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縣工業集中區

邵陽縣工業集中區地處縣城北部,近期規劃3.76平方公里,中期規劃10平方公里,遠期規劃30平方公里。現有駐園企業46家,其中規模企業36家,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8億元。 區位優勢明顯。邵陽縣工業集中區毗鄰縣城新區行政中心,東靠洛湛鐵路和二廣高速公路,西接新建的60米寬邵陽大道,南、北臨塘渡口、九公橋二個高速公路連線線,207國道貫穿其境,一期開發區3.76平方公里內已形成三縱三橫道路主幹網路,園區有專用的10kv雙迴路電力專線,能滿足10000kvA的用電需求,水、電、路、氣、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邵陽縣工業集中區地處縣城北部,近期規劃3.76平方公里,中期規劃10平方公里,遠期規劃30平方公里。現有駐園企業46家,其中規模企業36家,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8億元。

區位優勢明顯。邵陽縣工業集中區毗鄰縣城新區行政中心,東靠洛湛鐵路和二廣高速公路,西接新建的60米寬邵陽大道,南、北臨塘渡口、九公橋二個高速公路連線線,207國道貫穿其境,一期開發區3.76平方公里內已形成三縱三橫道路主幹網路,園區有專用的10kv雙迴路電力專線,能滿足10000kvA的用電需求,水、電、路、氣、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政策優勢疊加。邵陽縣屬革命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實施縣,中部崛起比照西部開發縣,享受一系列國家級層面的政策扶持和優惠條件,同時,我縣工業園區已成功申報為湖南省省級工業集中區,享有湖南省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優惠措施。

資源稟賦厚實。縣內礦藏資源豐富,探明可規模開採的煤、石膏石、大理石、重晶石、錳、鋅、銻等28種。石膏儲量3.6億噸,煤炭儲量1.5億噸,大理石儲量6億立方米;域內特色產業成形,優質稻、烤菸、油茶、生豬四大支柱產業初具規模,並先後被授於全省現代菸草生產示範縣、國家退耕還林項目重點縣、國家生豬調出大縣、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基地縣、“中國茶油之都”等系列命名、冠名。境內水能資源充沛,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溪62條,蘊藏水能10.3萬千瓦。

發展空間廣闊。邵陽縣工業集中區自2004年始建至今已歷時10年,紅石工業園有入園企業18家,實現年產值40億元,2013年以創建省級工業集中區為契機,按“一廊二軸二型”的發展思路,舉全縣之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發展平台,引領縣域經濟快速發展。以邵陽大道為帶,大力發展大中型企業,打造產業集群,率先實現交通融城和產業融城;以紫陽路為軸,以標準廠房為巢,大力發展小微型企業,吸納勞動力就業,興旺縣城人氣;以昭陽路為軸,以高檔商住為主,以商補工,以地補資,增強園區造血功能,實現園區滾動開發,自我發展。

邵陽縣工業集中區“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

邵陽縣工業集中區管理委員會

為實現工業集中區後發趕超發展,做大全縣工業經濟總量,加快興工強縣步伐,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按照《邵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工作要求,結合邵陽縣情與集中區實際,經科學論證,編制《邵陽縣工業集中區“十三五”(2016—2020年)規劃基本思路》如下。

一、“十三五”工業集中區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步伐,以“興工強縣”為主旨,以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特色產業為基礎,大力建設生態園區、項目園區、創新創業園區,努力把集中區建設成為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主體功能區劃明確、布局科學合理、產業特色鮮明、投資環境最佳化、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的縣域新工業區。

(二)基本原則

1、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加強工業集中區規劃與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等專項規劃的銜接。工業園建設規劃應本著科學規劃、穩步實施、蓄勢趕超的思路,發揮科學規劃的龍頭引領作用,按照工業布局的總體要求綜合統籌、適度超前規劃。實現規劃實施一片,土地開發一片,項目建成一片,經濟繁榮一片的目的,避免資源浪費和產業凌亂。

2、基礎硬體與環境軟體並重的原則。“十三五”期間,工業集中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的開發與建設,為入園企業提供良好的基礎硬體設施;同時,制定並落實符合我縣實際的管理、服務措施與優惠的政策,不斷營造寬鬆的周邊發展環境,提供優質高效的軟環境服務。

