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述
《走夜路》是當代詩人李尚朝的一首現代詩,詩人在詩中站在黑暗的對立面,成為用“理智來觀察這個世界”的生命意志的象徵。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走夜路
創作時間:2002.4.22.
作者:李尚朝
作品體裁:詩歌
作品出處:《李尚朝詩歌品鑑》
作品原文
走夜路
我無法用理智來觀察這個世界
腳步輕了再輕
還是被幽靈收藏
荒郊野外,一盞孤燈
它是怎樣跨越時代
到達今天,使我虛弱?//
我一再回憶,這些年
有沒有做什麼壞事,可是
為什麼卻像小時候一樣
害怕一隻蟋蟀的輕鳴?
我反覆把自己放鬆,可是
夜晚還是那么黑
我說:不可能
作品賞析
題為《走夜路》,一如瑞恰慈評現代詩:“重要的不是詩所云,而是詩本身”,詩歌的內容及意旨所呈現的深層意蘊喚起了我們廣闊的聯想空間,使我們的情感豐富起來。
詩篇開首“我無法用理智來觀察這個世界”,這就為我們理解詩義提供了一個現實的視角,但詩人沒有解釋,而是通過走夜路來“展現”原因。“夜”的黑象徵著一種阻隔,人囚於夜色無法觀察四周,自然也無從觀察評價這個世界。“走”則是在黑夜中,漸漸培養起來的一種自信力,一種溝通力和理解力,它具有了全新的內涵,站在黑暗的對立面,成為用“理智來觀察這個世界”的生命意志的象徵。
詩人將自我的感情納入具體的時空中。迷惶在這個世界上,“我”失去了理智,迷徨占據了我的頭腦。詩人很痛苦地認識到這種進退維谷的狀況,詩人不斷追問,那“使我虛弱”的幽靈是如何跨越時空之矢的?我們注意到詩人“我”的回憶並沒有減輕走夜路的緊張感,反而強化或說雜糅了幼時的經歷。詩人在現實世界中迷失了,卻又帶著理性的執著契入時空之中,他是藉助夜之黑使自己放鬆,一起去思考阻隔與這個世界之外的原因。對這種原因,詩人的回答是“我反覆把自己放鬆,可是/夜晚還是那么黑”。詩人試圖穿過夜路,卻無法理解夜的氣氛,這種看似矛盾的心理嬗變是“我”陷入困境之後的精神寫照。
詩人寫走夜路,只不過是為了傳達在夜色沉沉中的感覺,然而很難避免夜的氣氛帶給人們的壓抑感覺。從幽靈到荒郊野外,從一盞孤燈到蟋蟀的輕鳴,在色彩、質感上均有一種驚心的感覺,在這種氛圍中談溝通的希望多少會有心理接受上的審美落差,新穎大膽,頗顯詩人的匠心獨具。
最後,“我說:‘不可能’”是詩人向自己及讀者拋出的一個難題。夜路不通,還需要走嗎?這些需要讀者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參透其中的奧義了。(孫軍鴻)
作者簡介
李尚朝,本名李尚晁,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重慶文學院簽約作家,出版有詩集《天堂中的女孩》、《風原色》、《大三峽那光》三部,散文集《那流光一幻》、《時光之羽》等,著名詩評家蔣登科主編有學術專著《李尚朝詩歌品鑑》對其詩歌作了系統鑑賞。詩歌《月上中天》入編大學中文專業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