認定、評獎等方面的同等政策,深受基層、學校的歡迎。至今已立項課題265項,其中重點課題33項,一般課題232項,涉及教育督導與評價、教育管理、德育、課程改革、教師發展、學習方法等幾大類,集中反映了基礎教育領域內的熱點、難點問題。由於指導及時、到位、有力,一批成果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渝中、渝北、南岸、沙坪壩、九龍坡、開縣、石柱、彭水、萬州、涪陵、梁平等地的中國小承擔的課題已見套用和推廣的成效。為管理好這些課題,2004年我會制定了出台了“課題管理實施細則”,實行了分類指導、專家負責的聯絡員制度,編制了《課題管理手冊》,落實了專人管理課題檔案資料,推出了不定期的“課題簡報”,確立了開題、中期檢查、結題等重大事項的管理準則,規範了課題管理工作,營造了民眾性教育科研的濃厚氛圍。另外,我會還組織區縣學校和廣大會員積極申報重慶市社科聯“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課題”和“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課題”,搭建教育科研的多級平台,提供教育科研的信息服務,充分發揮社團組織的作用。以06年為例,我會組織全市申報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課題近百項,確定立項課題51項,使我市的課題申報數、立項數居全國之首,影響較大,受到全國同類學會的矚目和中國教育學會的關注。

建立教育科研評獎制度,既是繁榮、普及教育科學的重要手段,又是為教育行政部門採納、推廣教育科研優秀成果創造條件。從1985年至2004年,我會獨立承辦重慶市教委“重慶市基礎教育優秀科研成果評獎活動”十屆,參評成果4000多項,獲獎優秀成果1842項。 2004年,我會承辦了重慶市教委“重慶市第三屆基礎優秀教育著述評獎活動”,參評著述709項,評出優秀成果294項。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57項,三等獎110項。成果評獎作為對教師成長的激勵機制,極大地鼓舞了廣大中國小教育工作者從事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促進了全市中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二、圍繞教育的熱點問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研討活動

舉辦學術報告會,開展各種專題培訓,積極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全面推進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會的根本任務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二十五年來,我會堅持常年不斷地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800多次,收到會員撰寫的研究文章兩萬多篇,出版學術專著或科普讀物100多本,在各種報刊上發表文章5300多篇,先後榮獲全國、省、市優秀教育科技成果獎1600多項,有一批成果已被教育行政部門採納或已在全市推廣。如02-04年,我會和市教科院共同承擔的重慶市“九·五”社科規劃重點課題《重慶市中國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研究》的任務,該課題編輯的研究成果《重慶市中國小全面實施素質研究叢書》共27冊,集中反映了我市中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情況,其中不少的研究成果已經被教育行政部門採納。2004年,該課題以卓越的成就榮獲了重慶市政府頒發的社科成果一等獎,填補了我市基礎教育科研課題史上的一項空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這幾年,我會緊跟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勢,利用掛靠市教科院人才和資源優勢,每年精心組織、策劃1-2次大型學術活動,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如2002年召開“重慶市三峽庫區教育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全市民辦教育發展策略學術研討會”,組織了“教育創新與現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的論文評選活動;2003年舉辦“抗擊非典與學校教育的思考座談會”、“《民辦教育促進法》學習宣傳報告會”、“中國小校長職業化論壇”,組織了“全市首屆中國小優秀教案評選”活動,並將評選出的優秀教案+專家點評編印成冊,免費贈送區縣和學校;2004年召開“鄧小平教育思想與科教興渝學術研討會”,舉辦“新理念、新課程、新學習現場觀摩課與學術報告會”,並與西南大學教育管理學院聯合開辦“教育科學與中學教育科研方向”研究生課程進修班;2005年承辦“中國教育學會第十八次學術年會”,主辦“中國名師中國小精品課展示暨大型學術報告會”,“陶行知抗戰時期教育思想學術研討會”;2006年主辦“新時期班主任成功之路大型學術報告會”,“教育部更新教育觀念團專題報告會”,“中國小依法維權和高品位校園文化建設學術報告會”等。實踐證明,這種以會代訓,針對性強,短平快的學術活動方式深受廣大中國小校長、教師的歡迎。

從2004年始,我會工作創新,提出了“教改之風吹縣鄉”支教思路,即每年組織了中國小特級教師、研究員,主城區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送教到邊遠貧困地區。這種培訓教師的公益活動得到了市教委師範處和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04年至06年,由我會秘書處帶隊,先後送教到了黔江、石柱、酉陽、秀山、彭水、豐都、南川、綦江、城口、開縣、忠縣、梁平、涪陵13個區(市)縣,總行程6000多公里,上示範課39節、舉辦專題講座36個,直接受益的教師、教研員5000多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教研人員和學校領導充分肯定了“送教下鄉”活動,認為是一種新型的高效教研方式,它直接、有效地傳遞了新的理論、新的教學成果和經驗;節省了大量經費,這對經費緊張的邊遠貧困地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受益面廣,使更多過去很少外出學習的邊遠貧困山區教師能直接參與高層次、高質量的教研活動;更充分發揮主城區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在開展支教活動的同時,我會秘書處還進行了學會工作調研,撰寫完成了“十三個區縣學會工作暨熱點問題調研報告”,分送市級有關領導部門參考,對未來指導邊遠地區教育學會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


