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通化清真寺和寺管會歷史進程
通化清真寺即通化東昌區清真寺位於市中心的新華大街清真路,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19世紀的1860年間,有幾戶回民從本溪一帶遷入通化小荒溝、小北溝、官道嶺等地,以種地、行醫為生。至通化設縣,己有回民70餘戶,500餘人。後於通化淪陷、新中國建立、大躍進幾個時期的人口湧入,據志書載到上世紀80年代初統計,市區(現東昌、二道江兩區)回民己達780餘戶,3725人,全市回族人口達10,000多人,居住地與人口數量己趨穩定。據市伊協統計,目前市區有回民1100戶,4500人,全市(7個市縣區)130000餘人。
清真寺始建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或始建於同治9年(1870年)(註:資料來源,多數資料認同始建於1878年)有通化回民哈永奎集資籌建。通化清真寺首任阿訇是河北請來的楊阿訇(在任年代小編沒有查到)
19世紀10年代,山城古匾“清真寺”此匾榜書乃出自清末民國初通化縣知事潘德荃之手。
1927年(民國16年)5月,通化成立了伊斯蘭教會(功能同現在的寺管會),首任鄉老(教會負責人)為尹增顯。
新中國成立前,幾經興廢。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多次維修。
“文化大革命”期間活動停止。
1979年,通化清真寺成立管理委員會(簡稱寺管會),主任為張伯林。
1980年開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清真寺不斷得到修繕。
1982年4月15日,通化市伊斯蘭教協會成立。選舉首屆會長為石玉龍阿訇,副會長為趙廣勝阿訇,秘書長為楊世昌,另設常委9人,委員21人。
1986年該寺被列為通化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以後,清真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占用的土地陸續歸還。
1991年7月9日召開的二屆會議,選舉楊子臣為會長,麻永山、張志德為副會長,馬素麗為秘書長,叧設常委9人,委員9人。
2000年占地面積已達4436.6平方米,除了清真寺外,其餘為自養出租屋。
2000年6月20日召開的通化市伊斯蘭教協會第三屆大會上,選舉蔡江阿訇為會長,張志德為副會長,楊世昌為秘書長,設常委9人,委員19人。
2002年8月24日召開的三屆三次會議,增補丁繼輝阿訇為常務副會長、戴世俊為副會長、金玉奇為常委、張洪學為辦公室主任。
2003年,在三屆四次會議上,選舉金玉奇為秘書長。
2007年,在三屆六次會議上,選舉王景武為副會長,同時還增補了常委和副秘書長。
2009年,在三屆七次會議上,正式推舉戴世俊為會長、金玉奇為副會長兼秘書長、丁延濤阿訇為副會長。
二 清真寺建設
清真寺清真寺是伊斯蘭傳經布道之所,也是穆斯林敬主聚會之地,故通化一隅己有東昌、集安、二道江、柳河、梅河、朝陽鎮、山城鎮、海龍鎮、鐵廠鎮等九地修繕、遷徙、建立了清真寺。其建築之宏偉,規模之氣派均大勝此前。尤其是東昌區清真寺禮拜殿大樓的落成,再次給通化山城平添一道勝景。此以一段建寺銘文闡述其建築過程及意義:
