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磚雕

通渭磚雕

通渭磚雕在通渭境內均有分布,大多作為建築構件或大門、照壁、牆面裝飾等,受地域文化影響,長期以來,逐漸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地域風格,對研究我國磚雕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通渭磚雕中的照壁,以四角蔓草、回紋襯托中心主要圖案。 通渭磚雕在有效地保護傳統建築結構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和精神寄託。

磚雕是中國特有的雕刻藝術,大多作為建築構件用於園林、房屋、寺塔、墓室的門樓、門楣、屋檐、屋頂、照壁、山牆的裝飾,與木雕石雕合稱為建築三雕。其遠近均可觀賞,有畫龍點睛之美,並因取材簡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雅俗共賞,備受人們的青睞。
通渭磚雕

通渭磚雕是我國北方磚雕體系中重要的一支,製作工藝始於清末,至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其產品輻射西北地區,在西北各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通渭磚雕在通渭境內均有分布,大多作為建築構件或大門、照壁、牆面裝飾等,受地域文化影響,長期以來,逐漸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地域風格,對研究我國磚雕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通渭磚雕種類繁多,造型洗鍊簡潔,風格古樸豪放。作為建築裝飾,一般鑲嵌在房屋的廳堂、正房外正牆、側牆以及庭院的影壁、障壁、墀頭、門樓、柱礎之上。
通渭磚雕一般採用浮雕和平雕技法並以圓雕、半圓雕突出主題,運用切、削、鏟、轉等各種刀法,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寄情於景,情景交融,與其說是建築裝飾,不如說是工匠們智慧、技藝的展示以及人們對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的顯現。
通渭磚雕,廣泛吸收文學、美術等各類藝術的精華,並根據建築物及其部位,功能和用途設計圖案。以借代、隱喻、比擬、諧音的方式傳達吉祥寓意。如以柿子、如意、萬字組成“萬事如意”;以牡丹、白頭翁組成“富貴白頭”;以壽字、蝙蝠組成“五福捧壽”;以壽字加萬字組成“萬福萬壽”;蓮魚表達“連年有餘”;蝙蝠、梅花鹿表示福祿等。磚雕紋飾題材多為“喜鵲傳梅”、“鳳穿牡丹”、“獅子繡球”等寓意吉祥的圖樣。墀頭部分為多層線形結構,紋樣多以梅、蘭、竹、菊為主。是通渭縣最具代表性、地域性的文化標誌。
通渭磚雕中的照壁,以四角蔓草、回紋襯托中心主要圖案。飾紋題材包括福、祿、壽、喜等吉祥文字以及有寓意的吉祥動物花草等。門的構圖大都以回紋、蔓草纏繞,角上飾有字環,工藝上採用淺雕、平雕、鑲嵌等手法。檐廊下兩端牆體,構圖上既有中心花加岔角花的規則樣式,也有繪畫式的自由構圖,裝飾題材主要以顯示威嚴、富貴,同時也代表著陽剛和陰柔,預示著自然的和諧美。反映了通渭民間獨特的審美情趣、價值取向和民俗風情。
通渭磚雕以青磚為基本原料,在製作過程中,通渭磚雕要經過選料、創光、拼磚、落圖、釘窟窿、鏢、雕刻、安裝、排鹼等工序,雕刻時在採用浮雕、平雕的同時,往往融透雕、圓雕等陰、陽雕刻技法於一體,創立了將磚雕用粘合劑連線或在幾塊磚上預留榫眼,雕刻後連線的“粘合榫接法”,使磚雕畫面氣勢宏大,層次分明,時空更加深遠。
因通渭地處南北文化的交融地區,磚雕作品風格獨特,構圖上可分為中心花添加岔角和自由繪畫式兩種方式,表現手法既有北方的古樸、豪放,虛實相生,疏密有致,又有南方的造型精緻,玲瓏纖巧,刻畫細膩,線條流暢的豐富技法。如“鹿鶴同春”磚雕,四周有回紋、字環、蔓草。鹿、鶴形態矯健、生動,其點線面參差生韻,表現出繁而有序、密而有形的藝術效果,蘊涵著深層的文化積澱。
通渭磚雕不僅兼有秦、漢、唐的流風餘韻,同時也融匯了宋、元、明、清的文化創造,反映和包容了各個歷史階段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等豐富內容,對於研究本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通渭磚雕在有效地保護傳統建築結構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和精神寄託。從建築學角度看磚雕,除美化人們居住環境、淨化心靈、陶冶情操以外,對傳統建築也起到了加固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近年來,受各種文化思潮的影響,人們的思維觀念、審美情趣、價值觀念等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這些民間的技藝得不到人們的認同。另外,隨著人們居住環境的改變,通渭民居逐漸被樓房替代,通渭磚雕工藝越來越少,市場不斷萎縮。
加之雕刻業都是以家庭成員組成小作坊的製作方式生產,很難形成規模,也沒有可以傳世的製作工藝文字記載,年青一代願意從事這項工作的人越來越少,這門古老的技藝也面臨失傳。
通渭磚雕以美的形式給予人愉悅享受,同時以深厚的文化內涵感化人心,願這清新質樸之美能感染更多的炎黃子孫,進而感染全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