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7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現名為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基礎系、漢語系、中國文化系從事教學工作,曾擔任過教研室主任等職。2004年9月,晉升為教授。曾受學校委派,任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中文系外國人教師(客員教授)。自2004年1月起,歷任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部副主任、常務副主任兼直屬黨支部書記。2008年3月,任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院長。2013年起,任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黨委研工部長,中國古代文學唐宋文學方向博士生導師。
主講課程
在留學生本科生教育方面,承擔過基礎漢語、新聞聽力、報刊閱讀、中國古代史、中國文化史等課程。在中國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方面,承擔過中國古代文學史、《滄浪詩話》研究、鍾嶸《詩品》研究等課程。
主要貢獻
專著與教材
1.《詩心與文道:北宋詩學的“以文為詩”問題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2003年10月。
2.《蘇軾及蘇門詩人詩傳》,吉林人民出版社(長春),2003年2月。
3.《中國古代史》(對外漢語教學系列教材),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2002年1月。
4.《中級漢語綜合表達》(外國語學原創教材系列),大阪外國語大學(日本),2002年3月。
主要論文
1.《關於〈書黃子思詩集後〉的幾個問題》,見《淡江大學中文學報》(台北)第17卷,2007年12月。
2.《首善之區建設與來京留學生教育發展研究》,見《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第11期。
3.《大力培養漢語教學科研型來華留學研究生,深層次推進漢語國際推廣工作》,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分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4.《關於邵雍文藝思想的幾個問題》,見《文學前沿》(北京)第11輯,學苑出版社(北京)2006年1月出版。
5.《王觀國〈學林〉楚辭釋義舉隅》,見《中國楚辭學》第7輯,學苑出版社(北京)2005年7月出版。
6.《關於邵雍詩的三個問題》,見《大阪外國語大學學報》(日本)第26卷,2002年3月。
7.《略論古文運動背景下古代詩文觀念的變遷》,見《中國文化研究》(北京)春之卷,2001年3月。
8.《從交遊及思想看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後〉的寫作年代》,《中文學刊》(香港)第2輯,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12月。
9.《北宋詩學思想三題》,見《中華文化論叢》(北京),第2輯,商務印書館(北京),2000年5月。
10、《宋詩革新與新淡泊精神》,見《人民政協報·學術專刊》,1999年4月19日。(《新華文摘》1999年第9期有摘要)
11.《黃庭堅與“以文為詩”》,見《中國文化研究》(北京)春之卷,1999年3月。
12.《“以文為詩”辨:關於唐宋詩變中一個文學觀念的檢討》,見《北京大學學報》 1999年第1期。
13.《歐陽修“以文為詩”及其詩學思想析論》,見《中華文化論叢》(北京)第1輯,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年6月。
14.《從歐陽修對梅堯臣詩的品評看北宋詩學的發生》,見《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第1期。
承擔課題
1.2002,中國文藝思想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號02BZW021,為課題組主要成員。
2.2004,《伊川擊壤集》的世界,北京語言大學規劃項目,項目號為YBO4O6,負責人。
3.2006,中國文藝觀念史論,北京語言大學重點規劃項目,項目號為06GH01,為課題組主要成員。
4.2007,首善之區建設與留學生博雅教育研究,北京市共建項目,為課題組主要成員。
獲獎記錄
2002年3月,獲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八屆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教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