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羊肚菌的種類
野生羊肚菌類在迭部有以下幾種:1.半開放羊肚菌,又稱離柄羊肚菌,分布在尼傲鄉尖尼溝海拔2500米的混交林平台地腐質土層。2.黑脈羊肚菌,全縣均有,多分布在針闊葉混交林內的腐質土地上。3.粗柄羊肚菌,全縣均有,多分布在櫟、樺、楊等闊葉混交林的腐質土地上。4.小羊肚菌,全縣均有,多生於針闊葉混交林內的腐質土地上。5.牡羊肚菌,多生於向陽的草山坡及向陽的樺、楊林內的腐質土地上 。
形態特徵
迭部羊肚菌菌蓋卵型、頂端鈍圓,長4-5cm,表面有許多小凹坑,小凹坑多呈不規則形,略呈縱向狹長,蛋殼色或淺黃褐色,乾後變為褐色或灰黑色,棱紋顏色較淺,縱橫交叉,呈不規則的近圓形的網眼狀,由於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故名羊肚菌。菌柄粗壯,近白色,基部稍膨大且有不規則凹槽、中空,長4-6cm,粗2.0-3.5cm。
生長環境
迭部羊肚菌一般單個或成片生長在海拔2300-3000米之間,以櫟、樺為主並夾有松樹的闊葉林中,下層多為薔薇科小灌木及草本植物,林下落葉層厚達10~14厘米,落葉層下腐殖層達10~30厘米,有森林腐殖質土、森林褐土、森林棕土的冷溫地帶,三分陽光、七分陰影的二陰山地帶更宜生長,微弱散射光的刺激對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特別有利。強烈的直射光對羊肚菌的生長發育有不良影響,但在向陽的草山坡及向陽的樺、楊林內的腐質土地上,適宜生長牡羊肚菌。4-6月份,森林間空氣相對濕度為59%-53%、林地落葉層日平均溫度12℃左右,降水量在31.5-47.5毫米、土壤含水量一般在40%~50%之間時,是迭部羊肚菌盛產期 。
分布範圍
1.按地理位置界定:迭部蕨麻豬主要分布在甘南藏自治州迭部縣境內,東經102º55'~104º04',北緯33º39'~34º20'的青藏高原東緣,海拔2000米至4000米之間。
2.按行政區劃界定: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境內的益哇鄉、電尕鎮、卡壩鄉、達拉鄉、尼傲鄉、旺藏鄉、花園工作站、阿夏鄉、多兒鄉、洛大鄉、桑壩鄉、臘子口鄉等12個鄉鎮52個行政村。
營養價值
羊肚菌以其菌蓋表面生有許多小凹坑,子實體圓錐形,卵形或近球形;有褐色、淺褐色、黃色、白色;菌柄近柱形,白色, 內部空心,全曲,富有彈性。外觀極似羊肚而得名。它是子囊菌中一種野生名貴食( 藥)用菌,也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稀有食(藥)用真菌之一。在國際上被譽為“植物蛋白的頂峰”、“無公害的綠色食品”、“自然食品”。其肉質鮮嫩,香甜可口,屬於高級營養滋補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及18 種胺基酸和其他的一些化學元素。每100g乾樣中胺基酸總量達19.57 %,為各種食用菌之首,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齊全,占胺基酸總量的47.47%。人體必需的鉀、磷、鈣、鈉等元素含量很高。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鋅、鐵、錳等含量也較豐富,每100g羊肚菌乾品中含維生素B13.92mg、維生素B224.6mg、煙酸82.0mg、泛酸8.27 mg、維生素B120.0036mg、毗哆醇5.8mg、生物素0.75mg、葉酸3.48mg。特別是有機鍺的含量很高,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羊肚菌含有順—3—胺基酸,α—氨基異丁酸,2,4 —二氨基異丁酸等稀有胺基酸,使其具有獨特的風味;羊肚菌能改善人類的膳食和營養結構,對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保健作用
它不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而且含有生理活性物質,是食品工業和醫藥保健工業的重要原料,對改善人類食物結構、促進人類健康有著巨大的套用前景。從藥理上說,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腸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氣、補腎、補腦、提神之功能,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痰多氣短、頭暈失眠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更為重要的是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諸多作用。羊肚菌的藥物性能有其獨特之處,是化學合成藥物所無法替代的,它們是一種很好的免疫調節劑,可以從根本上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起到扶正固本、強身保健的作用。
產地的地理特徵
迭部羊肚菌產區地處秦嶺以西延岷山、迭山之間的高山峽谷之中,位於甘肅省南部甘川交界處,是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隴南山地的過渡地帶,東經102º55'~104º04',北緯33º39'~34º20'之間,東西長110公里、南北寬75公里,海拔高度1600—4900米。年均降水量625.5毫米,地表水資源十分豐富,白龍江自西向東經高山峽谷流過。達拉、多兒、阿夏、臘子河等20餘條支流,從南北兩側匯人白龍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迄今為止甘川地區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區和長江上游的重點水源涵養林區和青藏高原東部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也是甘肅省最大的天然林保護區之一,縣域內有多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美籍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在日記中寫道:“這裡的峽谷由千百條重重疊疊的山谷組成。這些橫向的山谷,孕育著無人知曉的廣袤森林,就像伊甸園一樣,我平生未見過如此絢麗的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看見迭部的美景,就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裡……”全縣林地面積281451.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8%,植被覆蓋率達88%,木本植物種類有60科、123屬、314種,以喬、灌木種為主。野生經濟植物和菌類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分布廣。據縣誌記載,野生使用菌類全縣有2綱,8目,23科,53屬,131種,其中兼藥用的共有88種,經濟價值高的野生食用菌類主要有:羊肚菌、珊瑚菌、雪山老人頭菌等,不僅高檔宴席上的美味佳肴,更是保健品市場上的“佼佼者”,其中羊肚菌、雪山老人頭菌、松茸等已遠銷歐洲、韓國等地。區域內無工業企業,空氣、水、土壤均未受到化學污染,而且土壤中的重金屬遠低於國家規定範圍,為天然綠色食品生產最佳區。
迭部羊肚菌的人文特徵
迭部地處祖國腹地,古稱“疊州”,藏語的意思是“大拇指”,被稱為山神“摁”開的地方。古為華夏邊陲深山一隔,歷屬少數民族聚居區,又是藏漢人民山水相連、習俗相近的毗鄰之地。在這塊歷史悠久的沃土上,從發掘的石器、陶器等諸多“馬家窯”、“寺窪”等古文化遺存證明,早在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期有人類繁衍、生息。並由遊牧生活轉向定居、開墾、種植的生活。迭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態植被,不僅養育了數萬迭部人,也孕育了天然山珍羊肚菌。自古以來,當地藏族先民以遊牧為生,喜採食林間野果、野菜和野蘑菇,而迭部又是中國主要的野生羊肚菌產地,約占全國的40%,在生態資源沒有遭到破壞以前,產量可能更高,可見,迭部先民早就有食用野生羊肚菌的習慣。
據當地老者陳述:解放前,迭部屬卓尼楊土司管轄範圍,轄屬的上迭六“旗”和下迭八“旗”每年給土司進貢的貢品里就有羊肚菌、白蕨菜等珍貴土特產。另據古藏文中記載,羊肚菌在吐蕃王朝時就是古代藏族蕃王及土司等王室貴族享用的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