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流行病學

研究對象和內容主要研究傳染病和戰爭一多發病在軍隊中發生與流行的現象和規律,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

軍隊流行病學(militaryepidemiology)研究軍隊某些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發生與流行的原因和規律及預防、控制、消除措施的預防醫學。軍事醫學的組成部分,流行病學的分支學科。簡史人類在和疾病長期鬥爭中,對疾病的發生與傳播規律逐漸有了認識,並總結出一些防止其發生、蔓延的方法。中國醫學奠基之作《黃帝內經·素問·遺篇》就有“五疫之至,皆有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的記載。《後漢書》載,皇甫規攻隴右(今甘肅六盤山以西,黃河以東一帶)時,軍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遂將病人安置在庵廬中。隨著防疫工作經驗的長期積累,逐漸出現一批有關傳染病流行和防治方法的著作。1642年,吳有性深人觀察傳染病流行特點,著《溫疫論》。1786年,俄國伊萬·維延著《疫病學或疫病記述》。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初期,隨著細菌學和免疫學的發展,對傳染病病原、發病機制、流行規律有了科學的認識,使流行病學成為獨立學科,並迅速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初期就重視傳染病防治工作,建有衛生委員會或衛生運動委員會,頒發防疫條例,領導軍民開展防疫衛生運動。抗日戰爭時期,在藥材供應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仍千方百計為部隊接種牛痘和三聯疫苗。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渡江作戰以後,針對部隊受到瘧疾、痢疾及局部地區的鼠疫、血吸蟲病等的嚴重威脅,編寫了《南方多發病防治方案》、《傳染病預防管理規則》,對加強軍隊防疫技術指導起到重要作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認真總結歷次革命戰爭特別是韓戰反細菌戰和部隊衛生防疫工作經驗,借鑑外軍的做法,逐步建立流行病學教學和科學研究機構,培訓防疫專業人才,開展專門研究和技術服務,編寫出《軍隊流行病學》,使軍隊流行病學成為軍事醫學的一個分支學科。60年代以來,通過調查研究和科學實驗,先後頒發《中國人民解放軍急性傳染病管理辦法》、《瘧疾及腸道傳染病預防辦法》和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副霍亂、登革熱防治方案等,為平戰時組織部隊防疫保障提供了科學依據。研究對象和內容主要研究傳染病和戰爭一多發病在軍隊中發生與流行的現象和規律,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研究內容有:①傳染病,主要是腸道傳染病和其他平戰時嚴重威脅部隊成員健康的傳染病在部隊中發生與流行的生物學基礎和自然、社會等因素,部隊與地方相互傳播的特有原因和規律。②非傳染病,如公害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地方病、職業病等,在軍隊中的動態分布現象,找出這些疾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