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蛇鯊的研製歷經數十載,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在彈道飛彈研製成功後,蛇鯊即告退役,其在美國空軍中服役的時間相當的短暫,很少有人知道該型飛彈的存在。
起源
1945年8月,美國陸軍航空隊(空軍的前身)雄心勃勃地開展了研發一系列地對地巡航飛彈的計畫,其中有個計畫是研製一種巡航速度在1000公里/小時,航程超過8000公里,彈頭重量800公斤左右的大型地對地巡航飛彈。1946年1月,諾思羅普公司推出了一種射程5000公里左右,由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推進的亞音速巡航飛彈。不久,諾思羅普就收到了發展這種軍方代號為MX-775飛彈的契約,契約規定公司必須在一年內開發出這種飛彈的兩種型號,諾思羅普公司負責人傑克.諾思羅普用19世紀英國作家劉易斯.卡洛爾的小說《獵蛇鯊記》中的怪物來命名這兩種飛彈,其中亞音速飛彈編號為MX-755A被命名為蛇鯊。
1946年聖誕節的軍費大裁減刷掉了亞音速的蛇鯊卻保留了超音速型號,諾思羅普公司負責人傑克.諾思羅普憑個人關係和空軍司令卡爾.斯貝特茨以及空軍的其他重要官員進行了接觸,諾思羅普向他們許諾在兩年半內可以使飛彈的年產量達到5000枚,而且每枚單價將會控制在8萬美元以下。對一種可以做洲際飛行的飛彈來說,這是個很誘人的條件,在傑克.諾思羅普的極力勸說下,美國空軍終於同意繼續發展N-25,不過要求諾思羅普公司修改原來的設計細節。1947年後期,蛇鯊的編號改為SSM-A-3,飛彈正式進入工程發展階段。
蛇鯊原型彈空軍編號XSSM-A-3,公司內部的代號N-25。XSSM-A-3是空前的巨大,飛彈全長達到了15.82米,彈體兩側有類似噴氣式飛機的大型後掠翼,翼展12.95米,飛彈採用細長圓柱形彈體,截錐體尾部,飛彈彈翼為45度後掠角的上單翼,尾部有垂直尾翼,彈體內有三個主燃料箱和一個輔助燃料箱,從外形上來看完全是一架無人的戰鬥機。發射重量達到了12700公斤,裝備一台艾利遜公司的J33-A-31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20.4千牛,用火箭助推器從滑軌上助推起飛,彈頭內裝有無線電指令制導系統,巡航速度0.85馬赫,射程在2500公里以上。為了能夠有效制導蛇鯊,諾思羅普特地改裝了一架DB-45噴氣式轟炸機用來中繼制導。
空軍裝備司令部要求蛇鯊在1949年3月就能首發,並在年內能進行10次以上的發射試驗,但技術上的一系列問題使飛彈無法按時上天。雖然當時的裝備司令部司令瓊斯上將稱蛇鯊是美國在發展的地對地飛彈中最好的項目之一,但美國陸軍和海軍的官員卻對蛇鯊的發展很不滿,認為空軍花這么多錢研製這種不切實際的飛彈武器純粹是浪費,而空軍由於經費緊張,就只提供研製飛彈最重要的制導部分的經費。
1950年開始在赫爾曼空軍基地進行發射試驗,不過12月份的首次發射以失敗告終,在經過精心的準備後,1951年4月,蛇鯊終於發射成功,飛彈在空中飛行了38分鐘。在這期間,諾思羅普總共製造了16枚N-25,由於飛彈上裝有回收裝置,為此發射小組共用這16枚飛彈進行了21次發射試驗,在最後一次發射試驗中,蛇鯊的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0.9馬赫,飛彈在空中飛行了2小時45分鐘,在實驗結束後,有5枚被得以保留。