3、用地集約、產業集聚原則。按照湘發[2009]4號檔案與省級工業集中區相關要求,生產性項目用地不低於工業園區規劃面積的60%。堅持生產項目為主、綜合開發為輔的宗旨,科學整合資源,合理有效地進行綜合開發,實現土地收益最大化。更加注重發揮土地、資金、項目核准的調控作用,堅持土地、能源等資源的集約節約使用,有效實現資本、信息、技術、人才等集聚效應。建立產業向園區集中的激勵機制,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切實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引導和支持工業集中區圍繞我縣支柱和主導產業引進配套企業,加速產業裂變,延長產業鏈。

4、區域分明、特色突出原則。立足本縣區位條件、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經濟基礎,合理確定產業定位、發展方向、發展重點,推動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資源和配置要素向工業集中區集聚。選準成長性好的戰略性企業、支撐力強的支柱產業以及優勢傳統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發展關聯性強、集約度高的產業集群和特色鮮明的區域產業品牌,加快形成服裝鞋帽、石膏礦產等特色產業。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縣工業集中區總體發展目標要求是:經濟總量明顯增大、經濟結構明顯最佳化、經濟效益明顯提升、綜合競爭實力明顯增強、對縣域經濟發展的貢獻明顯提高,全面實現小康,爭創省級示範工業集中區。

1、經濟總量。“十三五”期間,縣工業集中區工業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3%,到2020年達15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到2020年達60億元,占全縣總量的60%;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入庫稅金年均增長15%,到20120年達2.3億元。

2、基礎設施。到2020年,集中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建設達到省級示範工業集中區標準。

3、資源利用。集中區產業集聚和產業關聯度增強,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和綜合利用,入園企業全面實現達標排放,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4、土地開發。“十三五”期間,集中區投資密度達200萬元/畝,產出強度達220萬元/畝;到2020年,工業集中區調規擴區後總開發面積達10平方公里,工業用地面積達6.5平方公里,比重達65%。

5、節能減排。“十三五”期間,工業集中區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5%,工業污水處理率達100%,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達90%,COD和SO2同比2010年下降10%。

6、管理體制。集中區管理體制更加最佳化,全面實施 “小機構、大服務,小社會、大政府”的新體制,全面落實工業集中區的優惠政策,全面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7、技能創新。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顯著市場競爭能力的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信息化程度顯著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三、發展方向

為推進縣城城鎮化建設,加快與邵陽市區的融城步伐,結合邵陽縣實際,工業集中區將打造以邵塘一級公路為主線的工業走廊,建設新材料、新能源標準化工業組團做為長遠發展目標。依據工業集中區現有產業發展基礎、生態環境狀況及“十三五”發展潛力,“十三五”期間,集中區將大力引導石膏礦精深加工業向集中區集聚,打造縣域新型建材業基地;盤活原813與807兩軍工企業閒置土地,將其打造為縣域新型機械製造業基地;適度擴大長陽鋪新能源基地規模;重點規劃建設湘商產業園,以高規格標準化廠房和配套服務為載體,集群發展農副產品、服裝製鞋、電子技術等產業,建成一個吸引湘商、外商來邵陽投資發展的示範區。

四、發展重點

“十三五”期間,工業集中區將致力於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湘商產業園建設、產業發展建設。

(一)基礎設施建設

1、路網建設。重點完成湘商產業園內主幹道(三縱:道路路幅均為36米, 全長5000米,投資10000萬元;三橫:道路路幅均為24米, 全長5000米,投資8000萬元)與紫陽路延伸段1000米*36米,投資4000萬元(含征地拆遷款)及昭陽路延伸段680米*42米,投資3000萬元。

2、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廠工程,其處理能力近期為4萬噸/日,遠期為6萬噸/日,總投資6000萬元。

3、電力設施建設。重點完成工業集中區110 KV輸變電工程,新增容量31.5MKVA主變一台、新建110 KV線路5000米,總投資5000萬元。

4、綜合管網建設。重點完成集中區內給水管網、雨、污排水系統及配套工程(全長5000米,總投資3000萬元)、排洪渠工程(長4000米,總投資4000萬元)及敷設燃氣、通訊等綜合管網(全長5000米,總投資3000萬元)。

