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赤芍
中藥名,功能:行瘀、止痛、涼血、消腫。主治: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跌扑損傷。
形態特徵 生理特徵 民間傳說 化學成份 炮製方法 -
麻黃赤芍湯
麻黃赤芍湯,主要成分有麻黃、赤芍等,主治溫熱流注,肢節腫痛。
麻黃赤芍湯 正文 來源 異名 組成 -
赤芍片
赤芍片為毛茛科植物芍藥、草芍藥、川赤芍等的根。能行瘀,止痛,涼血,消腫,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
植物來源 功用主治 -
赤芍藥丸
赤芍藥丸,中醫藥方,用於打傷筋骨,或內剉,或傷損折,疼痛不可忍。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 -
毛赤芍
毛赤芍,葉片背面葉脈、葉緣、葉柄及萼片內面具短硬毛。 分布於四川、甘肅南部。生海拔2500-3000米的山坡草地和灌叢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產地分布 相關文獻 相關種 -
赤芍藥湯
赤芍藥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四十五。具有清熱瀉火之功效。主治脾癉髒熱,唇焦口氣,引飲不止。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附註 -
赤芍茶
赤芍茶是一款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中藥。
性味歸經 主要功用 臨床用於 貯存方法 -
火赤芍
1、解痙作用。 2、有降壓作用。 4、抗菌、解熱作用。
百科名片 -
川赤芍[中草藥]
川赤芍(學名: Lynch):該品呈圓柱形,稍彎嗌,長5-40厘米,直徑0.5-3厘米。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縱溝和皺紋,並有鬚根痕和橫長的皮乳樣突起,有...
醫藥用途 分布範圍 植物形態 生態環境 生物特性 -
麻黃赤芍湯[麻黃赤芍湯]
麻黃赤芍湯是麻黃、赤芍各、防風、荊芥等組成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