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心簡介
中心現有工作人員20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職稱2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11人。中心的主要任務是:
1、保障校園主幹網路、CERNET省級節點、重慶市城域網主節點、第二代網際網路重慶主節點的高速穩定、出口通暢、信息安全;為全校師生提供上網服務;
2、承擔重慶大學數位化校園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整合校內各職能部門的套用管理系統,支撐重慶大學的決策管理、教學、科研、學科建設;
3、承擔重慶大學數據中心(IDC)的建設和管理工作;負責全校的信息資源規劃、統籌、建設和管理;
4、負責學校一卡通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條件成熟時)融合老校區和虎溪校區的網路與信息系統;
5、網路新技術、數位化校園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中心始終堅持校園網作為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必須為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的建設理念,努力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
中心將以“夯實基礎,突出特色”為目標,全面推動重慶大學數位化校園建設,為重慶大學實現“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的辦學目標做出貢獻!
管理中心大事記
1、1986年,以計算機中心為基礎,開始著手建設第一期校園網路工程,開展計算機網路方面的研究工作,招收網路工程方面的碩士研究生。2、1986年11月,學校邀請美籍華人科學家黃凱教授講學―――計算機網路。
3、1987年,實現了計算中心、計算機系、行政大樓的計算機網路互連。
4、1990年,實現了FACOM M34OS與MV8000計算機的網路通信連線和兩類計算機編碼的相互轉換。
5、1994年11月,我校參加了教育部在清華大學舉辦的CERNET第一屆學術及建設動員大會。
6、1995年12月,學校通過X.25線路,9600bps 的速度首次實現與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連線,並接入Internet,成為CERNET首批100所接入高校之一。
7、1996年學校校內開通了圖書館、辦公大樓、外事處等部分區域網路,部分家庭用戶開通了撥接服務。
8、1996年2月,重慶大學校園試驗網開通運行,實現了電子郵件、檔案傳輸、遠程登入等功能;3月學校開通校園網主頁;4月接受國家教育部211工程專家組的驗收。
9、1996年10月,學校建成以三台IBM8260 ATM交換機構成的校園骨幹網。
10、1997年學校網路中心第一個BBS聊天站開通,站名為“明主湖”。
11、1997年,重慶大學成為CERNET重慶主節點單位,為其他高校接入網路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
12、1997年,重慶大學與CERNET(電子科技大學)實現衛星通信連線(上行256K/下行1M),同時開通了2M的DDN通信,重慶接入了5所大學。
13、1998年,遠程衛星通信線路升級(上行1M/下行2M),同時開通了34M的DDN通信線路。
14、2000年,校園網由ATM網路平滑過渡到以太方式。
15、2001年1月,三校合併後的新重慶大學校園網全面連通,實現了統一域名、主頁等網路服務。
16、2001年7月,重慶大學接入CERNET成都節點,頻寬升到155M.
17、2002年,中心負責實施了“教育部-李嘉誠基金會西部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教師培訓項目”的培訓工作。
18、2002年,按照國家西部大學校園網和學校“211工程―――校園計算機網”建設要求,校園網三期工程全面啟動。
19、2003年8月,第三期校園網建設完成並全面投入使用。
20、2003年12月,CERNET重慶教育城域網開通運行,採用RPR雙環2.5G技術,接入學校20多個。
21、2004年9月,CERNET成都節點―――重慶大學節點2.5G開通。
22、2004年12月,CERNET2正式開通,我校成為CERNET2核心節點,重慶大學IPv6實驗網開通,IPv6地址、域名申請成功,正式發布IPv6網站。
23、2005年6月,重慶大學數位化校園建設預研工作啟動。
24、2005年10月,重慶大學虎溪校區網路連通運行;學校新建設主教學大樓網路開通運行。
25、2006年3月,重慶大學全校性的校園網路安全會議召開。
26、2006年4月,重慶大學數位化校園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召開,數位化校園建設納入學校“十一五”規劃。
27、2006年5月,“十五”“211工程”―校園計算機網子項目以優秀成級通過教育部的驗收。
28、2006年6月, “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務體系“CERNET高速地區網和重點學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重慶主節點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29、2006年9月,CNGI-CERNET2主幹網重慶大學核心節點建設以“優秀”成績通過CERNET2專家組驗收。
