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德國豹1主戰坦克](/img/9/f48/wZwpmL1QjNyYjN3Iz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M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豹1主戰坦克的研製始於20世紀50年代晚期,經過對多種坦克樣車進行比較測試後,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現克勞斯-瑪菲·韋格曼公司)於1963年被選為主承包商,而其中的一些特種車型由馬克公司(現萊茵金屬公司地面系統分部)負責生產。第一輛“豹”-I坦克於1965年交付德國陸軍,生產一直延續到1984年。義大利陸軍裝備的“豹”-1坦克由奧托一梅萊拉公司生產。德國前線部隊已不再使用“豹”-1主戰坦克 。
1956年,法國、義大利和聯邦德國對設計歐洲新型坦克提出以下技術要求:戰鬥全重30噸,單位功率22千瓦(30馬力)/噸,車寬3.15米,車高2.2米,公路最大速度65千米/小時,安裝風冷多種燃料發動機、105毫米火炮和2挺機槍。1957年6月,聯邦德國和法國同意發展一咱滿足上述要求的坦克,除對車寬有爭議外,於1957年7月提出聯合技術性能要求;1958年9月,義大利加入該項發展計畫 。
該坦克車體用裝甲鋼板焊接而成,前部是乘員艙,後部為動力艙。乘員艙右前部位是駕駛員位置,左前位置有炮彈儲存架、通風裝置和三防裝置,加溫裝置在乘員艙右側。駕駛員座椅上方的車體頂裝甲板上開有駕駛艙蓋,艙蓋前有3個潛望鏡,中間1個在準備間可換成紅外或微光潛鏡。 炮塔為鑄造結構,呈半球型,防盾外形狹長,位於車體中部之上。炮塔內有3名乘員,車長在火炮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向,裝填手在火炮左側。在炮塔頂,車長和裝填手各有1個艙蓋。此外,在炮塔左側還設有1個補彈視窗 。
![豹1主戰坦克](/img/a/8ec/wZwpmLzQTNxQDM1kD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A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聯邦德國為實現聯合發展計畫,組建了A和B兩個設計隊,法國由坦克武器技術局任總承包商。聯邦德國A設計隊由波爾舍公司、容格(Jung)、盧瑟(Luther)和約丹(Jordan)、馬克等公司組成。B設計隊包括瓦耐克工程局(Ingenieurbuero Warneke)、萊茵鋼鐵·哈諾瑪格(Rheinstahl Hanomag)公司和亨舍爾(Henschel)公司。炮塔和武器系統由萊茵金屬(Rheinmetall)公司和維格曼(Wegmann)公司設計。A設計隊於1960年6月完成第一輛樣車,同年8月完成第二輛樣車;B設計隊於1960年5月完成第一輛樣車,同年又完成第二輛樣車。
4輛樣車於1961年初在特里爾(Trier)和梅佩恩(Meppen)試驗場交付試驗,次年4月結束,然後決定集中發展A設計隊的樣車。此前政府還向A設計隊訂購了26輛樣車,向B設計隊訂購了6輛樣車。這樣,第二輪樣車的總數量達到32輛。A、B設計隊的樣車分別安裝維格曼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設計的炮塔。這些樣車的主要改進包括裝甲防護、懸掛裝置、10缸柴油機、新型傳動裝置、火控設備和L7式105毫米火炮,樣車試驗於1963年初結束 。
![豹1主戰坦克](/img/7/30d/wZwpmL2EDM5cTN3IDO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g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在第二輪樣車試驗結束之前訂購了50輛預生產型坦克,該坦克用光學測距儀代替了樣車上安裝的試射機槍。聯邦德國和法國從1962年開始對研製的坦克進行對比試驗,但是在試驗之前聯邦德國議會國防委員會決定提前生產本國設計的坦克,並將該坦克命名為豹式坦克。
