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原理與過失犯論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為日本著名刑事法學家甲斐克則。全書共分八章,分別從責任原理的理論根據與意義、行政刑法中的過失犯的處罰與明文的必要與否、過失犯的基礎理論、過失“責任”的涵義及其本質、 “有認識的過失”與“無認識的過失”、事故型過失與構造型過失、過失犯的共同正犯、放火罪與是否需要對發生公共危險有認識等方面對責任原理與過失犯論進行了深入的論述,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圖書目錄

總序一

總序二

中文版序言

初出一覽

第一章 責任原理的理論根據與意義

——以阿圖爾·考夫曼的《責任原理》為中心

一、序

二、阿圖爾·考夫曼的責任原理的理論依據

三、責任原理的具體顯現

四、結 語

第二章 行政刑法中的過失犯的處罰與明文的必要與否

——從法益保護與行為主義、罪刑法定主義、責任主義的衝突到調和

一、序——問題的設定

二、判例、學說的潮流及其分析

三、從法益保護與行為主義、罪刑法定主義、責任主義的衝突到調和

四、結 語

第三章 過失犯的基礎理論

一、序

二、過失犯的構造——日本刑法學中過失犯論的歷史性展開

三、過失犯中的實行行為、注意義務、因果關係

四、過失“責任”的意義與預見可能性

五、信賴原則

六、結 語

第四章 過失“責任”的涵義及其本質

——以責任原理為視點

一、序

二、過失“責任”的涵義及其本質

三、過失“責任”論的課題

四、結 語

第五章 “有認識的過失”與“無認識的過失”

——繼受阿圖爾·考夫曼的問題提起

一、序——問題所在

二、“有認識的過失”與“無認識的過失”的區別的意義

——若干歷史概觀與阿圖爾·考夫曼的問題提起

三、“有認識的過失”與“無認識的過失”的區別的理論構造

四、結 語

第六章 事故型過失與構造型過失

一、序——問題的設定

二、“構造型過失”與實行行為

三、“構造型過失”與預見可能性

四、結 語

第七章 過失犯的共同正犯

一、序

二、過失犯的共同正犯討論的分析及理論探討

三、過失犯的共同正犯的相關判例分析

四、結 語

第八章 放火罪與是否需要對發生公共危險有認識

——從實質性責任原理的觀點來看故意與過失的區別

一、序——問題的設定

二、從認識不要說出發的問題提起與通說之認識必要說的探討

三、從實質性責任原理出發對認識必要說的展開

四、結 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