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長城

赤城長城

赤城長城指的是張家口市赤城縣境內的古代長城。 據赤城縣有關資料載,本縣境內長城總長約279公里,分別為北魏、北齊、明代所築。

歷史考證

一、北魏長城。據《北史-魏本紀》記載:“泰常八年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築長城於長川之南,東起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里,各置戍衛。”在本縣境內東起後城鄉滴水崖(赤城南約30公里),向西經東興堡、鵰鶚、三岔口、龍關入宣化。全長80公里。東西走向,系土築長城。(註:此段長城並非全部土築,經我實地考察,滴水崖上面(“赤壁”上)是土築的;滴水崖向西,經東興堡至鵰鶚為石築長城;康莊向西,經龍關至前所為土築長城;前所以西為石築長城。)(註:成大林先生講,據史料記載認為此段長城是唐代的長城)這段長城,很有可能是北魏以後的北齊、唐、明等朝代復用。

二、北齊長城。據張家口地區長城普查材料述:北齊長城西起大同,經赤城到居庸關、夏口。在本縣由東萬口,向北經青羊溝,至沽源縣駱駝嵯壩頭一線。此段長城全長15公里,南北走向,是石築長城。此系僅存的北齊長城珍品。(需進一步考證)(註:1984年夏,我由壩頭山神廟梁向南步行至孔家窩鋪,全長約20多公里,石築長城幾乎全部坍塌,長城的西側長滿了野丁香,香氣襲人。螞蟻堆有一米多高。這段山脊的植被很好,長城幾乎被原始次生林覆蓋。)

三、明代長城。由北京市延慶縣白河堡進入本縣,經後城 、姚家灣、龍門所、鎮安堡、清泉堡、冰山樑、獨石口、馬蓮口、東柵子、鎮寧堡、龍關與魏長城相接。這段長城原系北齊長城,明代復用。全長190公里。為石築長城。據“君子堡”修築長城碑文記載:“明萬曆四十年九月份修完”。(君子堡位於馬蓮口長城南3公里)由此可證,這段長城是明代修築的。據明《會要邊防》載:“永樂十年,敕邊將治壕垣,自長安嶺迤西,至洗馬林,皆築石垣,深壕塹,以固防禦。”但是,在長安嶺以西,湯池口以南地域尋訪調查和實地考察均未發現長城(邊牆、壕溝)的遺蹟。只是在鎖陽關以南,可以看出兩道形式的長城遺蹟。

另外,在赤城縣與宣化縣的結合部上有一段土石混合結構的長城,目前發現長約為20公里。北起大尖山(在赤城縣、宣化縣、崇禮縣的結合部上),向南經鎖陽關、黃草梁、申太莊,到湯池口北山止。(這段長城赤城縣無記載)2003年10月28日,我和赤城縣博物館館長李樹濤、館員邱廣利同志實地考察時,在鎖陽關、蛤蟆口梁均發現了勾紋磚,經中科院專家葉學名教授鑑定,其上線為唐代。由此,這段長城應是唐代長城。(有歷史記載;有歷史傳說樊梨花鎮守鎖陽關;有唐代的勾文磚可證。)但是,還需進一步調查考證。

以上的情況僅供列位參考指正。

主要景點

赤城長城 赤城長城

鎖陽關及其以南地區舊時是屬龍關縣(現屬赤城縣)。據龍關縣誌載:黃帝時龍關是古縉雲氏居住地(在龍關南田家窯鄉北有縉雲氏遺址)。周、秦、漢時屬上古郡。漢初為女祁縣屬上古郡,後屬懷戎;唐高祖時為造陽縣,屬武州;(有出土古碑記)。(武州即現在的宣化北葛峪)。又載:“赧王時,燕破東方卻地千里,築長城,置上古郡。是時龍關屬上古郡。”“《北史》:元魏長城,(元魏即北魏)自赤城至五原。”《唐書。張說》:“築長城於懷戎之北九十里。”《通典》:“唐武川郡,西北到新長城為界,三百八十里。東北九十八里,長城為界。”“明代防蒙,於長城間增設管邊接火。各墩台譴兵戍守其制益密。”另《會要邊防》載“永樂十年,敕邊將治壕垣,自長安嶺迤西,至洗馬林,皆築石垣,深壕塹,以固防禦。”鎖陽關在以上所述的關聯地帶,根據這些記載看,鎖陽關及其以南地區應該有長城。

到鎖陽關就能看到在南北走向的山樑上有一道痕跡,是土加石塊構築的,沿山脊走向延伸。壕的痕跡清晰。在鎖陽關古道的北側有一較大的與長城連在一起的方型墩台,殘高約5米(地圖1:5萬坐標4509,20372),周圍散落著許多明代的大磚。墩台向北,土加石的長城沿山脊而上,經過1465高地(石谷咀山),156708高地,1562高地(轎頂山),1685高地,1959.5高地(娘娘山)向北延伸。這裡的長城全部坍塌,殘高僅1米左右。娘娘山和轎頂山的頂部平緩,特別是轎頂山仿佛就是一塊巨型方石。據縣誌載:龍關縣城西南二十里龍門山上有關額曰“鎖陽”,曰“控御”,又有碑鐫“龍關天險”四字,二門之間南北兩面紂石為牆上有戍樓,其北山顛有將台,相傳唐女將樊梨花曾鎮守此關。現在,赤城至張家口的公路從鎖陽關隧道穿過,鎖陽關的地面設施已蕩然無存,鎖陽古道荒廢,將台依然矗立在山顛.鎖陽關墩台向南,土加石的長城較為寬大,遠遠望去好象一條土攏子,盤在山脊上。向1360高地,1386.3高地,1485高地,1605.4高地(黃草梁)方向延伸。在1360高地的北側除有一條寬大的長城外,還有一道寬大的壕垣,通向1360高地的頂端。