為了給作洲際飛行的蛇鯊提供制導,諾思羅普特地開發了一套天文導航系統,這套系統主要由航位測定儀、恆星跟蹤器、飛彈重垂線測定儀、計算機等組成,在工作時首先用航向定位儀確定飛彈大致的地理位置坐標,然後用恆星感測器搜尋指定的恆星,並進行跟蹤,用彈上的重垂線測定儀測定到達的重垂線和飛彈運動方向的變化,然後將取得的各種數據解算出飛彈的實時精度和航向,並將其與預定值進行比較,然後給出控制指令。但不幸的是,這種歷時10年開發的導航系統雖然能夠確保飛彈作洲際飛行,重量卻達到了1噸,導航系統也成為了飛彈上最昂貴的部分,為了節省成本,XSSM-A-3沒有裝備這套設備,而只是裝備了基於陀螺儀的慣性導航系統,這種系統只能確保該彈的圓機率誤差在2.5公里左右。
最先推出的XSSM-A-3,公司內部代號N-25。
試射事故
"蛇鯊"的研製試射最初是在新墨西哥州進行,後來移至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飛彈試驗基地。1954年到1955年間,諾斯羅普公司共發射了11枚理論上可以回收的A型和B型"蛇鯊"。所謂的回收 ,根據資料是指在彈頭部分安裝大型的氣囊,保護飛彈的戰鬥部不損壞,最後由軍方回收,然而實際回收率是零。到了1956年12月,"蛇鯊"總共進行了62次測試飛行,此前的61次飛行均無建樹,讓美國人"大跌眼鏡"。
1956年12月5日,諾斯羅普公司編號為N-3309、美國空軍航空編號53-8172的"蛇鯊"飛彈,由卡納維拉爾角的1號發射台呼嘯騰空,向波多黎各方向飛去。據始終關注著遙感系統的技師們回憶,"蛇鯊"衝出地平線前,他們一直能接收到信號,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負責跟蹤的雷達也能搜尋到"蛇鯊"的飛行軌跡。
就在大家將要把這次發射看作與以往一樣的例行試驗時,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出現了,雷達顯示"蛇鯊"開始向右偏離正確的飛行軌道,並以每飛行160公里偏離12公里的速度改變著軌跡,更為嚴重的是,這枚任性的"蛇鯊"還拒絕執行地面中心發出的讓它返回的指令。
"蛇鯊"沿著偏離的軌跡越飛越遠,向加勒比海地區飛去。按原計畫,"蛇鯊"將飛經設立在巴哈馬群島的第六觀測站、大土耳其島的第七觀測站、多米尼加第八觀測站、波多黎各的第九觀測站以及聖露西婭的第十觀測站,所有的觀測站在事故發生後都進行了追蹤,第七、第九和第十觀測站還截獲了"蛇鯊"的飛行軌跡。這些觀測站都嚮導彈發出遙控指令以終止飛行,但是所有的操作均石沉大海。
空軍飛彈測試中心的指揮官們最後判斷"蛇鯊"可能墜毀在波多黎各某地。第十觀測站保存著最後一段雷達搜尋到的"蛇鯊"飛行軌跡,因此這裡也最有可能記錄"蛇鯊"的最後狀態。
在失蹤事件發生後不久,第十觀測站的技術人員接受了媒體採訪,他們承認外界有關第十觀測站"四人小組"的說法。"四人小組"是該站最為核心的控制人員,他們在事故發生後一直守在控制台旁,每個人都試圖控制不聽話的"蛇鯊",但均告失敗。根據他們的最後觀測,"蛇鯊"遠離委內瑞拉海岸向東南飛行,飛向巨大遼闊的巴西亞馬遜叢林並消失其中。
經過縝密的分析後,空軍認定問題的關鍵在於應急控制系統失靈。原本在緊急情況下運用的指令控制,卻因彈體內控制匯流排的電壓意外降低,導致地面中心發出的信號在"蛇鯊"內部無法有效傳達,最終使飛彈失控。