30、2006年11月,“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路建設工程”項目成功通過教育部的驗收。
31、2007年1月,為適應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需要,加快建設數位化校園建設,“網路技術與管理中心”更名為“信息與網路管理中心”(重大校)〔2007〕17號)。
32、2007年6月,重慶大學數據中心機房(IDC)建成投入使用。
33、2007年6月,重慶大學數位化校園建設整體規劃設計啟動,2008年1月通過專家組驗收,2008年4月校長辦公會通過該規劃。
34、2007年7月,新老校區一卡通系統成功融合,“校園卡管理中心”更名為“一卡通管理中心”,掛靠信息與網路管理中心(重大校〔2007〕297號)。
35、2007年11月,重慶大學郵件系統升級、改造成功,免費為全校師生開放。
發展歷史
三校合併前的情況
(一)原重慶大學計算中心/網路中心發展大事記1980年5月,成立“重慶大學計算中心”,負責學校公總計算機管理、教學、學生上機實習。
1981 年10月,學校購買了一台“保加利亞”生產的計算機(IBM 360/40)。為學校的科研、教學和研究生提供計算服務;為當時重慶其他高校和科研單位提供計算服務。
1985年11月:學校購買日本富士通 FACOM 340U(IBM 370)計算機系統。有35台終端設備。主要用途:科學計算、學生實習;計算機教學工作等。計算中心成立了軟體研究室、硬體維護室、用戶服務部、辦公室。承擔計算機教學任務、系統維護與管理等服務。工作人員達到60人。
1986年,學校開展計算機網路方面的研究工作,開始培養網路工程方面的碩士研究生。
1988年,學校開始校園網建設與研究。1990年,通過銅芯電纜實現了學校內部MV4000--MV8000(相距800米)網路的連線。
1989年,學校購買60台微型計算機(APPLE II)用於教學與科研。
1994年,學校購買了200多台微型計算機(IBM 286/386/486)用於教學科研;同時學校開始參與國家教育部的CERNET的前期工作,為建立INTERNET做準備。
1995年,學校成立"網路中心",掛靠在計算中心下,負責校園網路的建設與管理。
1995年底,開通了重慶大學校園網,通過X.25低速度線路與CERNET西南節點流通,並接入Internet。
1997年,學校開通從重慶到成都的衛星通信系統,實現通過CERNET進入Internet。
1997年,學校“計算機及網路中心”正式成立,作為學校二級業務部門,直接由主管校長領導。
2000年,三校合併後,正式建立”網路技術與管理中心”。
(2)原重慶建築大學網計算中心/網路中心的發展
1994年底,國家教委計畫建設“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為適應新的信息交流環境,加速學校的現代化建設,1995年1月,學校成立了“校園網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指定了校園網建設規劃,開始籌備建設校園網。
1995年底,學校初步建成校園網,採用X.25方式連線到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成都結點。開通了網站,電子郵件服務和撥接服務,成為首批進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的100所高校之一。在校內,開通了撥號網,向撥號用戶提供了 遠程登入服務,使用戶可利用遠程登入方式進入CERNET和Internet。為配合學分制改革,學校建成了“計算機學分制選課系統“,從95級新生開始,使用該系統進行學分制選課。
1996年,採用10M共享式乙太網技術,建設了校內2公里光纖線路,連線了辦公大樓,建築城規學院。建工學院,城建學院,圖書館等5棟大樓,撥接線路增加到16條,出口改為64kDDN方式連線到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重慶結點。
1997年又建設了校內2公里光釺線路,連線了管理學院,急電學院,材料系,計算機系,社科系,綜合樓等6棟大樓,實現了所有院繫上網,它作為校園網的基礎設施,為校園網今後的建設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把與CERNET的聯結線路改為DDN專用數據線路,大大提高了通訊的質量和速度;還把撥接用戶改為PPP方式,使校園網的區域網路用戶和撥號用戶可以直接進入CERNET和Internet。
1998年,校園網改造為交換式乙太網,部分線路改造成為100M快速乙太網,大大提高了校園網的效率,1997年,網路中心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2000年,網路中心首批研究生畢業,2名研究生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中獲獎。網路中心主任被選為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重慶地區專家組副主任。
