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起義

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反清的武昌起義,史稱“辛亥革命”。 11月25日,遼陽警察教練所的教官徐景清帶領學員40餘人,占領了城西南的重鎮劉二堡,打響了遼陽起義的第一槍。 遼陽劉二堡、高麗門、邊牆子三次起義,是辛亥革命的組成部分,對推翻清朝的統治起一定的作用,是值得紀念的。

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反清的武昌起義,史稱“辛亥革命”。 11月17日,受奉天聯合急進會的派遣,同盟會會員和知識分子商震、程起陸、祁耿寰、徐鏡心、石磊等人到遼陽組織武裝起義。他們在遼陽高麗門外郭復吉開辦的生髮大車店設立機關部,做為籌劃,策動和聯絡革命活動的據點和指揮中心。
經過商震等人的組織和發動,警察教練所的學員和巡警、巡防營的士兵以及陸軍國小的學生20多人陸續投入革命隊伍,報名參加起義的還有商號的店員、師範學堂的學生和國小教員等,共有200多人。
11月25日,遼陽警察教練所的教官徐景清帶領學員40餘人,占領了城西南的重鎮劉二堡,打響了遼陽起義的第一槍。當地的巡警和災民紛紛參加隊伍,起義軍迅速發展到200多人,聲勢大震。
劉二堡起義的訊息傳到省城,清朝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驚恐萬狀。11月29日,他急派陸軍第二混成協管帶黃健中率領700人,從奉天前往遼陽撲滅革命火焰。當晚七、八點鐘,部分起義隊伍已開進城內。次日拂曉,清朝官兵尾追到遼陽城內,將生髮大車店團團包圍。當時,在這裡只有徒手敢死隊30人,巡警50多人,在地形極為不利,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態勢下,革命軍進行頑強的抵抗,有的徒手與敵肉搏。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雙方傷亡都很慘重,革命軍犧牲10多人,被俘27人。後來被俘者都被綁送西關刑場處死。這次戰役,只有少數人突圍,渡過太子河,轉入東部山區。
劉二堡、高麗門起義被血腥鎮壓下去以後,由劉二堡遣散的隊伍轉移到邊牆子村,聯合富家窩棚、駱駝背、常家窩棚、高麗城子等村的國小教員和船夫等,聚眾300多人,準備再次起義占領劉二堡和遼陽城。趙爾巽命令駐紮在渾河兩岸的巡防營步兵兩營,星夜前住進剿。面對成千名敵人的四面圍攻,革命軍奮力抵抗,戰鬥持續了四個晝夜,終因寡不敵眾,革命軍死亡四、五十人,這次起義最後以失敗告終。
遼陽劉二堡、高麗門、邊牆子三次起義,是辛亥革命的組成部分,對推翻清朝的統治起一定的作用,是值得紀念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