這場風波為"蛇鯊"帶來許多改變,最顯著的是,此後幾種改進型號的"蛇鯊"都裝備了備用電源,以徹底阻止類似事件的發生。
事故起因似乎有了定論,但尚有疑團無人解答,其中的焦點就是"蛇鯊"最後的墜落點。1956年事故中的"蛇鯊"射程約為4000公里,即使考慮到飛行測試中的風速因素,在燃料充足的情況下,"蛇鯊"仍然可以在完成從卡納維拉爾角到波多黎各3000公里的路程之餘,繼續飛行至少880公里。按這一標準,"蛇鯊"最有可能的歸宿應是巴西的阿瑪帕州、法屬蓋亞那與蘇利南接壤的地區。
儘管有了合情合理的推斷,但仍無人能正式聲明已經找到了這枚"蛇鯊"。有報導說,"蛇鯊"在20世紀80年代初被法屬蓋亞那一個農民發現,另有報導其被巴西東北部的一群獵人發現,並被當地的一家電台公開了發現全過程。但這些說法最終都被時間淹沒,近60年的歲月過去了,"蛇鯊"的這場經歷已成為冷戰時代一個塵封的秘密。
性能提升
1950年6月,美軍突然要求提升蛇鯊性能,飛彈的射程提高到10000公里,而且在飛行末段飛彈能夠進行超音速攻擊,防止飛彈被敵方攔截,飛彈的彈頭重量要求提高到3噸,圓機率誤差也必須控制在500米以內。新的技術指標大大超過原來的N-25,諾思羅普萬般無奈之下,推出了N-25的放大型號N-69,N-69不僅加長了飛彈的長度而且還將主翼面積由原來的26米2增加至30.28米2,外形上則主要是將發動機進氣道移至飛彈的腹部。在風洞試驗中發現,N-25在大攻角攻擊時穩定性能不好,所以諾思羅普重新設計N-69的機翼,延長了副翼部分,為此也造成N-69的機翼呈怪異的鋸齒狀。發動機改為艾利遜的J71,而且在每側機翼下加裝了一個固體火箭助推器以使該彈能從發射車上直接發射。
1951年開始,美國空軍改變原來武器的編號體系,開始用飛機的編號為飛彈武器編號,蛇鯊被賦予轟炸機編號B-62。1953年,諾思羅普改裝了3枚N-25,每枚的主翼下加裝了推力為21300公斤的助推火箭用於試驗。1953年8月開始試射的原型彈XB-62包括N-69A和N-69B,主要用於驗證飛彈的氣動性能和飛行特性,採用的助推火箭能夠使持續燃燒4秒鐘,每枚助推火箭能提供47628公斤的推力,是飛彈在4秒鐘內達到巡航速度。在試射中發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J71發動機的燃油消耗率和飛彈飛行過程中的徑向穩定問題令技術專家頭疼。
N-69採用了和N-25一樣的回收裝置,但N-25發射了21次,有10次回收成功,N-69卻在發射31次後才成功的回收了一枚飛彈。而就在試射的關鍵階段,諾思羅普的重頭戲F-89全天候截擊機陷入發展困境,公司把蛇鯊的工程師撤到F-89上,蛇鯊的發展一下子慢了好多,整個工程雖然只製造了13枚原型彈,但整個項目已經超支1830萬美元,這使得原本就已陷入僵局的發展更加的緩慢。在前期進行的發射試驗中,前5次均告失敗,在1954年6月進行的一次試驗中,飛彈在空中飛行了3個半小時,取得了大量的數據,地面試驗人員正準備截獲這些數據,結果就在飛彈回收時發生爆炸。
1954年開始進行從赫爾曼基地到大西洋靶場的全射程發射試驗,同年9月進行飛行末段彈頭俯衝特性測試,結果發現由於氣動外形不過關,飛彈在末端機動時存在穩定性問題,所以無法實現超音速攻擊。最終採取彈頭和彈體分離的方式,彈頭在飛行末段脫離彈體,然後作彈道無動力飛行。改進後的N-69C於1955年開始試驗,由於重量增加所以採用推力為59000公斤的助推火箭。