三、辦好《重慶教育論叢》,重視發揮會刊的宣傳導向作用

《重慶教育論叢》是我會1981年創辦的學術刊物,已出刊103期,計42,0000餘冊,刊登文章7000餘篇。本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貫徹“雙百”方針,側重關注中國小教育實踐問題,關注基層學校一線教師的聲音,關注與基礎教育密切相關的新理論與新思想。本刊所載文章,主要是我會會員或基層學校的稿件,出刊後全部免費贈送。長期以來,本刊作為我會的一個視窗,為廣大會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發表文章,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和經驗提供園地,通過“以文會友”,發現和推出了不少優秀人才。2005年起,本刊著力整改,增加學術成分;增大容量,每期內容由7萬餘字增加到10萬餘字;改進包裝,從封面、內頁、色調、印刷等精心處理,不斷提高辦刊水平和刊物質量。本刊25年的發展歷程,是與市教委的正確領導和鼎立支持分不開的。如把《論叢》上發表的文章,納入教師評定職稱的認可範圍,大大提高了本刊的影響力。今後,我會將采編和經營一起抓,更好地發揮它的視窗作用和宣傳導向作用。

四、加強制度建設,增強規範性

當前,教育學會正處在一個不斷調整、主動適應、跟上時代步伐的轉型期。學會必須重視自身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服務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以業績贏支持。在這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1、加強對分支機構的制度建設

直轄以來,我會所屬分支機構發展很快,由21個專業委員會增長到31個。依據1998年國務院頒布《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分支機構是我會的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資格,應當按照學會章程所規定的宗旨和業務範圍,在學會授權的範圍內開展活動,發展會員。分支機構不得再設立分支機構。針對我會分支機構發展不平衡,部分分支機構長期不換屆,開展活動少,評獎過於頻繁,收費活動有些規範等問題,2004年我會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分支機構管理工作的意見》。該《意見》對分支機構進行換屆選舉、開展專業性的學術活動、組織評獎和收費性活動等進行了明確界定和規範要求。《意見》的出台,為我會對分支機構的規範管理奠定了基礎。

2、學會秘書處的制度建設

學會秘書處既是理事會常設工作機構,也是日常管理機構。這個“班子”人員素質及工作態度如何,直接關係到學會工作的成效。我會領導非常重視秘書處的隊伍建設,不斷選調和充實各方面人員到秘書處。現學會秘書處專職人員5名,其中黨員同志3位。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秘書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制定了《秘書處內部管理崗位責任制》,含“財務管理辦法”、“工作人員紀律制度”、“會議制度”、“文書處理工作制度”、“固定資產-辦公用品的購置和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會務管理制度”、“請假制度”等管理規則,為搞好學會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這幾年,秘書處一班人勤奮努力,團結協作,實實在在的做了很多工作,提高了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展現了學會的個性和本質特點,使學會出現了新的面貌。

3、加強與區縣教育學會的合作指導

區縣教育學會是我會的重要依靠力量。直轄以來,隨著重慶地域的擴大,區縣教育學會成為我會上下聯繫、溝通的主渠道並發揮著日益重大的作用。我會非常重視區縣教育學會組織機構和工作網路的建立健全,促進感情聯繫、諮詢服務、課題研究和學術活動的有效開展,有助於提高學會的輻射力、影響力。這幾年,區縣教育學會由31個發展到38個,不少區縣教育學會與我會的工作配合相當默契,本地區的學會工作也搞得有聲有色,有為有位。說到底,學會工作也要與時俱進,也要開拓創新,擴大活動舞台,整合學會資源,充分發揮學會的優勢,利用學會的品牌,揚長避短。

近年來,我會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但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急待研究解決。當前有三個問題比較突出,一是我市基礎教育正經歷著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管理體制的變革,這對教育學會有一定影響,學會如何應對,在管理思想、策略和運行方式上如何適應,需要認真研究,積極實踐。二是在當前政府對社會團體的扶持政策還不完善,地方行政部門清理教育亂收費的背景下,教育系統的學會工作受到一定影響。目前反映強烈的是學會收費渠道變窄,造成學會一些業務範圍內的正常活動因不能收費或收費困難而無法開展。三是一些區縣不承認教育學會及其所屬分支機構開展的正規培訓活動,不算工作量,不準本地區的教師參加,不報銷差旅費,挫傷了教師們的學習積極性。當前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希望各級政府部門按照重教辦[1998]2號檔案《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對學會工作的領導,加大民眾性教育科研力度的幾點意見》的精神,重視和支持教育學會的工作,加強對學會的業務指導和政策扶持,為學會配備專、兼職幹部,計算工作量,在評職、評先、調資等方面,應與本單位或掛靠單位的老師享受等待遇。

當前,在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對重慶直轄十年重要講話精神,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有關方面要加強對社團作用、地位的了解和宣傳力度,提高認識,改變某些地方領導對民眾性教育科研活動、學術性團體不夠重視的現狀。同時,學會自身也要不斷加強建設,以出色的工作和作用的發揮來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進而提高自身的地位,引起各級領導的充分重視,加強對學會的業務指導和政策扶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