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道教在其創教時期就已存在以農立教、寓農於道的思想,實行某種意義上的“農兵教三合一”制度,重農思想就蘊涵在這些思想和制度中。宮觀道教產生後,位於崇山峻岭的道教官觀在其“寧施人,勿為人所施”的思想指導下,依仗其規模宏大的田產,實行農道合修,自給自足。正是在這農道合修的過程中,道教宮觀既重農道,又重耕道,道教農學思想逐步形成並不斷發展,各個時期的道教經典、宮觀志、碑刻對其均有不同程度的記載。袁名澤編著的《道教農學思想發凡》採用文獻法、哲學詮釋法和田野調查法等方法對道教農學思想進行了細緻考察與系統研究。《道教農學思想發凡》共分為五章,外加導論、結語,共40餘萬字。導論對道教農學思想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並對其研究現狀、研究旨趣和研究方法作了概述。第一章從分析神話傳說、易經、先秦諸子百家、道家及其農學專著等古籍所包含的農學思想入手,考察道教農學思想產生的淵源。第二章以道教經書中所蘊涵的農學思想和道門農書的出現與演變過程為主要線索,對道教農學思想作縱向的歷史研究,對道教農學思想發展階段作初步劃分。第三章具體論述道教農學思想的內容和特徵。就其內容來說,它總體上包含農道和耕道兩大部分,具體有農業起源觀、農業環境觀和農業科學技術觀三大內容。就其體系特徵來說,它包含宗教神學化本質、道家哲學化思辨、以山地種養技術為主的內容這三個方面的含義。第四章分三個層次從“農道雙修”的實踐層面去探討農道關係。首先,闡明“農道雙修”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含義,指出宮觀中修道與務農的關係;其次,闡明“農道雙修”所具有的宮觀經濟意義、宗教意義以及道教農學理論意義;最後,從道教經典、宮觀志和宮觀碑刻記載中說明“農道雙修”的事實。第五章論述道教農學思想與中國古代農學之間所存在的相互影響、相互融攝等雙向互動關係。其指出這種相互融攝互動關係的基礎在於兩者之間有著歷史和思想上的“同源性”和‘‘親緣性”,以及兩者所共同具有的原始宗教巫術、方仙道神仙方術等技術淵源,由此概括出道門中人“以農顯道、以農養道、以農立教i以農存教”和“援道入農”的行為是道教農學思想和傳統農學之間互動的生動體現。結語部分主要揭示研究道教農學思想對現代農業生產的啟示:道教農學思想中的重農意識和對農業生產技術的探討對現代重農意識構建有明顯的啟示;道家、道教中“無為”和“絡馬首”相結合的思想對生態農業的構建有著明顯的理論意義,其開發山區經濟的經驗對現在的土地問題尤其是對遏制可耕地迅速減少的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