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連環畫收藏本?自古英雄出少年(套裝全10冊)》包括了《王羲之與王獻子》、《荀灌》、《杜伏威》、《王勃》、《岳飛》、《夏完淳》、《葉天士》、《馮婉貞》、《詹天佑》、《鄒容》。《王羲之與王獻子》王羲之(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琅珊臨沂(今屬山東)人,早年從衛夫人(鑠)學,後來改變初學,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並博採眾家之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一改漢,魏以來的質樸書風,成為妍美流便的新體。其書備精諸體,尤擅正行,字勢雄強多變化,為歷代學書者所崇尚,影響極大。王獻之(344—386),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字子敬,也是東晉書法家。他兼工諸體,尤擅行、草。在繼承張芝及其父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變了當時古拙的書風,有“破體”之稱。其書英俊豪邁,饒有氣勢,對後世影響很大。與其父齊名,並稱“二王”。本文講述的是他們少年時代發奮學習、刻苦用功的故事。
《荀灌》苟灌是鎮守宛城的平南將軍荀菘的女兒。西晉建興三年八月,叛將杜曾率兵10萬來攻打不足2萬守軍的宛城。宛城軍民團結奮戰,英勇抗敵,苟灌的哥哥苟剛和他的岳丈先後戰死,被圍困的宛城眼看就要彈盡糧絕。13歲的苟灌穿上哥哥的衣甲冒死殺出城,到襄陽搬兵。襄陽太守石覽本是苟菘部下,帶著全部3萬人馬趕到宛城,只一仗就被叛軍打得大敗。於是荀灌又按石覽之意,不辭辛苦連夜趕往荊州,請南中郎將周訪出兵,她又與周公子一同領3000人馬作先鋒,沖開血路殺到宛城腳下,箭射書信人城,會同宛城守軍,與周訪,石覽的大軍里外夾擊,一舉全殲叛軍。
《杜伏威》杜伏威(596—624),隋末農民起義領袖。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公元604年楊廣暗殺了父親隋文帝楊堅,奪取了帝位,稱隋煬帝。他當上皇帝後,例行逆施,重役暴斂,縱慾掠奪。百姓忍無可忍,紛紛起來造反。613年,杜伏威與輔公柘率眾起義,自稱將軍,轉戰淮南,先後吞併苗海潮的起義軍,殺了趙破陣,使得軍威更盛。616年7月,人運河全線修通,隋煬帝楊廣再次興師動眾,到江都遊玩。當時,杜伏威屯兵六合,楊廣巡遊到江都,感到了農民軍的威脅,便派武賁郎將陳棱率兵去征剿。杜伏威智勇雙全,一舉全殲了,來犯的隋軍。這一仗,大長了農民起義軍的威風,也加速了隋朝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618年,農民起義軍終於衝垮了沒落的隋王朝,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他的寵臣宇文化及殺死。
杜伏威是隋末農民大起義中的一顆耀眼的星星,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少年英雄。
《王勃》王勃(650——676),唐文學家。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年,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他少年時就顯露出文學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並稱為“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時“爭構纖微,竟為雕刻”的詩風。其詩偏於描寫個人生活,亦有少數抒發政治感慨,隱喻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但有的詩篇仍流於華艷。本文描寫了他奮發用功,聰明才智,才華橫溢的短暫一生,對他的名作《滕王閣序》的產生,作了詳盡描述。
《岳飛》岳飛(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將。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他滿月那H黃河決口,村莊被水淹沒,岳母抱著他坐進一口大水缸才得以逃生。由於家裡貧困,無力供他上學,岳母便親自教兒子;沒錢買紙筆,他便擔來河沙鋪在地上當紙,折根樹枝為筆。學館老師周同見他聰明,收他為義子,讓他住進學館隨堂讀書,並將一部《孫子兵法》傳給了他。後來他的外公又請來著名槍手陳廣教他槍術。幾年後,東北女真族不斷擴張,向宋朝發動大規模進攻,戰火燒到了他的家鄉,真定府發布告示招募“敢戰士”,他與幾個小夥伴決定應徵。離家前夕,岳母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1142年1月27日被宋高宗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