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膺

辛膺

辛膺(1915-1995),江西撫州臨川大崗人,經濟學家。1915年10月辛膺生於臨川大崗喬山辛家,是宋代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之後裔。
辛膺出身於境況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是當時的地主階級,但他自幼好學,因此得到全家的資助去讀書,1931年他進入當時江西最好的中學南昌第二中學,1934年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考入北京大學,1938年,北京大學遷至昆明,組成西南聯大。辛膺於1939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此後又順利獲得碩士學位。在北京大學和西南聯大,他跟李政道、丁肇中等人成為了同學,一起成為西南聯大培養出來的優秀學子。
畢業後,辛膺分配到中國圖書合作社做編輯,一度任中國農民銀行總管理處經濟研究處研究員,後來被國民政府委任為中央銀行西南特派員。
1945年,辛膺到美國繼續深造,進入密西根州的密西根大學。密西根大學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歷史上共有七位畢業生和12位教授獲得過諾貝爾獎,包括丁肇中、吳大猷、朱光亞等一批優秀的中國學子畢業於該校。1948年辛膺拿到了經濟學博士學位,在臨川,他是建國前的少數幾位擁有博士學歷的傑出才子。辛膺非常關心中國的發展和命運,他的畢業論文就是《不已開發國家的工業發展理論》,畢業後,他毅然選擇了回歸祖國,好為祖國的經濟建設貢獻一部分力量。
辛膺接受了廣東中山大學的盛情邀請,擔任該校經濟系教授,受國內革命戰爭的影響,1949年9月辛膺轉道香港避難,解放後,他沒有回到大陸,這是他的名聲不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香港期間,辛膺發表了多部學術著作,如1953年的《凱因斯經濟學原理》、《中共統治下的物價問題》、《美國與美國人》,1954年的《中共的對外貿易》、《談讀書方法》,1956年的《經濟分析》等等,1959年辛膺移居美國,先後在德克薩斯州和北卡羅米納州大學以及他的母校密西根州的密西根大學擔任經濟系教授。期間,他非常關心中國大陸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於1960年、1975年、1976年三次致信國家總理周恩來,就我國的山脈、江湖、水庫的發展和引灌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至於1976年年滿退休後,台灣逢甲大學積極聘任他為該校經濟系主任,四年後一屆期滿,辛膺辭去了逢甲大學的工作,選擇在美國的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州定居。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內地積極改革開放,辛膺在舊金山辦起了公司,從事對外進出口貿易,因此和國內有不少的經貿往來,他先後於1981年和1983年歸國訪問,並回鄉探親。看到祖國還處在貧窮的狀態,為了報效桑梓,辛膺計畫在老家辦教育,目標是打造一所有影響的大學。但由於經歷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創傷,這個陰影還籠罩在他在國內親人的心理,由此遭到反對,辛膺的願望只好擱淺。1986年,辛膺再次致信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就我國建立鐳射太空站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次年,辛膺受邀再次訪問祖國,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1995年5月,八十高齡的辛膺回國探親,在上海的一個酒店入住,當老人在浴室里浴洗時,發生了不幸,由於地板太滑,老人摔了一跤,腦袋撞在地上,嚴重中風,當時又沒有人在場,服務員發現了他時已經太晚了,辛膺在送去醫院不久,便辭別了人世。
辛膺的後人多受到他的影響,能勤奮好學。像辛日順、辛月順、辛謙及辛利軍等人在事業上均小有所成。特別是辛膺的孫子辛謙,在美國留學歸國後,在江西一度創辦多個公司,成為海外歸國留學生的優秀代表。他創辦的金鼎軟體公司成功地在香港上市,這是江西省第一家高科技企業在香港創業板上市,也是江西省第一家軟體企業、第一家民營企業、第一家江西留學歸國人員創辦的企業成功上市。辛謙賺到錢後,支助鄉親搞經濟,修建水泥路,建設新農村,為老家的人致富出力,完成了他的祖父辛膺生前的心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