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學位或學歷:
歷史學碩士:1986年7月
歷史學學士:1982年7月
任職簡歷
1986年9月—1988年8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任助教
1988年9月—1993年7月,同上,任講師
1993年8月—2000年7月,同上,任副教授
2000年8月—今,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所屬機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心
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近代中外關係史,晚清政治史
本科教學
“中國近代史”(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歷史系本科生基礎主幹課。
“中國近代史專題”(2008年2月至2008年6月),本科生選修課。
“晚清政治史研究”(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研究生課。
“晚清政治史研究”(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研究生課。
“近代中外關係史專題”(2006年2月至2006年6月),本科生選修課。
“中國近代史”(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歷史系本科生基礎主幹課。
“中國近代史專題”(2005年2月至2005年6月),本科生選修課。
“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研究生課。
“晚清政治史研究”(2004年2月至6月),研究生課。
“晚清史專題”(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本科生選修課。
“中國近現代史專題研究”(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研究生課。
著作
《不平等條約與近代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近代外國在華文化機構綜錄》(與劉一皋合編,任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土基督》,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轉折-以早期中英關係和南京條約為考察中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北京大學校史論著目錄索引》(北大校史館編,主持編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系史初稿》(與牛大勇共同主編),內部刊行2004年
論文
論中國封建社會官商制度,《學術論壇》1982年第3期
清末雲南的保路運動,《思想戰線》1982年第4期
論近代工業的輸入,《雲南大學文科集刊》1983年
日本帝國主義與宗社黨,《歷史教學》1984年第7期
論岑春煊,《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
論甲申之變,《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甲申政潮與中法戰爭,《歷史教學》1988年第11期
論丁未政潮,《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載漪與慈禧關係考,《天津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6期
丁未年間康梁派活動考略,《歷史檔案》1990年第1期
略論慈禧的三次立嗣,《社會科學戰線》1990年第2期
簡論載漪,《清史研究通訊》1990年第2期
“己亥建儲”若干問題考析,《北京大學學報》1990年第5期
戊戌政變後的廢帝之爭,《史學月刊》1990年第6期
戊、己、庚、辛年東南督撫對清室帝位的干預活動,《江海學刊》1991年第3期
晚期時期列強對清帝位的干預,《歷史教學》1992年第4期
光緒帝位危機與外國干預,《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年第4期
“江南善後章程”及相關問題,《歷史研究》1995年第1期
領事裁判權的在華確立,《北大史學》1995年總第3輯
片面最惠國待遇的在華確立,《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鴉片戰爭時期中英善後交涉,《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第4期
鴉片戰爭時期的舟山交涉,《歷史教學》1996年第10期
香港開埠初期與內地貿易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2期
近代中國利權喪失的另一種因由,《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
鴉片戰爭時英國對華侵占地的目標轉換,《民國檔案》1997年第2期
鴉片戰爭時中英關於香港居民司法管轄權的交涉,《史學月刊》1997年第2期
從舟山到香港:英國在華殖民戰略的調整,《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論近代中國鴉片貿易的合法化,《從虎門銷煙到當代禁毒》,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英國對華早期戰略演變,《“南京條約”與香港國際學術論文集》,中國社科出版社1998年
不平等條約與鴉片輸華合法化,《歷史檔案》1998年第2期
近代外國兵艦攫取在華航行權的歷史考察,《社會科學研究》1998年第2期
