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885年,瑞士數學教師約翰·雅各布·巴爾默(J.J.Balmer)在一篇論文中報告了氫原子光譜的一個經驗規律
:1/λ=R[(1/2)-(1/n)],同時得出里德伯常量的近似數值
。
1908年,德國物理學家弗里德里希·帕邢(Friedrich Paschen)發現了氫原子光譜的帕邢系
。
玻爾的推導
1913,年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運用自己創立的原子模型和普朗克的量子學說第一次試圖計算推導出里德伯常量的精確值:
R=2πme/[(4πε')ch]
e是元電荷,h是普朗克常數,ε'為真空介電常數,m為電子質量。
計算後可得:R = 1.097373157×10m,與實驗值誤差僅萬分之五。
1914年,針對誤差,玻爾提出,這是由於假設原子核靜止不動引起的。實際情況是,原子核的質量不是無窮大,它與電子圍繞共同的質心轉動。玻爾對其理論進行了修正,用原子核和電子的原子核折合質量μ代替了電子質量修正了模型
。
玻爾把普朗克常數和里德伯常量聯繫起來,體現了聯繫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子結構模型理論與原子光譜的本質聯繫為光譜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