(二)湘商產業園建設。

湘商產業園是園區的試驗區、真品區、高產區,重點是抓好標準化廠房建設。

1、用地選址與規劃布局。由於集中區現有存量土地已全部告罄,按照省市相關要求,依據縣產業走廊空間結構和產業發展現狀,結合集中區總體概念規劃,邵陽縣湘商產業園用地選址於工業集中區域內,具體四至範圍為:東臨洛湛鐵路、西至開元大道、南至育才路、北至規劃一路,規劃總面積1.5832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區內面積1.3219平方公里、需調規擴區面積0.2613平方公里。集群發展農副產品、服裝製鞋等產業。

2、標準化廠房建設。按照產業布局和土地利用現狀,擬以紅洲路以南、紫陽路兩側區域26.71公頃(400畝)土地,建設3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打造中小企業孵化中心,2016年底全面建成投產,總投資8億元。

(三)產業發展

充分考慮產業發展前景,立足縣域產業基礎,突出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服裝製鞋、石膏礦精深加工和電子技術四大產業,著力建設湘商產業園。

1、農副產品加工業。緊緊依託“中國茶油之都”、“商品糧基地”、“生豬調出大縣”等農業品牌。做大做強以糧油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業。以“長江糧油”、“瑞柏茶油”為龍頭,以華強、興隆糧油等為支撐,新建年產30萬噸精米、3萬噸精煉食用油和一條1萬噸油脂生產線,到2020年,實現年產值30億元。

2、石膏礦精深加工業。以“金拓科技”為主體,以 “雙雄礦業”為依託,建設年產3000萬條石膏裝飾線、10萬噸食用石膏粉、50萬噸粉刷石膏生產線,生產石膏晶、鈦白粉、硫酸聯產水泥等系列新型建築材料,實現年產值30億元。

3、服裝製鞋業。以裕達隆紡織、正發鞋業、興昂鞋業為龍頭,大力引導富晟鞋業、潤昌棉針向園區集聚;加快東洲無紡布建設,整合推進現有服裝製鞋業由分散發展向集聚發展、由粗紡產品向精紡產品、由單一產品向多元產品轉變,重點發展高支精梳紗、高檔針織服裝、高檔運動、休閒、旅遊鞋製品。到2020年,服裝紡織業年產高檔兒童純棉內外衣3000萬件、紗線10萬噸,製鞋工業年產各類鞋製品1億雙,其中休閒布鞋5000萬雙,皮鞋5000萬雙,共實現年產值30億元。

4、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建設湖南鑫光燈具與一肯照明(LED)日光燈、路燈、隧道燈等生產線;大力推進世榮電子中、高端電子電容生產線建設;全力促進邵陽上海交大新材料創新中心項目入園,建設包括LED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及涵蓋LED晶片、封裝與LED套用技術等產業鏈,建成新能源產業基地;引進邵陽縣低速電動汽車項目,建設年產50萬輛電動汽車產業園,到2020年,共實現年產值50億元。

5、新型機械製造業。積極把握湖南工程機械全國領先優勢,主動參與長株潭地區的產業對接。扶持發展湘寶氣配、華力機械、寶興化工設備等相關企業,通過引進技術和自主研發,逐步實現產品的系列化、集約化和高新化。重點開發汽車齒輪配件、化工設備、工程機械、煤機產品、工程零部件、建築用鋼架配件等產品,努力把工業集中區建設成全省工程機械和汽車零配件生產的配套基地之一。到2020年,園區機械工業實現產值10億元。

(四)企業發展建設。

1、強化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強產業抵禦和化解風險能力,提升產業競爭優勢。

鼓勵扶持湖南三力達化工、邵陽寶興化工設備等現有傳統產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產業擴張,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加快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2、加大引企擇企入園力度。嚴格禁止污染嚴重的三類工業企業入工業集中區,選擇引進一批發展潛力大、成長性能好、科技含量高的工業企業入園,確保到2020年園區企業達100家以上,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0 家。

五、發展措施

1、合理布局,科學規劃。

2、政府引領,市場運作。

3、最佳化環境,提升服務。。

4、創新機制,強化要素保障。

5、興工強商,強化組織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