1963年7月,克勞斯-瑪菲公司被指定為該坦克的主承包商,並接受政府的1500輛訂貨。克虜伯·馬克公司被指定為生產裝甲搶救車、裝甲工程車和裝甲架橋車的總承包商,同時生產少部分豹1坦克。1964年秋,聯邦德國政府為批量生產該坦克投資15億馬克。第一輛生產型豹1坦克於1965年9月交付聯邦德國陸軍,當時的生產速度為每2天1輛。1966年初生產速度達到每3.25小時1輛。每輛豹1坦克的價格為93~95萬馬克 。
技術特點
總體布局
![豹1主戰坦克](/img/5/e09/wZwpmLygTMwYzN1cDN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Q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豹1主戰坦克車體用裝甲鋼板焊接而成,前部是乘員艙,後部為動力艙。乘員艙右前部位是駕駛員位置,左前位置有炮彈儲存架、通風裝置和三防裝置,加溫裝置在乘員艙右側。駕駛員座椅上方的車體頂裝甲板上開有駕駛艙蓋,艙蓋前有3個潛望鏡,中間1個在準備間可換成紅外或微光潛望鏡。
炮塔為鑄造結構,呈半球型,防盾外形狹長,位於車體中部之上。炮塔內有3名乘員,車長在火炮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向,裝填手在火炮左側。在炮塔頂,車長和裝填手各有1個艙蓋。此外,在炮塔左側還設有1個補彈視窗 。
防護系統
1、裝甲防護
![豹1A5主戰坦克](/img/9/133/wZwpmL3ETMzADMzMj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I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該坦克車體裝甲板較薄,只能防爆破榴彈彈片,在近戰條件下,只能防口徑在20毫米以下的武器。炮塔為鑄選結構,具有較好的防彈外形,但裝甲較薄,防護性較弱。為提高炮塔防護能力,從1975年開始,豹1A1坦克炮塔增加了禁止裝甲,禁止裝甲分成若干塊,均附有橡膠襯裡,分別裝在防盾、炮塔體兩側和尾部框架外面。豹1A1坦克安裝禁止裝甲後,戰鬥全重增至42.4t。
豹1A2坦克的裝甲防護力有所增強,豹1A3和豹1A4坦克採用新設計的焊接炮塔。非均質炮塔裝甲使這些坦克的防護力有較大提高,炮塔結構也有所變化,取消了炮塔外部框籃,內部儲存空間增加了1.5立方米,炮塔防盾為焊接件,呈楔形。
2、三防通風裝置
三防通風裝置安裝在車體前部,可在乘員艙內產生超壓並為乘員提供無毒無塵的新鮮空氣。
3、滅火裝置
![B1A3主戰坦克線圖](/img/2/310/wZwpmL4cDOwgDM0gDN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4Q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車上裝有4個滅火器,其中2個布置在動力艙,配有自動滅火報警開關,當室內溫度升到一定限度時,滅火器可自動打開,將滅火劑噴向著火部位;另外2個滅火器布置在乘員艙,由乘員操作滅火。
4、煙幕彈發射裝置
在炮塔左右兩側上部各安裝一組由4具發射器組成的煙幕彈發射裝置。
各發射器的射向可由乘員在車內控制,成組地電控發射,並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再裝彈連續發射 。
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
![挪威的豹1主戰坦克](/img/0/8f0/wZwpmLzATOyIzN4YzN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c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L7A3式105毫米線膛坦克炮,由單內炮管、水平式稜柱形半自動炮閂和炮口抽氣裝置組成。身管長是口徑的51倍,其上裝有熱護套,野戰條件下更換炮管僅需20分鐘。炮彈發射後,炮閂自動打開,同時從炮膛抽出的空彈殼拋入炮閂下面的彈殼收集器。在炮彈上膛的同時,炮閂自動關閉,然後通過電擊發裝置發射。
該火炮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475米/秒,直射距離為1600米 。
