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厝村簡介
郭厝村是泉州市泉港區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回族),位 於湄洲灣南岸沿海突出部,未來石化港口城市中心,全村總人口10153人(其中學區、醫院及漢族人口1021人),旅居海外僑、台、港、澳“三胞”2000多人,轄下西、下東、祠堂後、地中、丁宮、大安、後曾、後埭仔、下坑、五里街、南頭、北頭等12個自然村,設立36個村民小組,4個黨小組。區域面積約4.8平方公里,林地面積96畝,淺海灘涂面積2860畝,村財收入約7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165元。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村黨支部始終圍繞“五個好”的目標,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方針,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運用民力,藉助外力,努力加快寬裕小康村步伐,取得初步成效。占地18畝,集商貿、居住、餐飲為一體的郭厝綜合農貿市場已完成。一幢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的綜合大樓也投入使用,發揮效益。村辦企業以及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明顯,全村現有聯營企業3家,私營企業12家,註冊工商戶36戶,占地80畝的集體兩個林果場,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在大力推進集體經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同時,我村還十分注重“兩手抓、兩促進”。三個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先後投入建成了中心教學樓、中心幼稚園、老年活動中心、農民閱覽室、農家書屋、北管樂社等一大批社會公共設施,促進了全村教育、文化、生活條件日臻完善。
鼓風揚帆正當時,我村承載著全村人民的熱切期盼和重託,以福煉一體化項目啟動為契機,立足優勢,抓好機遇,開拓創新,加快發展,積極穩妥地推進寬裕型小康社會步伐。
歷史沿革
郭厝村隸屬峰尾鎮,東臨湄洲灣,北接福煉生活區,是泉港著名的回族人民居住地,迄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 郭氏始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縣。時值唐末閩王王審知開發福建,郭斌、郭質兄弟二人避難入閩,初居長樂,至五代後梁遷居仙遊。後來,郭斌娶戴氏,遷居泉州,另分一脈;郭質遷居仙遊碧溪旗峰下,娶蘇氏女,繁衍生息。至宋景五年(公元1264年),郭質後裔郭霖到泉州惠安荻州(今郭厝)定居立業,成為如今郭厝郭姓回族的始祖。現宗祠中廳一對清代留存下來的石柱鐫刻的對聯《系起汾陽世代源流由固始,支分荻水故家文獻壯蓮山》,即言明郭氏淵源。
郭霖之母林氏,教子極嚴,雖然家境貧寒,仍含辛茹苦供兒子求學。郭霖自幼聰敏,能詩善文,丞相極賞識其才,逢銓敘提拔,郭霖賜為進士出身,官調仙遊縣尉。因仙遊乃郭霖祖籍地,郭霖避親不就,再調任建安主簿。郭霖淡泊明志,晚年杜口不談時事,惟閉門讀書,著書五部,各有集解藏於家。郭氏耕讀傳家的美德自此代代流傳。
今郭氏宗祠是當時郭霖至郭厝村定居建宅原址。郭霖雖系出回族,但因先民久居中原,深受中華文化薰陶,兼之是時任朝廷官員,故所建府第亦採用中原官員府邸建築風格。元末,兵荒馬亂,百姓多遭戰禍,府宅一度被毀,其中屋舍器皿無遺一二。至明代,後裔郭英立在原基上重建祠宇。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政府以海邊不靖為由,將江、浙、閩、粵四省沿海居民舉數遷往內地,郭氏宗祠又遭焚毀。直至清康熙二十一年後,郭氏後人歷經滄桑,返回郭厝,重建家園,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重修宗祠。當時規模為上、中、前三進,高屋建瓴,氣派雄偉。今宗祠仍可見清代建築風格,並保存有清代修建時的石柱和柱礎。1942年,旅星華僑捐獻大洋三千元,興修上、中兩座,郭步卿先生倡建祠校,今中廳保存著當時重修的石柱,所鐫楹聯《百世樹人本為子孫垂大計,十年從政實施建教遂初衷》,祠校合一,繼承發揚了郭氏先人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迨至1987年,由台胞帶頭捐資發起重修,郭氏族人共策共力,宗祠修復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