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布效應概述
諾布效應最早由Knobe(2003a)提出,在他進行的實驗中,給被試呈現兩個相似的場景——分別為傷害條件和有利條件。
場景1傷害條件:
公司副主席向董事會主席提議說:“我們正試圖開展一項新計畫。該計畫有助於我們提升利益,但它也會損害環境。”董事會主席回答說:“我一點也不在乎是否損害環境這件事,我只是想儘可能地提升利益。開始實施這個項目吧。”公司開始了新計畫,結果如原先所料,環境受到了損害。
場景2有利條件:
公司副主席對董事會主席提議說:“我們正試圖開展一個新計畫。這個計畫有助於我們提升利益,而且它也會改善環境。”董事會主席回答說:“我一點也不在乎是否改善環境這件事,我只想儘可能地提升利益。開始這個項目吧。”公司開始了新的計畫,結果如原先所料,環境得到了改善。
實驗結果:
兩種條件下,實施計畫提升利益是主要目的,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則是一種副作用。實驗要求被試判斷董事會主席(行為實施者)是否是有意圖地導致了副作用的產生,即是否是有意圖地損害或改善環境。實驗結果表明在傷害條件下大部分被試(82%)認為主席是有意圖地損害環境,但在有利條件下大部分被試(77%)認為主席並不是有意圖地改善環境。
理論解釋
道德效價論
道德效價論(Knobe.2003b;Knobe&Mendlow,2004;Knobe,2006)強調道德考慮對行為意圖的判斷,並構建了新的意圖判斷機制。Knobe等人認為意圖行為的民俗概念(folkconcept),除了一般的民俗心理學所具有的預測、解釋和控制行為的功能外,還在判斷他人行為是否應得到獎勵或懲罰的過程中發揮作用,與道德評價關係緊密。人們一般有這樣的先前假設――意圖較強的行為所應受到的獎勵或懲罰在程度上都要高一些。因為意圖行為的民俗概念具有這樣的功能,所以容易受到行為及結果道德效價的影響。由此Knobe等人認為意圖行為的歸因有兩個過程。首先,個體決定行為是好還是壞。然後,第一階段判斷的結果參與到意圖判斷的過程中。行為道德效價的不同導致人們在加工過程中對行為特徵的選擇不同。在已經判斷行為是壞的情況下,單單預見結果,即意圖中的信念成分,就可以判定行為是有意圖的;但在判斷行為是好的情況下,信念並不能充分表明行為是有意圖的,而是還需要關於期望和技能成分的信息。
心理偏見解釋
Nadelhoffer(2005)的研究發現,相對於中性條件,消極和積極的道德考慮都影響了意圖的判斷,只是消極的作用更為明顯。實驗使用了三種條件:有利條件(行為實施者靠運氣輸A.JE確的數字使核電站關閉免於爆炸)、傷害條件(行為實施者靠運氣輸A.JE確的數字使核電站熔化)和中性條件(行為實施者靠運氣在老虎機中輸入正確的數字贏得巨額獎金)。各條件下被試判斷行為實施者有意圖引發結果的比例為73%(有利條件)、83%(傷害條件)、33%(中性條件)。由結果可知,消極和積極的道德考慮都使被試對意圖的判斷發生了顯著變化。Nadelhoffer認為之所以Knobe等人的實驗中未發現積極的道德效價對意圖判斷的作用,是因為傷害條件與有利條件的設定存在不對等:場景中行為實施者對副作用的不在乎態度本身就引發了被試對其的消極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