讙頭解釋
讙頭,古代傳說中的異獸。讙、驩即鸛,頭、兜即鳥。讙頭、驩兜即鸛鳥。
【石斧圖】
在一九七八年,在河南臨汝閏村發現一個彩陶缸,繪有一幅鸛魚石斧圖。畫面高三十七厘米,寬四十四厘米,占去本體面積的二分一。在原始時代堪稱是件繪畫巨構了。畫面由棕白二色極簡括有力地畫出一柄用繩索綑紮在豎立的木桿上的石斧。一隻白鸛面向石斧,叼魚而立。鸛因叼著碩大的鰱魚,為了用力提起和保持身體的平衡,頭頸向後縮,瞪大的雙眼露出驚喜的神色。據研究,這個彩繪陶缸,是用來裝殮芋個部落酋長的。缸上的彩繪記錄了白鸛氏族戰勝鰱魚氏族的歷史事件,其中的白鸛可能即是讙頭或驩兜。
讙頭國傳說
在《山海經·海外南經》中有這樣對讙頭的說法:“讙頭國在其南,其為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一曰在畢方東。或曰讙朱國。”而郭璞先生則說:“讙兜,堯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海而祀之。畫亦似仙人也。”
又在《山海經‧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穋楊是食。有驩頭之國。”
大禹一眾從羽民國朝東南方走,就到了東邊的讙頭國。讙頭國又叫讙朱國,實際上應該叫丹朱國的。是因為堯的兒子丹朱反對父親,後遭放逐,丹朱幾次反叛未果,最後跳海自殺而死,他的子孫就在南海繁衍成了這么一個國家。讙頭國人也長有鳥形的尖嘴,背上生有一對只能用來作拐杖的翅膀。成群結隊的讙頭國人,經常扶著翅膀游巡於海邊,伺機用他們的鳥嘴捕捉魚是來吃。
灌頭國由很多神靈自虛空中來到神體的內安宅。後人稱之為灌頂——灌頭,自此以後,他們很少吃東西,因此,以鳥喙的嘴,以捕魚的樣子捕捉海中的海龍、海馬等高級海生動物。因神聖的灌頭國人有自虛空中直接獲得生命能量的道法,體能超常,需要陰水來平衡體陽。因此,在灌頭國畢方鳥神的旁邊有一條清澈的河流。這裡的灌頭國人所食用的,是海馬,和海馬的的同類海龍。海馬的尾巴卷附在海藻上,過著固定性生活。游泳時直立著身體,擺動背鰭和胸鰭,游泳前進。每到春天,異於尋常的是,灌頭國的海馬是雌海馬在雄海馬的育兒囊中產卵,經過50~60天,幼海馬會從胸海馬的育兒囊里生出來。雌海馬產卵,雄海馬育兒,這才使陰陽倒置的典範,洪荒宇宙,僅此一例!而海龍確實海棲魚類,它們的體形狹長而側扁。全長37~50厘米。體高遠大於體寬。軀幹部五棱形,尾部前方六棱形,後方逐漸變細,為四棱形,尾端捲曲。背鰭41~42厘米;臀鰭4;胸鰭23。骨環和腹部中央的棱特別突出,體上棱脊粗強,骨環每個棱面中央及每個間盾上均形成一個顆粒狀突起棘。頭長,與體軸在同上水平線上,或與體軸形成大鈍角。眼眶四周、吻管背腹面及頂部的後端均被有大小不等的粗糙顆料狀棘;頸部背方呈棱脊狀,具頸棘2個。吻特別延長,約為眶後頭長的2倍。眼大而圓,眼眶突出,眼間隔小於眼徑,凹陷。鼻孔每側兩個,很小,位於眼前緣前方。口小,前位。口閉時,口裂幾乎呈垂直狀。兩頜短小,微可伸縮。無牙。鰓蓋突出,不具隆起嵴,具明顯的放射狀線紋。鰓孔小,呈裂孔狀,位近頭側背緣。肛門位於體1/2後方腹面。鱗為骨片狀,全體均復骨片,成環狀。軀幹部與尾部上側棱不相連續。背鰭較長,基部不隆起,完全位於尾部;始於尾環第1節,止於第10或11節。臀鰭極小,位於肛門後方。胸鰭短寬,側位較低。無尾鰭。體淡黃色,於軀幹部上側棱骨環相接處有一列黑褐色斑點,各鰭淡色喜棲息於沿海藻類繁茂之外,其習性及繁殖情況與海馬相似。根據‘本草綱目拾遺‘的記載:‘此物有雌雄,雌者黃,雄者青‘。雄魚在尾部前方腹面有育兒囊,擔負著孕育幼魚的職責。本品無食用價值,僅供藥用海龍體長而平扁,全長20~22厘米。軀幹部粗強,近四棱形;尾部細尖捲曲,前方六棱形,後方漸弱,為四棱形。體寬大於體高。背鰭40~41;臀鰭5~6;胸鰭20~22。骨環16~17+51~53。頭長,與體軸在同上水平線上。胸鰭基部前方,各具一較大而突出的結,頭上除眼嵴上緣各具一向後的小棘外,余無棘刺。吻長而側扁,吻長約為眶後頭長的2倍。眼眶稍突出,前方與吻管背緣成平直斜線。體無鱗,完全包於骨環中。軀幹部與尾部上側棱及下側棱完全相連續。體上棱嵴粗雜。背鰭較長,起於體環最末節,止於尾環第9~10節。臀鰭很小,緊位於肛門後方。胸鰭短寬,側位較低。無尾鰭。體鮮綠黃色,腹側鮮黃色。體側及腹面均有大小不等鮮黃斑點,吻側及下方具有不規則深綠色網紋。背鰭、臀鰭及胸鰭均為綠黃色。
海龍分布於我國南海,日本、菲律賓、印度洋、非洲東岸及澳洲各海中。還有尖海龍也是灌頭國人常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