鴉片戰爭賠款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中法戰爭諸役考”評介,《廣西右江民族師範學報》1999年第1期
鴉片戰爭前後外國婦女進入中國通商口岸問題,《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澳門與早期走私貿易,《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3期
英國在華攫取五口通商權研究,《北大史學》1999年總第6輯
“照會”與中國外交文書近代範式的初構,《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
澳門史上的走私貿易問題,澳門《文化雜誌》2000年夏季版,第41期
基督新教與中國近代女子教育,《韓、中、日基督教教育論文集》,韓國梨花大學2000年
論18世紀中葉澳門城市功能的轉型,《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2期
英國與澳門:以鴉片戰爭之前的歷史為考察時段,《明清論叢》2001年第2期
基督新教與中國近代的特殊教育,《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4期
東學黨起義與中、朝、日三國的外互動動,《北京檔案史料》2001年第4期
基督新教與中國近代女子教育,《歷史檔案》2001年第4期
辛亥革命的另種詮釋,《孫中山研究論集》(徐萬民主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
視角轉換:清朝覆亡原因再研究,《史學月刊》2002年第1期
再論戊戌政變中袁世凱的“告密”問題,《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
論清朝道鹹之際的“茶用案”,《明清論叢》2002年第3期
英國與澳門早期關係的歷史考察,澳門《文化雜誌》2002年夏季版,第43期
1849年的澳門危機,澳門《文化雜誌》2002年秋季版,第44期
甲午戰爭前夕的中日外交,《東學黨起義紀念論文集》,韓國2002年
鴉片戰前英國在華進行的“北部開港運動”,《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論澳門歷史上的首次教案-“唐人廟”事件,澳門《中西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亞瑪勒事件研究,《北大史學》2003年總第9輯
基督教女學研究,澳門《文化雜誌》2003年春季版,第46期
清朝閉關政策與澳門女性社會的發達,澳門《文化雜誌》2003年夏季版,第47期
嚴復與近代學術轉型,《紀念嚴復誕辰150周年紀念文集》,方誌出版社2004年
嚴復在北京的學術活動,《北京檔案史料》2004年第1期
乾隆十一年福建教案述論,《福建論壇》2004年第7期
晚清及民國年間北京特殊教育研究,《北京檔案史料》2005年第1期
北京瞽叟通文館與中國盲字型系的初建,《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基督教弛禁的澳門交涉,澳門《文化雜誌》2005年春季刊第54期
基督教與中國近代女子盲人教育,澳門《文化雜誌》2005年冬季刊第56期
基督教新教傳教士與中國盲文體系的演進,《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近代中西交沖初期的另類,《歷史檔案》2006年第3期。
鴉片戰爭時期英軍兩次撤出定海史實考,《定海山》2006年第3期
1840年代:英國與舟山,《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一個歷史悖論,《北大史學》2007年總第12輯
論中國近代特殊教育的發端,《教育學報》2007年第3期
澳門茶史,為《濠江茶情》所作序言, 澳門民政總署2007年6月編輯出版
史料的互證:植茶與華工,《中西文化研究》2008年第2期
1895年鼠疫:澳門的公共性防疫,澳門《文化雜誌》2008年春季刊第66期
獲獎
1995-1996學年教學優秀獎
1996年獲寶山獎
1997年,因《“中國通史”基礎課教學改革》(集體,本人負責近代史部分)獲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7年,因《“中國通史”基礎課教學改革》(集體,本人負責近代史部分)獲國家教委“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991、1998年、2004年獲北大第二、六、九屆科研成果二等獎。
在國內外學術機構和刊物中的任職:現兼任北京大學校史館副館長、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歷史學會理事等。
參與會議
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赴英國MIDDLESEX UNIVERSITY講學與訪學
2001年5月赴韓國出席東學黨國際學術討論會
2002年5月赴台灣參加辛亥革命90周年紀念會
2002年9月赴香港樹仁學院講學
2003年6月至8月、2004年2月至3月赴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2003年9月赴澳門參加澳門歷史國際學術討論會
2003年10月至11月赴美國中央華盛頓大學講學
2004年7月至8月赴澳門主持“澳門茶葉貿易史研究”
2004年9月至10月赴香港樹仁學院講學
2006年10月至11月赴香港樹仁學院講學
2007年3月至6月赴韓國高麗大學講學
2007年10月赴澳門出席中國西班牙關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7年11月至12月赴台灣查閱清史資料
2008年9月至10月赴香港樹仁學院講學
參與項目
國家清史編纂工程委託項目-“清代中外約章研究”(由本人主持)
國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中國近代特殊教育史研究”(由本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