2、彈藥
L7A3式火炮可發射加拿大、法國、聯邦德國、以色列、英國和美國製造的105毫米炮彈,包括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均為整裝彈。
該坦克裝有55發105毫米炮彈,其中13發炮彈布置在炮塔尾艙中,其餘42發炮彈布置在車體裡,加強員左側的炮彈儲存架是主要儲彈位置 。
3、火控系統
![豹1A5主戰坦克](/img/6/077/wZwpmLwYDM2YTOxAj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I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車長用的TRP-2A型變焦距潛望鏡為單目式周視瞄準鏡,位於車長艙蓋前的炮塔頂板上,放大倍率可在6×~20×之間調整。車長可以使用該鏡進行觀察、超越瞄準和向炮長指示目標,可採用手動方式改變該鏡仰角,該鏡也可自動地伺服於火炮運動。用紅外瞄準鏡代替變焦距潛望鏡,車長便可進行夜間觀察。
炮長有1具TEM-2A型光學測距儀,測距方式既可以是合像式,也可以是體視式。該測距儀同火炮機械連線,有8×和16×兩咱放大倍率,基線長1.72米,備有計算不同彈種高角的高角凸輪。
炮長還有1具TZF-1A型望遠式單目瞄準鏡,放大倍率為8×,並列安裝在火炮一側。目鏡固定,物鏡隨火炮俯仰,備有確定不同彈種的瞄準角分劃線。
![豹1A1主戰坦克訓練](/img/3/b1d/wZwpmLzAzN5IDMxMTO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k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火炮上方裝有XSW-30-U型白光/紅外探照燈,不使用時可以拆下,存放在炮塔後部。在紅外工況下工作時,TRP-2A型車長瞄準鏡最大瞄準距離為1200米,視距大小取決於氣候條件;白光工況時視距為1500米 。
4、輔助武器
火炮左側裝有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高射機槍可以安裝在車長艙蓋上,也可以安裝在裝填手艙蓋上,可以360°旋轉,高低射界為-15~+75° 。
動力系統
![豹1主戰坦克](/img/7/cd0/wZwpmLzgDN5cTOxUD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1g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豹1坦克位於車體後部的動力艙裝有包括發動機、傳動裝置和輔助系統組成的動力傳動組件。動力傳動組件備有快速脫開聯軸器,在野戰條件下能使整個動力傳動組件在20分鐘以內完成整體更換工作。
1、發動機
該坦克採用一台MB838CaM-500型4衝程12V90°柴油機,外形呈矩形體,結構採用一缸一蓋,並列連桿、推挺桿傳動、聯身箱體,因而便於拆裝和系列化生產;採用機械增壓和預燃室燃燒系統,總體布置緊湊。在2200r/分鐘時標定功率為610kW(830馬力)。詳見“坦克裝甲車輛發動機”部分。
2、傳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聯邦德國ZF公司(Zahnraederfabrik Friedrichshafen)(腓德烈斯哈芬齒輪製造公司)的4HP250型液力機械式、帶有雙流雙半徑差速轉向裝置的綜合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每檔有大小兩個規定轉向半徑,由於規定轉向半徑較多,轉向功率損失較少。
3、冷卻系統
![豹1A2坦克夜間涉水](/img/5/6a4/wZwpmLyADO2gTM0IjN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Y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冷卻系統主要由風扇、散熱器和水泵組成。在風扇作用下,冷空氣從進氣百葉窗吸入車內,流經散熱器,從排氣窗排至車外。風扇轉速調節器根據冷卻水溫對風扇轉速進行調節,只有當水溫超過規定溫度時風扇才工作。需要對發動機本身加溫時,短路恆溫器則會切斷髮動機與散熱器的通路。
