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

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

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是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亦稱鄂豫皖蘇區)軍民粉碎國民黨軍大規模“圍剿”的作戰。當其獲悉紅軍主力西返時,隨即向城鎮據點收縮。至此,鄂豫皖蘇區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紅軍共殲國民黨軍5000餘人,繳槍近3500支。

中文名稱: 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
又名: 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
發生時間: 1930年12月至1931月
發生地點: 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區
事件介紹
事件背景
事件內容檔案
內容檔案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1、第15軍反擊國民黨軍對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圍剿”的作戰。
1930年10月,蔣介石在取得對馮玉祥、閻錫山戰爭的基本勝利後,即在全國範圍內調集兵力,組織對各蘇區的大規模“圍剿”。11月上旬,國民黨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浚奉命調集部隊,由豫鄂皖邊區“綏靖”督辦李鳴鐘統一指揮,組織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一次“圍剿”。其計畫是:第一步完成對蘇區“圓箍式”的包圍;第二步以主力攻占蘇區內的交通要道及城鎮,尋找紅軍主力作戰;第三步分區實行“清剿”。這時,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對國民黨軍的“圍剿”企圖尚不知曉,正根據中共中央長江局的指示,率領第1、第2師由豫南羅山潘新店南下,執行中共中央賦予的“威逼武漢”的任務;並準備向長江沿岸發展,打通與活動在鄂東南的紅15軍的聯繫。中旬,紅1軍主力進攻姚家集、黃安(今紅安)未克,轉向麻城方向尋求戰機。下旬,奔襲謝店、新洲,先後殲國民黨軍1個營和1個旅部、2個團,爾後轉到羅田以西的但店地區休整。12月初,為打擊侵入皖西的國民黨軍,北上商(城)南與第3師會合。
12月上旬,國民黨軍開始對鄂豫皖蘇區實施“圍剿”,總兵力達8個師又3個旅近10萬人。其第13、第44師和第48師由麻城、宋埠、黃陂向北推進;第30、第31師由商城、羅山向南推進;第34師、新編第25師、新編第1旅由平漢鐵路(今北京—漢口)南段向東推進;位於皖西的第46師、警備第2旅和羅田新編第5旅由東向西防堵。9日和12日,第44師相繼進占黃安城和黃陂縣的河口鎮(今屬大悟縣)。此時,中共中央派任中共鄂豫皖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的曾中生到達鄂豫皖蘇區,當即在黃安以北七里坪召開緊急會議,建立了以曾中生為書記兼軍委主席的中共鄂豫皖特別區臨時委員會和臨時革命軍事委員會,以統一領導反“圍剿”鬥爭。並在羅山、孝感、黃陂地區,黃安、麻城地區,光山地區分別建立第1、第2、第3路指揮部,指揮地方武裝6個教導隊和6個縣特務隊及半脫產的紅色補充軍7個師約2萬人,開展游擊戰爭。同時儘快與活動在皖西地區的紅1軍取得聯繫,以便集中兵力突擊敵人的弱點,轉變戰局。正在這時,原在蘄(春)黃(梅)廣(濟)地區活動的紅15軍(1000餘人槍),在軍長蔡申熙、政治委員陳奇率領下,經皖西、豫南到達黃安、麻城邊界地區。隨即在中共鄂豫皖臨時特委和軍委領導下參加反“圍剿”作戰。16日,紅15軍在地方武裝配合下,一舉攻入河口鎮,殲國民黨軍第44師一部後主動撤出。接著在七里坪阻擊從光山、羅山南下的國民黨軍第30、第31師,在予敵殺傷後,向商(城)南轉移,準備會合紅1軍在外線打擊敵人。各路指揮部亦率領地方武裝、紅色補充軍和廣大民眾在蘇區內利用高山密林,時隱時現,割電線、摸崗哨、截輜重,打擊小股分散的敵軍和反動民團,積極開展襲擾活動,迫使國民黨軍不敢輕易冒進和分散“清剿”。
與此同時,紅1軍在軍長許繼慎、政治委員曹大駿率領下於皖西發起攻勢作戰。12月14日攻克金家寨,殲國民黨軍第46師1個營及民團共1000餘人;16日攻占麻埠、獨山和葉家集;18日在蘇家埠韓擺渡等地殲第46師2個營,並一度包圍六安,威逼霍山。21日,紅1軍主力集結於麻埠地區待機。這時,國民黨安徽省主席陳調元急令第46師、警備第2旅全力防守,伺機反撲。李鳴鐘也令第30、第25師各1個旅由商城進占金家寨、葉家集,企圖對紅1軍實行東西夾擊。29日,第46師、警備第2旅共6個團由六安、霍山分3路向麻埠地區進攻:中路第46師第138旅(2個團)由蘇家埠經獨山前進;右路第46師第136旅1個團由韓擺渡經石婆店前進;左路第46師第137旅(2個團)和警備第2旅1個團由諸佛庵前進。紅1軍決定集中兵力,乘國民黨軍兵力分散之際,在運動中予以各個擊破。30日,紅軍第1師主力、第2師第4團首先在東香火嶺迎擊敵中路第138旅,殲其先頭1個團。接著,第1師主力將該師另1個團包圍殲滅於同興寺。與此同時,第2師第4團擊潰進至西香火嶺的敵右路第136旅1個團後,又在第6團的協同下,將該敵全殲於石婆店。在紅軍與國民黨軍中、右路作戰期間,國民黨軍左路3個團乘隙進至麻埠外圍,其一部突入鎮內,紅1軍直屬部隊當即將其擊退,雙方形成對峙。隨後,第1師第1團返回麻埠配合軍直屬隊實施反擊,將其擊潰。此時,進占葉家集、金家寨的國民黨軍新編第25師和第30師各1個旅見勢不利,也分別向固始、商城撤退。1931年1月3日,紅1軍主力向豫南進擊,途中在商城四顧墩地區截殲第30師1個團。與此同時,侵入鄂豫邊地區的國民黨軍,在蘇區軍民實行堅壁清野和開展游擊戰的打擊下陷入困境,當其獲悉紅1軍主力西返時,被迫向城鎮據點收縮。至此,國民黨軍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一次“圍剿”被打破。紅軍共殲國民黨軍4個團又4個營,擊潰4個團又1個營,斃傷俘5000餘人(包括一部分民團),繳獲槍近3000支(挺)。
事件意義
事件意義
鄂豫皖蘇區以主力紅軍為骨幹,地方武裝、紅色補充軍和人民民眾密切配合,經過1個多月的協同住作戰,打破了國民黨10萬大軍的第一次大規模“圍剿”。其主要經驗是:(1)加強黨的統一領導。在主力紅軍不在的情況下,及時召開了緊急會議,迅速動員、組織根據地軍民投入反“圍剿”鬥爭,成立了臨時特委和臨時軍委,並建立了各個地區的反“圍剿”領導核心。(2)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威力。在國民黨各路向蘇區推進時,根據地游擊隊、赤衛隊和廣大人民在其前後左右不斷阻擊、襲擾,給主力紅軍創造了各個擊破國民黨軍的機會。(3)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東西香火嶺戰鬥之所以勝利,不僅在於正確的選定了作戰目標,而且在於紅軍在面對優勢的敵軍進攻面前,沉著地採取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原則。
主題關鍵字: 反“圍剿”作戰 各個擊破 游擊戰 誘敵深入 運動戰
分類: 民主革命戰爭
相關人物: 蔡申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