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鄭康成(Zheng Kang-Cheng),男,教授,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44年7月出生,籍貫:電白。1969年7月畢業於中山大學化學系,留校任教。
個人履歷
1978-1980年到吉林大學化學系進修量子化學。
1989年-1991年到加拿大McMacter大學進行量子化學與光化學研究。
1992年11月晉升為副教授。
2002年6月晉升為教授,2003年6月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職務
社會工作:
1992年12月至1996年12月兼任中山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教研室主任。
1996年12月至2000年12月兼任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副所長。
此外,1994年9月至2000年12月兼任計算機化學(杜邦)實驗室主任等。
教學工作:
研究生課程:《量子化學》、《計算機化學》、《現代物理化學專題》。
本科生課程:《化學信息基礎》、《C程式設計與化學中套用》、《基礎量子化學》等。
指導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論文。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2人,獲碩士學位或碩博連讀者8人,在研4人。
承擔學校多項教學研究課題,發表教學論文10多篇。
負責合作出版本科生教材《現代化學信息基礎》(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
曾獲學校蔡冠深獎教金獎勵和校重點建設課程《化學信息基礎》優秀等獎勵。
科研工作:
1991年8月回國以來從事量子化學、計算機化學和催化化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曾參加多項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國家重點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在這些項目中負責進行量子化學和計算化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榮譽
在國內外重要雜誌上發表論文70多篇,其中,SCI收錄40多篇,曾獲2000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主要成員)。
1996年開始套用國際上先進的G94/G98高斯系列的量子化學程式包,開展對過渡金屬配合物、分子間電荷轉移複合物及體系、體系誘導極性疊加規律等的研究工作。特別是98年以來,以本校生物無機化學為實驗背景,開展對釕和鈷等過渡金屬多吡啶類配合物的電子結構及其與DNA作用有關性質的密度泛函(DFT)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國際J. Phys. Chem.A,J. Comput. Chem.,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J. Mol. Struct. (Theochem.), Inorg. Chim. Acta和 New J.Chem.等著名國際雜誌和國內《化學學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和《物理化學學報》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
研究方向
專業:物理化學。
研究方向:量子化學, 計算機化學。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無機量子化學。
內容:以生物無機化學為主要實驗背景,套用當前國際上先進的量子化學、計算化學、分子力學及材料模擬等計算機軟體,研究鍵合到DNA中的生物無機分子的電子結構;生化環境中配合物間的電荷傳遞;小分子配合物與DNA的作用機理;配合物的分子結構與其性能、藥效之間的關係(即構效關係);進行功能分子和藥物分子設計;進行作用模式、譜學性質等的計算機模擬;為生物無機化學及超分子化學實驗及作用機理分析提供理論指導。
具體課題:
1. 過渡金屬多吡啶類配合物的電子結構、在DNA中電荷傳遞規律及相關效應研究。
2. 抗癌性多吡啶類配合物的分子設計、計算機模擬及構效關係。
主要學術論文
[1] K.C.Zheng, X.W.Liu, H.Deng, H.Chao, F.C.Yun, and L.N.Ji, J. DFT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orbital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Ru(phen)2 (9,9’-2R-dpq)]2+(R=NH2,OH,H and F) J. Mol. Struc. (Theochem.),2003,637, 195-203.
[2] Kangcheng Zheng*, Xuewen Liu, Hong Deng, Hui Chao,Fengcun Yun, Liangnian Ji*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electron transfer among complexes [M(phen)3]n+ [M=Os(II), Ru(II), Co(III) and Zn(II)] binding to DNA,
J. Mol. Struc. (Theochem.),2003, 626,295. [3] Wen J. Mei, Jie Liu, Kang C. Zheng, Li J. Lin, Hui Chao, An X. Li, Feng C. Yun, and Liang N. Ji*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DNA-binding and photocleavage properties of chiral complexes D- and L-[Ru(bpy)2L](L= o-hpip, m-hpip and p-hpip) Dalton Trans., 2003, 1352-1359.