在動力傳動組件兩側各裝1個排氣混合罐,用以混合發動機排氣和冷卻空氣,可使排往車外的排氣溫度大大降低,以減小紅外特徵,降低被紅外探測器發現和跟蹤的幾率。
4、行動裝置
該坦克行動裝置包括每側7個負重輪和7根扭桿彈簧、5個液壓減振器、4個托帶輪、1個帶履帶調節器的前置誘導輪、1個後置主動輪和1條履帶。
負重輪用輕金屬材料製成,輪緣和輪轂用螺檢固定連線在一起,輪緣外掛有膠圈。在第一、二、三、六和七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液壓減振器。車體兩側裝有錐形鈍頭限制彈簧,用以限制負重輪的最大行程。誘導輪和負重輪可以互換。托帶輪交錯配置,第一、三托帶輪支托履帶外側,第二、四托帶輪支托履帶內側。履頻寬550毫米,履帶板上掛有橡膠墊,履帶板之間用履帶銷、端部聯接器和中間誘導齒連線在一起 。
性能數據
豹1 主戰坦克參考數據:
型號 | 豹 1A1 | 豹 1A2 、豹 1A4 |
乘員 | 4人 | 4人 |
戰鬥全重 | 40000千克 | 42400千克 |
淨重 | 38700千克 | 40400千克 |
單位功率 | 15.3千瓦/噸 | 14.4千瓦/噸 |
單位壓力 | 84.4千帕 | 86.3千帕 |
車長 | ||
炮向前 | 9.540米 | 9.540米 |
炮向後 | 8.170米 | 8.170米 |
車體長 | 7.090米 | 7.090米 |
車寬 | ||
帶裙板 | 3.410米 | |
不帶裙板 | 3.250米 | 3.250米 |
車高 | ||
至炮長潛望鏡頂 | 2.620米 | 2.764米 |
至炮塔頂 | 2.380米 | 2.380米 |
火線高 | 1.880米 | 1.880米 |
車底距地高 | 0.44米 | 0.44米 |
履頻寬 | 550米 | 550米 |
履帶中心距 | 2.7米 | 2.7米 |
履帶著地長 | 4.236米 | 4.236米 |
公路最大速度 | 65千米/小時 | 65千米/小時 |
越野速度 | 40千米/小時 | 44千米/小時 |
燃料儲備 | 955L | 985L |
公路最大行程 | 600千米 | 600千米 |
越野最大行程 | 450千米 | 450千米 |
涉水深 | ||
無準備 | 1.20米 | 1.20米 |
有準備 | 2.25米 | 2.25米 |
潛渡深 | 4米 | 4米 |
爬坡度 | 60% | 60% |
側傾坡度 | 30% | 30% |
攀垂直牆高 | 1.15米 | 1.15米 |
越壕寬 | 3.0米 | 3.0米 |
最小轉向半徑 | 原位 | 原位 |
發動機 | ||
生產公司 | MTU | MTU |
型號 | MB838CaM-500 | MB838CaM-500 |
類型 | 4衝程渦輪增壓 | 4衝程渦輪增壓 |
中冷柴油機 | 中冷柴油機 | |
功率 / 轉速 | 610千瓦/2200轉/分鐘 | 610千瓦/2200轉/分鐘 |
傳動裝置 | ||
生產公司 | ZF | ZF |
型號 | 4HP250 | 4HP250 |
類型 | 液力機械 | 液力機械 |
前進檔 / 倒檔數 | 4/2 | 4/2 |
轉向裝置類型 | 機械雙差速式 | 機械雙差速式 |
懸掛裝置類型 | 扭桿 | 扭桿 |
主要武器口徑 / 型號 / 類型 | 105毫米/L7A3/線膛 | 105毫米/L7A3/線膛 |
並列武器口徑 / 型號 / 類型 / 數量 | 7.62毫米/MG3/機槍/1挺 | 7.62毫米/MG3/機槍/1挺 |
防空武器口徑 / 型號 / 類型 / 數量 | 7.62毫米/MG3/機槍/1挺 | 7.62毫米/MG3/機槍/1挺 |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 | 2×4具 | 2×4具 |
熱煙幕 | 無 | 無 |
彈藥基數 | ||
105 毫米炮彈 | 60發 | 60發 |
7.62 毫米機槍彈 | 5500發 | 5500發 |
穿甲彈初速 | 1475米/秒 | 1475米/秒 |
射速 | 7~9發/分鐘 | 7~9發/分鐘 |
炮塔驅動方式 | 電液/手動 | 電液/手動 |
炮塔旋轉範圍 | 360° | 360° |