蛇鯊的發展歷經坎坷,原以為射程遠是飛彈的一個賣點,但在1956年的一次試射中,蛇鯊在發射後由於飛行距離過遠,和負責中繼制導的DB-45失去聯繫,控制人員只知該彈朝巴西茂密的原始從林中飛去,美國軍方一些訊息靈通的記者在得知後,將該事捅了出去,邁阿密的一家報紙稱:他們(指美國軍方)朝天空發射了一枚蛇鯊,然後在地球的一個它們也不知道的地方發現了這枚飛彈。而1956年發射的這枚飛彈直至1982年才被一個巴西農民發現於一處樹林中。這些醜事被捅出去後,社會上引發了一場反對潮,人們只知道軍方在研製一種墜毀率極高的飛彈武器,而且這種武器的研製費用相當的高,由於墜毀太多,許多反對人士甚至在赫爾曼試驗場附近水域豎起“有蛇鯊不可下水”的牌子以嘲諷蛇鯊的墜毀率。而此時,蛇鯊的使用者戰略空軍司令部也開始懷疑這種武器的作戰能力,因為在地面蛇鯊沒有像戰略飛彈那樣的經過加強的固定發射井,蛇鯊在發射時需要一塊開闊地,而且彈庫也沒有經過加固,發射點極易受到攻擊,在空中蛇鯊雖然能夠以0.9馬赫的速度飛行,但連普通機動都成問題的蛇鯊將會很容易被敵方的防空武器所攔截。
就在蛇鯊發展陷入困境時,事情有了轉機。戰略飛彈評估委員會在得知戰略空軍司令部發展的3種飛彈(蛇鯊、納瓦霍、宇宙神)後,對其進行了詳盡的評估。發現這3種飛彈的性能都不盡人意,而且還特別指出蛇鯊是一種極度複雜的飛彈系統,其服役將是遙遙無期的。在綜合評估後,委員會提出了3點建議,首先要求戰略空軍司令部開始研製一系列的重型轟炸機,其次降低蛇鯊的圓機率誤差至5000-9000米,即為蛇鯊配備大威力的核彈頭,最後還要求諾思羅普降低飛彈的複雜程度,在1957年研製出工程樣品,1958年開始量產裝備部隊。
性能數據
•名稱:SM-62“蛇鯊”遠程核巡航飛彈
•研製時間:1949年
•射程:洲際飛彈
技術數據
•彈長:20.7米
•彈重:27,200千克
•射程:10,200千米
服役情況
1955年開始,美軍更換新的編號體系,XB-62也被賦予新的編號-XSM-62,諾思羅普將J71發動機換成普惠公司的J59,推出N-69D,即XSM-62A,彈上裝備了全天候的天文-慣性導航裝置,其中慣性導航裝置的信息來自天體的相對位置的測量,並且在飛彈的翼下加掛了兩具容量為2700升的副油箱,飛彈不加燃油空重從C型的7537公斤增加至9366公斤,並且發射重量增加至20噸,飛彈內部的燃油箱裝載有11.8噸燃油。1955年11月開始試射,在試射中發現花費巨大財力研製的天文導航系統精度十分的差,飛行3400公里誤差就達到了32公里,就算改進後圓機率誤差也達到了7.5公里,如果要求對目標有較大的殺傷效果就要求彈頭當量在百萬噸級。這些都迫使諾思羅普推出新的飛彈型號。
1956年,諾思羅普推出了最後一種蛇鯊即N-69E,這也是生產型蛇鯊的原型彈,飛彈空重比D型輕了900公斤,而發射重量卻增加了2000公斤,達到了空前的22噸。裝備兩台航空噴氣-通用的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助推器在燃料耗盡後就脫離彈體,主發動機開始工作,飛彈和所有的地面設備能夠用一架C-124運輸機空運到作戰地區。1957年開始試射,首發以失敗告終。同年10月由空軍的人員組成的發射小組開始試射N-69E,但空軍的首次飛彈發射就充分體會到了蛇鯊的不可靠性,發射了7枚飛彈,結果只有兩枚飛彈飛至目標區而且只有一枚成功的將彈頭投擲在距目標中心區6.5公里遠的地方。1958年開始進行全射程發射試驗,在實驗中只有一枚飛彈成功的飛行了8000公里,落在離目標區10公里的地方,後期的10次發射中,制導系統只有50%的有效率,為此諾思羅普的工程師在總結後得出的結論是:該型飛彈只有33%的幾率能發射上天,而在上天的飛彈中,只有10%的幾率能飛行設計的距離。
