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原文
岷嶺南蠻北,徐關東海西。
此行何日到,送汝萬行啼。
絕域惟高枕,清風獨杖藜。
時危暫相見,衰白意都迷。
風塵暗不開,汝去幾時來。
兄弟分離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觀,日落望鄉台。
客意長東北,齊州安在哉。
諸姑今海畔,兩弟亦山東。
去傍干戈覓,來看道路通。
短衣防戰地,匹馬逐秋風。
莫作俱流落,長瞻碣石鴻。
創作背景
鶴曰:此廣德二年秋成都作。
注釋
岷嶺南蠻北,徐關東海西①。
此行何日到,送汝萬行啼。
絕域惟高枕,清風獨杖藜。
時危暫相見,衰白意都迷②。
①南蠻,南詔蠻。徐關,在齊地。《左傳》:“鞍之戰,齊侯自徐關入。”
②《列子》:穆王意迷心荒。
其二
風塵暗不開,汝去幾時來。
兄弟分離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觀,日落望鄉台①。
客意長東北,齊州安在哉。
①一柱觀、望鄉台,注見成都詩內。
其三
諸姑今海畔①,兩弟亦山東②。
去傍干戈覓,來看道路通。
短衣防戰地③,匹馬逐秋風。
莫作俱流落,長瞻碣石鴻④。
①公《范陽盧氏墓誌》:“審言之女,薛氏所出者,適魏上瑜、裴榮期、盧正均,皆前卒。盧氏所出者,一適京兆王佑,一適會稽賀。”
②兩弟,謂豐與觀。
③《國策》:趙武靈王,好戎服,士皆短衣。《前漢・黥布傳》:“自戰其地。”
④《淮南子》:“遇歸雁於碣石。”
賞析
岷嶺南蠻北,徐關東海西①。
此行何日到,送汝萬行啼。
絕域惟高枕,清風獨杖藜。
時危暫相見,衰白意都迷②。
(首章,敘惜別之情。上四送弟赴齊,下四自嘆寥落。岷嶺、徐關,言道里悠長。高枕、杖藜,言形影相弔。《杜臆》:岷嶺在南蠻之北,徐關在東海之西,行非計日可到,故淚亦無時不流。又云:時則危,見則暫,身則衰白,恐再晤難期也。結語極悲。)
風塵暗不開,汝去幾時來。
兄弟分離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觀,日落望鄉台①。
客意長東北,齊州安在哉。
(次章,兼敘別後之思。此亦四句分截。風塵二句,承上時危。兄弟二句,承上衰白。一柱觀,經過之路。望鄉台,遙想齊州。安在二字,寫穎意中旁皇奔赴之情,從上句連讀。)
諸姑今海畔①,兩弟亦山東②。
去傍干戈覓,來看道路通。
短衣防戰地③,匹馬逐秋風。
莫作俱流落,長瞻碣石鴻④。
(末章,冀其去而復來。穎赴齊州,故並想諸姑兩弟。去傍干戈,冒險可慮。來看道路,後會難期。五六承去,七八承來。碣石在山東,鴻雁比兄弟。)
作者簡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期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