在鎖陽關考察後,順著礦區(鐵礦)的小路在黃草梁的東側山麓行進。經過黃草壤村(坐標:4508,20372),姜二窪村(坐標:4506,20374),大蛤蟆口村(坐標:4504,20373),申太莊村(坐標:4504,20371)。只因為年久失修,風雨沖刷,並長滿荊棘灌木,現在已是山間的人行小路了。從山口往北看,看到土加石的長城由黃草梁(1605.4高地),1621高地下來。但是在近處看不到長城的痕跡。向山腰有長城的位置爬去,從那裡順著痕跡往下找,在灌木叢中可以找到土加石構築的長城,並順著長城找到了一個殘高1.5米邊墩。邊墩的夯土層清晰可辯5-7CM,夯土窩直徑3-5CM。在邊墩周圍只尋找到兩個半塊勾紋磚和幾塊陶片。勾紋磚不是明代而早於明代的遺物,這對長城的斷代極有意義;這說明此段長城是同一年代,至少可以說明這兩個墩台是同一年代的。這個邊墩的高程約為海拔1340米。站在這個墩台上南望,遙遙相對的南邊1283高地上也有一個墩台。由於農田改造,南山上的層層梯田使得長城的遺蹟無法辨別。但是,南山上(當地老鄉稱鳳凰山,1:5萬地圖上註記為:高泰山,海拔1681.2米)有一個用石頭壘起的墩台。這不是明代的磚。下限到遼金,上限是唐代。

獨石路長城沿線的關隘和墩台

為了將長城各隘口、城堡的設防聯絡為一體,在長城之上和各城堡之間,修築許多敵樓和墩台。

敵樓:亦稱敵台,即空心碉堡。建在衝要之處,以資守險。每台高3丈,台上一般築三階層樓,宿兵儲器,柴米油鹽,預給一月,水瓮水櫃注水滿足,每台駐兵50人。敵台“可以遠哨望,運矢石,勢有建瓴之便,士無露宿之虞,以逸待勞,為不可勝,乃策之最得者。”(《張太兵文集》)

墩台:是為傳送軍情信息之用,亦稱煙墩。建築在牆體中的煙墩稱牆垛,建在城堡與城堡之間的煙墩,又稱腹里接火路墩。墩台多見方柱梯形,一般高5——7米。長城上的敵樓和牆垛多為磚石結構,腹里接火路墩則為土夯磚包為多。現今磚多已剝落,有的已僅存狀似窩頭的土墩。獨石口的北山墩、董家洞溝口南側坡嶺上的墩台,即屬腹里接火路墩。

明景泰年間獨石軍務參政葉盛,在其《水東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永樂十年七月十二日巳時,總兵武安侯欽奉敕書:“各處煙墩務要增築高厚,於煙墩上收貯五個月糧食柴薪,並置藥弩於上。”有警,則守台兵舉煙為號。寇至百人者“掛一席,鳴一炮;至三百人者,掛二席,鳴二炮;至五百人者,掛三席,鳴三炮;至千人者,掛五席,鳴五炮;至萬人者,掛七席,鳴連炮,以此傳遞軍情”。

牆台之配置,清劉效祖《四鎮三關志》則曰:“沖者,一垛2——3人;緩者,一垛1——2人”,“入牆垛沖處,每垛乾柴一束,重百斤;乾草5把;藺石大小備足;器械各隨所執;火器火藥於台取用……遇警,以所備柴薪預積牆外燃火通明,城上不露虛實。凡起止號令,俱聽千把百總約束。”

據儲大文《獨石長城形制》載,明末清初時,在400多里的獨石長城上,共有墩台240餘座。其中,自馬營北的四望墩,長城折而東行,經北三岔口入獨石城界,依次建有南兔兒墩——鎮西墩——昭慶墩——境安墩——寧塞墩——保全柵子墩——西兔兒墩——鎮安墩——得勝墩(北對滅虎墩)——關東南墩——東安墩——鎮塞墩——總鎮墩——北柵子敵台2——北柵子墩——舊庄墩——四望墩——寧朔墩——山泉墩——永安墩——磚墩——鎮沖墩3(北面即古大沙窪、鴛鴦泊,今沽源縣豐元店之東境)

——白塔兒墩——護沖墩——鎮沖墩——青山墩——平夷墩——總高山墩——團山平尖墩——馬梁墩(在獨石城東北方向)長城復折而南下建總高墩——鎮寧墩——隆昌墩——鎮石墩——護安墩——崇寧墩,由此而入雲州界。

自南兔兒墩至崇寧墩計長121里,建墩台41座。

由於時移代遷之故,各個時期,不同朝代對於長城的沿長、墩台之數目記載各異。明《北中三路志》曰:塞垣長522里,其中獨石城界內120里;墩台178座,其中獨石城界內74座。清《宣化府志》載:邊長376里,其中獨石城界內69里;所管邊口台訊57座,其中獨石城界內11座;墩台561座,其中獨石城界內62座。

關於墩訊(即烽火台)、據《宣化府志》載:明朝時,管邊路墩415座,其中獨石城界內70座;腹地接火路墩340座,其中獨石城界內50座。清朝,赤城縣境腹地邊訊49處,獨石境內列有頭堡子、雙廟兒、馬營溝3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