繼殿銘
公元二OO三聖紀,山城鄉老雲集,各界教友數千,或放歌揮毫,或舞樂蹁躚,慶穆民盛事,頌大殿百年。唯古殿四壁將傾,殘椽欲斷,至者堂前拿手,怯於殿內跪覲,可遠觀不可入游焉。
寺內償謀修堂更殿,止於巨款難集,羞於寺前立廈:隱尹氏一輩築殿之功,匿先賢鄉老繕寺之德,遮古寺臨街之顯,掩大殿鶴立之尊,鄉老不屑,穆民難允。時民風大進,義舉生焉,城中名宿李氏艷華挺身承諾投資主體,築建寺內大樓,更疊禮拜大殿。寺管會、市民委風疾斡旋,是秋破土開山,翌年,中東式樓閣傍山而起,清真古寺勝景平添。
斯時,遠觀其落,短柵框四字,青磚積老牆,古殿擁新廈,樓台映瓊閣,院落相套,疊疊而起。近視其閣,院中起高台,台上築其樓,劈山進道,拔地而起,邦克樓欞格窗層層拱扶,金圓頂月牙針直上雲霄。底座正閣錯落,平台拱閣而起,由此步斯樓、觀倪端,一樓乃後禮之地,中層為休棲議事之所,覲者登高入殿,即觀講經席、藏經閣遙相呼應,素色板、跪經氈鱗次鋪排,居闊曠廳堂,安拉胡尊嚴可見;聞經典詠誦,古蘭經聖氣昭彰。登臨至此,大有認主獨一之誠,士氣豪吐之悅,此乃古寺繼殿之徵也。
是爾觀其落,覲伊斯蘭教義中通外堅之美;視其閣,瞻民族偉業步步升騰之象;入其殿,則悟安拉經典神明之威也。然則,斯閣依山傍巒而立,前通新華要道,豈不謂背有靠山相依,前路寬廣通達,穆民偉業升騰無極者矣。
公元二OO六年十月廿九日賀清真寺築樓大典,斯文為記。
此寺落成,通化及省內外諸多報刊介紹了東昌清真寺大典盛況,同時也介紹了通化山城清真寺之特色,《通化日報》以雙魁所著《清真大院存“三古”》為題予報導。
文載:
“整修擴建之後的通化清真寺:短柵護高牆,牆記憶體舊制,古色古香;院落起平台,台上築高樓,凌雲絕頂。院中有院,落中套落,仰觀是瓊閣,俯視為寶殿,氣勢非凡,威武壯觀。使通化清真寺大院“三古”並存,各為一奇。
山城古匾“清真寺” 通化清真寺大門樓下“清真寺”三字的榜書,老辣蒼勁、雄渾大氣。經考證,此匾榜書乃出自清末民國初通化縣知事潘德荃之手。潘德荃其人,才華橫溢、文墨超群、為光緒舉人,曾任上海《申報》主筆,崇明書院教授,湖南明德學堂監督,受清廷指派南方督學,官加四品頂戴,1910—1920年任通化縣知事,長達10年之久。他為官清廉,祛邪扶正,振災濟貧,大興教育,治世有方,於職上辭世,死後萬民慟哭相送,自發集資為他立碑修祠,以示悼念之情。文革中石碑及“潘公祠”統統被毀,唯其親筆所題“清真寺”匾額倖存,此三字成為通化人留下的最早的名人榜書墨跡,堪稱山城第一匾。
清真古制“禮拜殿” 通化清真寺始建於1878年,寺中的禮拜殿則建於1903年,先於它的幾處道教建築都早已不見蹤跡。故此通化清真寺的禮拜殿就成了山城建築第一古制,已被專家普遍認定。
說通化清真寺大殿為通化最早的古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史存久遠,其古典式的建築風格,更增添了華夏藝術色彩。歷來專家論及大殿,將它說成是伊斯蘭建築風格,這是不確切的。因為它除了按照穆斯林特定的禮拜、講經用途設定的格局和尚存部分阿拉伯經文之外,其餘都均採用了中國古典風格。其圓形木柱頂立,雕樑畫棟的美學意識及至青磚琉璃瓦的採用,與我國漢滿民族的宮廷、陵園、寺廟式建築是一脈相承的。我國最有名氣的北京牛街清真寺,就是這種華夏建築風格典型。