車長超越控制 | 有 | 有 |
火炮俯仰範圍 | -9°~+20° | -9°~+20° |
火炮俯仰速度 | 29°/7秒 | 29°/7秒 |
炮塔最大迴轉速度 | 360°/15秒 | 360°/15秒 |
火炮穩定器 | ||
水平向 | 有 | 有 |
高低向 | 有 | 有 |
測距儀型號 | TEM-2A | EMES-12A1(豹1A4) |
車長瞄準鏡型號 | TRP-2A | EPRI-R12(豹1A4) |
炮長瞄準鏡型號 | TEM-2A | EMES-12A1(豹1A4) |
夜間瞄準鏡類型 | 紅外 | 微光電視(豹1A2) |
裝甲結構 | 類型/厚度/水平傾角/材料 | 類型/厚度/水平傾角/材料 |
車體 | ||
前上 | 均質/70毫米/30°/鋼板 | 均質/70毫米/30°/鋼板 |
前上頂部 | 均質/25毫米/7°/鋼板 | 均質/25毫米/7°/鋼板 |
前下 | 均質/70毫米/35°/鋼板 | 均質/70毫米/35°/鋼板 |
側上 | 均質/35毫米/30°/鋼板 | 均質/35毫米/30°/鋼板 |
側下 | 均質/25毫米/90°/鋼板 | 均質/25毫米/90°/鋼板 |
尾部 | 均質/25毫米/78°/鋼板 | 均質/25毫米/78°/鋼板 |
頂部 | 均質/10毫米/0°/鋼板 | 均質/10毫米/0°/鋼板 |
底部 | 均質/15毫米/0°/鋼板 | 均質/15毫米/0°/鋼板 |
炮塔 | ||
防盾 | 60毫米 | 60毫米 |
正面 | 52毫米 | 52毫米 |
側面 | 60毫米 | 60毫米 |
後部 | 60毫米 | 60毫米 |
三防裝置 | 有 | 有 |
滅火抑爆系統 | 無 | 無 |
光電報警或對抗設備 | 無 | 無 |
電氣系統電壓 | 24伏 | 24伏 |
蓄電池數量 / 電壓 / 容量 | 8個/12伏/100安時 | 8個/12伏/100安時 |
衍生型號
豹1原型
1965~1971年間,聯邦德國分4批共生產該坦克1845輛,這些坦克為豹1原型坦克。
豹1A1
![豹1A1主戰坦克](/img/4/6fd/wZwpmL2IDM0EjM0MT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k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及豹1A1A1坦克,是從1971年起,聯邦德國將1845輛豹1原型坦克返回製造廠進行改裝,改進項目有安裝火炮熱護套和穩定器、換裝新型履帶、增裝裙板等。改進後的豹1原型坦克稱為豹1A1坦克。
爾後對該坦克又改造,例如在炮塔和火炮防盾上加裝了布洛姆·福斯(BlohmVoss)公司研製的附加裝甲、車體前上裝甲板上焊有附加鋼裝甲、改進了空氣濾清器的性能等。經過改進的豹1A1坦克稱為豹1A1A1坦克。炮塔附加裝甲用螺栓連線方式安裝,可拆卸,正反面加有橡膠襯墊。附加裝甲使坦克增重760千克 。
豹1A2
![豹1A2主戰坦克線圖](/img/5/d24/wZwpmL1EjM1gTN2MT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E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在第五批生產的342輛坦克中,有232輛坦克是按豹1A1坦克標準製造的,安裝了較高強度的鑄鋼炮塔,但在炮塔和防盾上未裝間隙裝甲;改進了空氣濾清器;加裝了三防裝置以及車長和駕駛員作用的微光夜視裝置。這批坦克被稱為豹1A2坦克 。
豹1A3
![豹1A3主戰坦克](/img/8/5a5/wZwpmLzMTN1QjNwID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g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第五批生產的後110輛坦克除按豹1A2標準製造外,炮塔採用了間隙裝甲焊接結構並帶有楔形防盾,原炮塔後面的框籃移至炮塔塔內部,可存放從火炮上方取下來的探照燈。裝填手潛望鏡可以旋轉和俯仰。這批坦克被稱為豹1A3坦克 。
豹1A4
