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鄭光漢,乳名榮復,石鼓鄉桃星村人,生於清宣統元年(1909)。童年就學於南湖國小,畢業後升入省立第十二中學(現永春一中)和廈門集美中學,曾任永春南湖中學教員,後再進上海東吳大學法律學院深造。在學期間,對美術有濃厚興趣,遂潛心鑽研,對漫畫、速寫畫、中國畫、書法等,均有一定成就。民國18年(1929),張光宇、張正宇兄弟創辦上海美術刊行社,邀請他和葉淺予、魯少飛、黃文農主編《上海漫畫》周刊。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個漫畫刊物,內容大部分是暴露上海十里洋場公子哥兒紙醉金迷的生活醜態,反映底層平民窮困潦倒形象,生動幽默,銷量多,影響很大。“一·二八”事變後,《上海漫畫》休刊,光漢南渡新加坡。
主要事跡
民國23年,光漢在新加坡主編《南洋商報》畫刊。他在傳播中華藝術、發展南洋文化的同時,還陸續給葉淺予在上海創辦的《時代畫報》寄稿。他的漫畫,大多以南島風物、南洋生活為題材,這類題材在當時中國漫畫刊物上是富有新意的。他在運用中國書法和中國畫獨特風格的基礎上,融合西洋畫技法,創造了獨具一格的速寫畫。民國36年,他返回永春期間,對故鄉的一草一木,無不寄予深情,創作了許多速寫畫,其中《鵬峰曉霧》、《綠陰》、《山阿》、《熹微》、《激湍》,均收入《鄭光漢速寫》畫集中,於1965年由新加坡中華書局出版。
光漢速寫所掌握的炭條、鉛筆、鋼筆,一如掌握毛筆,故能化炭條、鉛筆、鋼筆之剛硬為柔潤,所以能使人於端莊中見流麗,於剛健中見婀娜。
光漢也善詩文書法。在日寇占領新加坡期間,與一些文人墨客蟄居斗室,借詩文以傾瀉胸中正氣,併名其斗室為“思漢齋”。中國藝術大師劉海粟曾作《思漢齋圖》以贈。這些詩文,大多收入他編著的《蘭花集》里。他的書法也如其畫,體現出他講骨氣、重氣節的高尚品質。
光漢雖久居新加坡而沒有忘懷祖國,曾多次回國。1971年,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葉淺予通過香港《文匯報》發表文章,希望他再度回國觀光。他喜出望外,然而卻在辦理回國護照中發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