[4] Hong Xu, Kang-Cheng Zheng*, Yao Chen, Yi-Zhi Li, Li-Jun Lin, Hong Li, Pei-Xin Zhang and Liang-Nian Ji*
Effects of ligand planarity on the interaction of polypyridyl Ru(II) complexes with DNA Dalton Trans., 2003, 2260-2268.
[5] Hong Xu, Kang-Cheng Zheng*, Hong Deng, Li-Jun Lin, Qian-Ling Zhang, and Liang-Nian Ji* Effects of the Ancillary Ligands of Polypyridyl Ruthenium(II) Complexes on the DNA-Binding Behaviors New J.Chem.,2003, 27, 1255-1263.
[6] Kangcheng Zheng*, Juping Wang, Yong Shen, Wenlie Peng, Fengcun Yun Studies on 4,7-di-Substitution Effects of One Ligand in [Ru(phen)3]2+ with DFT Method J. Comput. Chem. 2002, 23(4):436-443.
[7] Kang C. Zheng*, Ju P. Wang, Yong Shen, Wen L. Peng, and Feng C Yun Studies on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Complexes M(tap)32+(M: Fe, Ru, Os) with DFT Method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2002(1), 111 – 116.
[8] K. C. Zheng*, J. P. Wang, Y. Shen, W. L. Peng, and F. C Yun Studies on 9,9’-substituted effects of main ligand in [Ru(bpy)2(dpq)]2+ with DFT method Inorg. Chim. Acta, 2002, 328(1):247-253.
[9] K. C. Zheng*, J. P. Wang, X.W. Liu, Y. Shen, F. C. Yun Studies of substituent effect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Ru(phen)3]2+ with DFT method J. Mol. Struct. (Theochem.), 2002,577(2-3), 95-105.
[10] K. C. Zheng*, J. P. Wang, X.W. Liu, W. L. Peng, F. C. Yun Studies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complexes [Ru(L)3]2+ (L=bpy,bpm,bpz ) with DFT method J. Mol. Struc. (Theochem.),2002, 582(1-3):1-9.
[11] Kang C. Zheng*, Yong Shen, Ju P. Wang, Xue W. Liu, Feng C. Yun Studies on effects of di-F-substitution sites in main ligand of [Ru(bpy)2(dpq)]2+ with DFT method Inorg. Chim. Acta,2002, 335C . 100-106.
[12] Kangcheng Zheng*, Juping Wang, Wenlie Peng, Xuewen Liu, Fengcun Yun Studies on 6,6¢-di-Substituted Effects of the dpq in [Ru(bpy)2(dpq)]2+ with DFT Method J. Phys. Chem. A 2001,105,10899-10905.
[13] Kangcheng Zheng*, Juping Wang, Yong Shen, Daibin Kuang, Fengcun Yun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Complexes M(bpy)3n+(M: Re, Os, Ir; n=1,2,3,Respectively)
J. Phys. Chem. A 2001, 105(30), 7248-7253.
[14] 鄭康成*, 匡代彬, 沈勇, 康北笙. 摺疊型雙銀配合物電子結構與相關性質,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2,23(4): 670-673.
[15] 劉學文,沈勇,彭文烈,鄭康成*,雲逢存 抗癌藥物紫堇啡鹼的電子結構與活性部位的理論研究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2,23(增刊): 386-391.
[16] 鄭康成*, 王菊平, 沈 勇, 匡代彬, 雲逢存. [Ru(bpy)2(phen)]2+主配體上雙取代效應DFT法研究, 化學學報,2001,59(8): 1283-1289. (SCI 收錄)
[17] 鄭康成*, 匡代彬, 毛淑才, 沈勇. 胺(和氨)-HCCl3系CT複合物密度泛函法研究, 化學學報,2001,59(2): 207-212. (SCI 收錄)
[18] 鄭康成*, 張仲欽, 沈勇, 雲逢存. 計算多氯代烷烴異構體生成焓的新方法 物理化學學報,2001,17(5): 448-452. [19] 鄭康成*, 匡代彬, 沈勇, 王菊平.
釕聯吡啶配合物單配體取代基效應, 物理化學學報,2001,17(1):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