![豹1A4主戰坦克](/img/8/138/wZwpmL4gTO3ATM3gTN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4U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第6批生產的250輛豹1坦克稱為豹1A4坦克,與豹1A3坦克相似,但裝有綜合式火控系統和變速用的自動選速裝置。該火控系統包括EPRI-R12車長用周視穩定望遠鏡、EMES12A1炮長用雙目體視測距瞄準鏡、火炮雙向穩定器和FLER-HG混合式彈道計算機 。
豹1A5
![豹1A5主戰坦克](/img/f/6b2/wZwpmL3UDO5MjM5cT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E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又稱為豹1坦克現代化改進型,聯邦德國為使豹1坦克現代化,在1982~1983年間,在6輛豹1坦克上分別裝有通用電氣-德律風根(AEG-Telefurken)公司的拉姆斯塔(Lemstar)M/EMES17型火控系統、克虜伯-阿特拉斯電子(Krupp-Atlas Electronic)公司的FLP-10/EMES18型火控系統和蔡斯(Zeiss)公司的AFLS/EMES12A4型火控系統,這些坦克都裝有低能見度或夜間條件使用的熱成像系統。經過試驗,聯邦德國陸軍最終接受克虜伯-陳特拉斯電子公司的方案。維格曼公司已為聯邦德國改裝了1300輛豹1A1坦克,改裝任務由卡賽爾(Kassel)集團維格曼公司執行,契約額為8.29億馬克。分契約商包括研製EME3綜合火控系統的克虜伯-阿特拉斯公司和研製熱成像系統的卡爾·蔡斯(CarlZeiss)公司。炮塔驅動控制由機械液壓式改為電液式。將經過這些改進後的坦克稱為豹1A5坦克。
該坦克現代化改造計畫還包括安裝附加裝甲和增裝乘員艙自動滅火抑爆系統以提高防護性,並準備用120毫米火炮代替105毫米火炮 。
120火炮
萊茵金屬公司為了試驗目的,在2輛豹1式坦克上安裝了與M1A1坦克相同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第一輛樣車以豹1A1A1坦克為基礎,第二輛樣車以裝有焊接炮塔的豹1A3坦克為基礎。安裝120毫米滑膛炮的豹1坦克的彈藥基數為42發,其中炮塔中13發,車體中27發,另外還有2發為待發射彈 。
各國型號
澳大利亞
![豹1主戰坦克](/img/8/8c3/wZwpmLzQzN4UjNxgzMy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4M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澳大利亞在1972~1973年間對比了美國M60和聯邦德國豹1A2坦克之後,訂購了裝有比利時薩布卡火控系統和熱帶裝具的豹1A3坦克,這些坦克於1976~1978年間交貨,替代遜邱倫(Centurion)坦克裝備澳大昨亞陸軍第一皇家裝甲團。在澳大利亞陸軍服役的這些坦克及其變型車,稱為豹AS1型主戰坦克、豹AS1中型裝甲搶救車、豹AS1架橋車、豹橋車、豹AS1中型推土坦克和豹AS1中型掃雷坦克 。
比利時
![B1A4主戰坦克線圖](/img/e/643/wZwpmLwcDN1IzN5gD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4A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比利時在評價多種坦克之後於1967年訂購了豹1坦克,是北約國家中除聯邦德國外第一個使用豹1坦克的國家。比利時豹1坦克裝有比昨時FN7.62毫米機槍,從1975年起,這些坦克裝有類似荷蘭豹1坦克的炮彈儲存箱,炮管上裝有熱護套,火炮配有卡迪拉克·蓋奇(CadillacGage)公司的穩定系統,三分之一的坦克裝有比利時的薩布卡火控系統。
薩布卡火控系統由1個與雷射測距儀合一的光學瞄準鏡、7個感測器和1部模擬計算機組成。計算機能根據目標距離及其他影響彈道參數的信息確定瞄準鏡及火炮軸線間的角度,輸出信息通過2自由度萬向支架反射鏡系統轉換成炮長瞄準鏡中十字線的位移,同時經穩定器傳給火炮。當火炮自動以正確的目標高低角和方位角瞄準時,十字線便回到目標上。感測器可測量大氣溫度、氣壓、裝藥溫度、炮膛磨損、橫風、火炮耳軸傾斜角和炮塔迴轉角速度。
