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軍機處滿文準噶爾使者檔譯編(套裝全3冊)》內容簡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清代軍機處滿文檔案中,保存有相對集中的關於邊疆和民族方面的專檔,其中涉及準噶爾問題的就有《準噶爾檔》、《熬茶檔》、《夷使檔》、《北路軍務檔》、《西路檔》等。其中《軍機處滿文準噶爾使者檔譯編(套裝全3冊)》收輯的《夷使檔》,起止時間為雍正十二年(1734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匯抄有關奏摺、上諭、寄信、奏書等檔案而成。原檔為14冊,608件,2745頁。《夷使檔》是清政府在處理準噶爾使臣事務過程中形成的公文文書,具有檔案所特有的客觀性、真實性和系統性,是研究準噶爾歷史最原始、最直接的第一手資料。整理、翻譯《夷使檔》,有助於準噶爾史研究更加系統完善;更正以往研究中出現的偏差,恢復歷史的原貌;尚可補充有關史籍記載之不足,使歷史研究更加趨向深入細緻,這也是我們整理、翻譯《夷使檔》的初衷。一、《夷使檔》之內容《夷使檔》是專門記載清政府與準噶爾部交往歷史的原始檔案,反映準噶爾部17次遣使赴京朝覲、納貢、和談,到肅州等地貿易,赴西寧、拉薩等地熬茶等內容。雍正十二年至乾隆十九年,是清政府與噶爾丹策零大戰額爾德尼召之後,舉殲達瓦齊前與準噶爾和平交往時期。目前對這二十餘年歷史的研究,因資料有限,尚較模糊,論著對此段歷史涉獵不多。滿文《夷使檔》詳細記錄了這段歷史,所記錄的清政府與準噶爾貿易來往及和平交往等方面的內容,映現出清政府針對準噶爾部所採取的各項政策措施,及準噶爾部對清王朝在宗教、經濟等方面的依賴關係。
《夷使檔》與《清實錄》、《平定準噶爾方略》的相關內容相比較,可以發現修纂《清實錄》、《平定準噶爾方略》時,因修纂者的立場及篇幅的限制,對檔案多有刪改和曲解。另外,檔案中所反映的清政府與策旺阿喇布坦、噶爾丹策零、策旺多爾吉那木扎爾、喇嘛達爾扎及達瓦齊進行議和談判、邊界劃分、赴藏熬茶、派使貿易、迎送宴賞等方面的內容,都具有重要價值。具體反映在:
1.邊界劃分
雍正末年到乾隆初年,準噶爾部派遣使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與清朝劃定邊界。策旺阿喇布坦時,提出與清朝劃定邊界,以求永久和好,雍正帝允之。噶爾丹策零繼汗位之後,議定邊界一事中斷,待其兵敗額爾德尼召,復遣使求和,請求議定邊界。雙方對疆界劃分,分歧較大,歷時四年,其間清政府亦曾兩次派大臣與準噶爾部交涉,最終約定以阿爾泰山陽至哈布塔克、拜塔克、烏蘭烏蘇、羅布淖爾、噶斯口為界,準噶爾遊牧不越過阿爾泰,喀爾喀遊牧不得過扎布堪、齊克吉、庫克嶺。另將阿爾泰至扎布堪之間的區域,作為雙方的緩衝地帶,清朝仍保留托爾和、布延圖兩個卡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