異國古風邦克樓 名符其實的伊斯蘭風格建築,當以中非、阿拉伯地域的中東樣式為標準,其特點與風格不在於禮拜、存屍、沐浴、講壇等構架的設定,而在於取材和造型特點。即以泥石體、理石柱、格欞窗、邦克樓、窟窿頂、月牙針為基本標誌。其中材質的選取,是地域因素,穹頂和銀針賦象徵意義,而邦克樓(也稱宣禮塔、尖塔、高塔、米厄宰奈和望月樓)是用於宣禮和齋月里察月之用。它的實用價值和藝術裝飾構成了伊斯蘭風格建築的最鮮明的標誌。我們觀察到,通化清真寺新建大樓的外觀造型採納了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親建清真寺的樣式。這種造型,多為埃及人設計,固而它還傳承了古埃及的建築遺風。所以,通化清真大樓的邦克樓、窟窿頂也汲納了公元前三千年金字塔的建築遺風。
在通化,一座小小的山城,一個幾千人口的少數民族,構起清真寺這樣一個宏偉的建築群,足見伊斯蘭民族的奮進和開放精神之強烈。同時,通化這個(自1877年方設縣)剛剛開掘百餘年的城市,既有王八脖子這樣萬年古石器遺址、又有“清真寺”這樣的百年文物,既有中國式的宮廷古制,又汲取了國外精華,其文明程度之高,掘起之迅猛,發展速度之快就不言而喻了。”
三 歷任阿訇(不完全統計)
通化清真寺(現稱東昌區清真寺)首任阿訇是河北請來的楊阿訇,後任有沙志卿阿訇、戴玉亭阿訇、劉桂亭阿訇、曹振翔阿訇、曹鵬宵阿訇、常洪福阿訇、楊信一阿訇、劉佩祥阿訇、海德珍阿訇、趙廣勝阿訇、代景芝阿訇、石玉龍阿訇、劉文志阿訇、趙洪民阿訇、張玉華阿訇、劉樹亮阿訇、劉洪章阿訇、楊子臣阿訇、蔡江阿訇、丁繼輝阿訇、丁延濤阿訇、劉金明阿訇 王家昌阿訇 韓濤阿訇。
現任阿訇為 韓濤阿訇和丁繼輝阿訇。
歷任刀師付有白喜增、蔣寶傑、蔡江、郭偉光、劉惠民、丁艷濤、楊海鵬
四 清真寺管理委員會(不完全統計)
1927年(民國16年)5月,通化成立了伊斯蘭教會(功能同現在的寺管會),首任鄉老(教會負責人)為尹增顯。1979年,通化清真寺成立管理委員會(簡稱寺管會),主任為張伯林。現主任李艷令,副主任哈鳳利、張建民。歷界負責人及管委會成員有:
張伯林 劉海發 楊少華 尹樹文 楊世昌 張洪學
張寶升 馬樹堂 米玉香 金洪啟 辛文波 張維國
陳廣文 張維民 哈鳳利 趙德軍 張 超 王風亭
哈寶田 哈鳳來 張長錄 高樹芝 馬士坤 劉長發
王少青 哈鳳歧 尤丙珍 楊文友 楊廣友 回景林
馬相珍 金成霞 馬青春 哈德元 回萬順 戴世俊
金玉奇 尹書林
改革開放後,全市各縣、市、區、鎮清真寺都建全了寺管會機構:
梅河城區清真寺主任王麗華,阿訇為楊全成、蘇增玉
集安寺管會主任哈徳友,阿訇戴立平。
二道江寺管會主任張德成,阿訇尹世才。
柳河寺管會主任馬振清,阿訇楊立東。
朝陽鎮寺管會主任沙新修,阿訇張志德。
山城鎮寺管會主任金廣明,阿訇楊清真。
海龍寺管會主任劉志福,阿訇馬相。
鐵廠寺管會主任金建紅,阿訇馬繼明。
以上資料來源於《吉林省伊斯蘭教概覽》2013年 和 《第十三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3月 和 《吉林民俗·通化回族撰寫的稿件》 圖片來源於網路和小編拍攝。 本資料編輯於2016年2月26日有“通化回族”微信公眾平台編輯,因自己收集資料難免出現錯誤請朵斯提歡迎批評指正,如果有更好的,更詳細的資料歡迎給“通化回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