1980年初,比利時政府為本國陸軍的豹1坦克訂購了第二、三批薩布卡火控系統,其後用裝布洛姆·福斯公司附加裝甲的豹1坦克樣車進行了試驗。預計比利時陸軍會用這種裝甲改裝它的豹1坦克,改裝工作由比昨時的羅科特兵工廠(RocurtArsenal)執行 。
加拿大
![空運豹1C2主戰坦克](/img/0/21a/wZwpmL3MjM3YzM2ID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g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該坦克是裝有薩布卡火控系統的改進型豹1A3坦克,加拿大稱之為C1型坦克。第一輛豹1坦克於1978年6月移交加拿大,現加拿大共有114輛豹1主戰坦克、6輛豹式架橋坦克和8輛豹式裝甲搶救車。
雷射工程研究公司(Laser Engineering Developement Limited,現改稱為“車輛技術”VehicleTechnology)於1984年為加拿大武裝部隊研製豹1改進型坦克的液氣懸掛系統。該系統是由雷射研究公司與英國軍用車輛工程研究院(British Military Vehicles and Engineering Estiblishment,現改稱為Royal Arma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和利茲皇家兵工廠(Royal Ordnance Leeds)共同研製,已在英國挑戰者坦克(Challenger)上使用。當然,加拿大也在研究使豹1A3坦克現代化的火控系統,包括採用雷射測距儀和熱成像系統 。
丹麥
丹麥在1974年6月訂購了120輛豹1A3坦克,1976年3月~1978年11月交貨,與聯邦德國豹1A3坦克完全相同 。
希臘
希臘政府於1981年4月訂購了106輛豹1A3坦克和4輛豹式裝甲搶救車。希臘豹1坦克裝有EMES12A3型火控系統和PZB200型油光電視系統 。
義大利
義大利雖是參加研製歐洲型主戰坦克的3個國家之一,但未能參加底,於1970年決定訂購聯邦德國研製的豹1坦克。第一批200輛豹1坦克直接從克勞斯-瑪菲公司訂購。義大利奧托·梅拉拉(OTOMelara公司先後為義大利生產了720輛豹1坦克和160輛豹1變型車。為了試驗,義大利訂購了4套布洛姆·福斯公司的附加裝甲 。
荷蘭
荷蘭在評價了豹1、奇伏坦(Chieftain)和MBT-70坦克之後,在1968~1970年間訂購了468輛豹1式坦克,1969~1971年交貨,其中許多部件由荷蘭公司製造。
![挪威軍隊中的豹1主戰坦克](/img/e/a73/wZwpmL3MDMxQjM4ID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g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該坦克裝有與聯邦德國豹1式坦克不同的電台及荷蘭型煙幕彈發射器和3個儲物箱。後來,這些坦克還裝有美國霍尼韋爾(Honeywell)公司火炮穩定系統;適用於英國L52型脫殼穿甲彈的改進型光學瞄準鏡;駕駛員用被動潛望鏡以及FN7.62毫米並列機槍。炮塔附加裝甲由布洛姆·福斯公司提供,性能與豹1A1A1坦克相同。這些稱作豹1-V型坦克還裝有新型履帶和EMES12A3型炮長火控系統,用英國L64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代替使用的L52型脫殼穿甲彈 。
挪威
挪威在試驗了S坦克和豹1坦克之後,選擇了豹1坦克,1968年11月訂貨,1970~1971年交貨,該坦克使用的是L52型脫殼穿甲彈 。
土耳其
根據1980年11月在波恩簽訂的協定,德國克虜伯·馬克公司和克勞斯-瑪菲公司向土耳其提供了77輛豹1坦克和4輛裝甲搶救車,這些坦克裝有EMES12A3型火控系統和PZB200型微光電視系統 。
改型型號
![豹1改型車輛](/img/6/168/wZwpmLwMTN0YTN4ED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A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搶救車
