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惠

趙吉惠長期從事中國思想文化史與史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 1991年出版的專著《儒學命運與中國文化》,葛榮晉、乾春松在《孔子研究》(1993年2期)著文評價為“近年來儒學研究的重要成果,是一本有較高水平、頗有新意的儒學研究著作”。 經過多年的研究,趙吉惠形成了自己對於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獨特的學術見解和穩定的理論體系。

趙吉惠(1934年—2005年 ,男,滿族,1934年生於黑龍江省寧安縣,195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1956年結業於教育部主辦的哲學研究班。先後在西北師範學院、陝西師範大學任教。曾任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陝西師範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國際中國哲學會學術顧問、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老子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趙吉惠長期從事中國思想文化史與史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先後為碩士研究生、本科生講授中國古代思想史、中國思想史文獻學、中國儒學史、先秦名學研究、道家與黃老之學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儒家專題研究、史學概論、歷史學方法論、歷史認識論、歷史哲學專題研究、史學理論文獻學等課程,受到學生的好評與歡迎。趙吉惠授課的主要特點在於:1.注意大容量的傳授海內外學術信息;2 .向學生講解自己的學術見解,評析學術界不同的學術觀點;3.善於引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4.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訓練。
趙吉惠多年來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走出一條科學研究、培養研究生、為本科生授課三位一體的發展道路,取得了“用教學帶動科研,再用科研去提高教學、開拓教學新領域”的良好效果與成功經驗。20世紀80年代以來正式出版12部著作(個人專著5部,主編4部,合著3部),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此外,參加編寫學術性著作10餘部,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1991年出版的專著《儒學命運與中國文化》,葛榮晉、乾春松在《孔子研究》(1993年2期)著文評價為“近年來儒學研究的重要成果,是一本有較高水平、頗有新意的儒學研究著作”。加拿大梁燕城1991年8月在香港《信報》以《趙吉惠論儒學命運》為題著文,評價此書“觀點非常有洞見”。金景芳、呂紹綱評價趙吉惠等主編的《中國儒學史》“是我國第一部具有完整體系的大部頭儒學史著作。是一部有水平有價值的好書”。宋衍申1986年12月在《光明日報》著文評價趙吉惠1986年出版的《歷史學概論》一書“令人開闊眼界,充滿了時代氣息,不乏勇於探索精神”。雍遷在《社會科學評論》1988年5期著文評價趙吉惠1987年出版的《歷史學方法論》“是解放後近40年來我國第一部史學方法論專著,它不僅具有拓荒再創之功,且將古今中外史學方法融為一體,創立了現代我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方法論新體系”。台灣出版的《哲學與文化》月刊1990年11月號發表了趙吉惠的《荀子非儒家辨》,編輯部在《編輯室後記》中認為該文“對荀子在傳統儒家的地位提出了令人震撼的觀點”。趙吉惠主編的《中國儒學辭典》1987年榮獲國家優秀圖書獎,主編的《中國儒學史》1991年榮獲古藉圖書一等獎,專著《儒學命運與中國文化》1992年榮獲教育圖書優秀獎。
經過多年的研究,趙吉惠形成了自己對於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獨特的學術見解和穩定的理論體系。他在《中國儒學史》一書里提出了系統的“中國儒學發展史”的理論框架,認為傳統儒學發展到清代後期,隨著經學解體已經衰頹,傳統儒學於現代化雖存在思想遺產可供吸取,但是“儒學復興”既不可能又不可取,對待傳統儒學的基本態度與方法仍是“批判地繼承”。傳統儒學與道學構成中國思想文化的多元主體結構,戰國中後期道家黃老之學成為社會主要文化思潮;荀子非儒家,而是戰國後期稷下黃老之學的代表人物,從而提出了他關於“黃老之學”系統的理論框架。
趙吉惠為我國史學理論學科的建設不懈努力,做出了突出成績。他撰著的《歷史學概論》、《歷史學方法論》被許多高等院校用作教材;他與其他同志合作撰寫的《史學導論》還被國家教委列入高等學校文科教材;他獨立撰著的《史學概論》也被國家教委列入“全國高等師範專科學校教材”。這些專著、教材都有自己的學術個性與邏輯體系,自成一家,在國內產生了一定影響。他1991年應邀赴德國慕尼黑參加“中西文化比較”國際學術討論會,並赴蘇聯進行考察。
趙吉惠在高等學校辛勤耕耘了40年,1992年享受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但他自以為見聞薄淺,創穫甚微。仍以“不捨晝夜”的飽滿精神繼續深入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21世紀、傳統儒學與亞洲社會、史學認識論與本體論等課題。
趙吉惠不幸於2005年4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7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