雖然飛彈在E型後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戰略空軍司令部似乎失去了熱情,首先,司令部官員認為蛇鯊無法在同溫層飛行,飛行高度(4500米)不足,容易被敵方攔截;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即蛇鯊糟糕的試射紀錄,1958年12月16日,戰略空軍總司令湯姆斯.S.保爾通知空軍副總參謀部長柯蒂斯.E.李梅立即取消發展蛇鯊,認為該型飛彈對戰略空軍空軍力量的加強幾乎沒什麼作用。但此時空軍高層已經決定裝備該型飛彈了,因為這種超長距離的武器能夠幫助美軍訓練飛彈發射人員,而且不管其可靠性多差,射程在10000公里的飛彈畢竟還是會有一定的威懾效應的。於是1956年12月,空軍推出了一份成立蛇鯊作戰單位的計畫,從諾思羅普邀請了專家對飛彈發射所需的地點、附屬裝備、人員配置進行了專門的討論,原計畫採用機動性較好的野戰卡車牽引蛇鯊的發射車,飛彈分散部署,空軍考慮到經費、安全性等問題,後來還是考慮選取專門的發射基地,戰略空軍司令部派出了專門的隊伍開始選擇蛇鯊的發射基地,1957年3月,專家組提交了報告,選定緬因州的普拉斯庫島空軍基地為第一個飛彈發射陣地。
蛇鯊正式開始裝備部隊,軍方編號SM-62,飛彈出廠價413.4萬美元。兩個月後,帕特立克空軍基地被選為訓練基地,並在同時成立了556戰略飛彈中隊,這支中隊也是第一支裝備戰略地對地飛彈的作戰中隊,中隊在成立後半年就發射了首枚SM-62。1959年初,戰略空軍司令部在普拉斯庫島空軍基地成立了第702戰略飛彈聯隊,原先成立的556中隊歸屬於702聯隊,聯隊在成立後就配備了首枚剛剛出廠的生產型蛇鯊SM-62A,配備的彈頭為爆炸當量超過400萬噸的W-39核彈,556中隊原計畫5月進駐702聯隊所在地普拉斯庫島,但就在中隊劃歸702聯隊後4個星期被戰略空軍司令部撤編,隨後原計畫歸屬於702作戰中隊的702飛彈維護中隊也被取消,第702戰略飛彈聯隊變成了沒有下屬部隊的“光桿聯隊”。1959年後期,戰略空軍司令部再次激活了蛇鯊退役的報告,不過此時空軍司令部卻決定保留蛇鯊一段時間,直到在研製的彈道飛彈服役。
1961年1月,SAC對外宣布702中隊裝備了30枚的蛇鯊開始擔負起戰備值班。但就在宣布蛇鯊擁有作戰能力後不久,新上任的甘迺迪決定砍掉了蛇鯊,稱其為“陳舊的並且是沒有軍事價值的”。半年後,第702聯隊被撤編。普拉斯庫島空軍基地隨後交付空軍國民警衛隊,隨後又被改成地區機場以及工業園區。在基地內還有一個702中隊的小型博物館。大部分的蛇鯊飛彈則被送至戴維斯基地銷毀。
蛇鯊雖然沒有在冷戰初期做出什麼貢獻,但戰略空軍司令部通過組建556中隊和702聯隊取得了訓練、管理戰略飛彈部隊的經驗,也得到了維護保養大型洲際飛彈的豐富經驗,這些經驗對於維護後來的民兵,大力神等彈道飛彈來說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