代號:BPz2型,該搶救車由波爾舍公司設計,第一輛車由克虜伯·馬克公司於1966年製成 。
工程車
![豹1改裝訓練坦克](/img/0/9e9/wZwpmL2ITOwUTM2kTN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U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該工程車是以豹1裝甲搶救車為基礎發展,於1968年投產,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裝甲工程車裝有熱交換器、帶有爆破用的炸藥、車體後部上方在原裝甲搶救車的備用動力傳動組件位置裝有1部螺旋地鑽,還可以安裝帶鬆土齒的推土鏟 。
架橋車
該車原有A和B兩個方案,經比較後選用B型方案,第一輛稱為海狸(Biber)的架橋車由克虜伯·馬克公司於1975年製成 。
訓練坦克
該車基本上是一輛豹1坦克,但將炮塔換成裝有假火炮的觀察艙。觀察艙中有3個座位,其中1個是教練員座位,其餘是學員座位,車體前部駕駛員位置坐第三名賞學員。必要時,教練員可以隨時使用超越駕駛裝置控制車輛。澳大利亞型駕駛員訓練坦克基本上同上,但比利時和荷蘭型駕駛員訓練坦克則未安裝假火炮 。
工程車2
![豹1改裝雙35毫米自行高射炮](/img/6/473/wZwpmL1AjMzYDNxAzN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c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代號:Pioneerpanzer 2,是克虜伯·馬克公司根據與聯邦德國國防部簽訂的契約發展了一咱新型裝甲工程車,它以豹1坦克為基礎,車前裝有推土鏟,車體一側裝有1個能延伸的液壓吊臂,並帶有1個鏟斗。1987年,克虜伯·馬克公司簽定了將現有140輛豹1裝甲搶救車改成2型裝甲工程車的契約 。
雙35高炮
代號:獵豹式(Gepard),該自行高炮是用豹1坦克底盤製成,但車體稍長,其上裝有雙人炮塔、雙管35毫米高炮和全天候火控系統。
![豹1改裝155毫米自行火炮](/img/b/382/wZwpmLzIDN3gzN1kj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I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雙35毫米高炮由厄利空(Oerlikon)公司製造,單管射速為550發/分鐘,每門炮配有310發防空炮彈和20發穿甲彈。塔後部裝有全相干脈衝式都卜勒搜尋雷達,工作波段為E/F波段,作用距離為15千米,旋轉速度為60轉/分鐘,能連續監視空域。模擬計算機可根據氣象條件、炮彈初速和車輛傾斜角度來計算高炮提前角,氣壓、氣溫、風速和風向信息每天由乘員向計算機輸入1次 。
155火炮
豹1式155毫米自行火炮,是克虜伯·馬克公司和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GIAT)聯合研製,基本上是豹1坦克底盤與法國155毫米自行火炮炮塔武器系統的結合,未被任何國家所採用 。
服役裝備
![豹1A5主戰坦克](/img/b/d9b/wZwpmL4AjM2EDO2MD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g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各國裝備豹1主戰坦克情況:
聯邦德國(1845輛豹1A1、232輛豹1A2、110輛豹1A3、250輛豹1A4)
澳大利亞(90輛豹1)
比利時(334輛豹1)
加拿大(114輛豹1)
希臘(104輛豹1A3)
義大利(448輛豹1)
荷蘭(468輛豹1)
挪威(78輛豹1)
土耳其(77輛豹1)
豹1主戰坦克,曾被用於1992至1995年的波赫戰爭和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在作戰行動中,豹1主戰坦克表現了不俗的性能和效率。澳大利亞參戰部隊的豹1坦克,卻很少動用主炮射擊,無法顯示其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