為了加強對校園網的建設和管理,1996年12月,學校正式成立“網路中心“(掛靠與計算機科學系),1997年3月,又成立了”校園管理委員會“,同時撤消了原”網路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1999年,學校成立現代教育技術管理處,其主要職能是將學校的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納入統一管理,並組織電化教育中心將全部教學錄象帶刻錄成五百多張vcd光碟。
(3)原重慶建築專科學校信息中心的發展
1999年,重慶建築專科學校信息中心成立,網路採用快速乙太網方式組組網,整個網路屬於典型的星型托撲結構,敷設了12條光纜,主幹交換機採用了CISCO 2924,二級交換機採用了CISCO 1924 和少量的HUB。
2000年併入新重慶大學。
三校合併後的情況
2000年5月,原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大學、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併組建成新重慶大學;學校根據原三校的情況,重新組建了新的“網路技術與管理中心”,成為學校二級業務直屬部門,在主管校長領導下開展工作。目前,中心主要負責重慶大學校園網和重慶教育城域網等以下方面的工作:
校園網(重慶教育城域網)的建設與安全管理;
校園網(重慶教育城域網)的管理、維護、信息資源服務;
科學研究(承擔國家、重慶和企業的科研項目,如IPV6方面,LINUX作業系統、網路安全、網路接入、遠程教育領域等);
國家CNGI建設項目中的CERNET 2,重慶大學IPV6節點的建設任務。
管理中心總則
重慶大學校園網路是實施學校信息化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建設一流大學的必要條件,是為全校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管理提供信息服務的計算機網路,實現校園內各單位互聯、信息資源共享,並通過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與其它公共網路互聯的網路系統。為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確保校園網安全可靠運行,特制定建設與管理總則。一、建設與管理目標
重慶大學校園網路建設與管理的目標是建設一個以數位化校園建設和套用為核心,以網路技術為依託,以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為契機,充分體現系統的技術先進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時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可擴展性,建設能夠覆蓋全校樓宇的高速、穩定、安全、可管理的校園網路,並統一通過中國教育科研網路(CERNET)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使之成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大學管理的信息化保障平台。
二、建設與管理原則
重慶大學校園網路的建設與管理堅持實行三條原則:
1、高可靠性原則。校園網路是學校的重要基礎設施,所面臨的套用環境、系統類型複雜多樣,學校的各項工作對於網路的依賴性日益增大,因此務必保證網路的高可靠性。
2、面向套用的實用原則。以各類套用,尤其是學校的核心套用為重點保障對象,堅持實用原則,合理布局,精細化管理,杜絕建設與管理中的設備、網路流量的浪費。
3、“統一規劃,統一出口,分級建設與管理”原則。校園網實行統一規劃,全校統一出口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信息與網路管理中心負責校園網路通信交換中心、骨幹網路、家屬區和學生宿舍網路的建設和管理,各二級部門指定專人負責本部門辦公網路的建設與管理,負責本部門的網路信息安全工作。
三、建設與管理機構
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領導下,成立重慶大學數位化校園領導小組和重慶大學信息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校園網路的建設規劃審批、聽取有關職能部門的工作報告,重大項目的審批。
信息與網路管理中心是學校校園網路建設與管理的專門機構。在分管校長領導下負責學校數位化校園與校園網路的規劃、建設、運行、維護與管理,協作其他部門開展網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開展網路用戶的宣傳教育,提供基於校園網的多種信息服務。
四、建設與管理應遵循的法規
校園網路的各用戶(包括單位、團體和個人)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以下法規和規章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中國網際網路域名註冊暫行管理辦法》、《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暫行管理辦法》、《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用戶守則》以及重慶大學關於校園網路的相關管理辦法。
所有用戶有義務向信息與網路管理中心報告違反上述法規的行為,涉及違法行為須向學校保衛部門報案。凡違反者,學校將依照情節輕重對其採取相應的處罰措施,情節嚴重者將送公安機關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