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集團所在的卑爾根市是挪威第二大城市,也是歐洲九大文化名城之一,這裡天高氣清,海闊水碧,港灣里一片一片白色的私家遊艇,顯示著這裡的富裕,臨水兩側街道上處處可見喝咖啡、看書報的人群,又透著這裡生活的閒適。
許氏集團董事長許勝華比我們想像的要年輕,他的樸實、謙遜也出乎我們的意料。他告訴我們,他和弟弟許永華1972年隨父母從香港移民挪威,1974年全家在卑爾根開辦了第一家中餐館———長江酒家,靠著中國人的勤勞、儉省和靈活經營,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酒樓越開越多。他們投資經營的中國城酒樓,有2000多個座位,是全卑爾根最大的餐館,高峰時期,他們的經營額超過了全市餐飲業經營額的1/10。
挪威社會並不如想像的寬容開放,雖然許氏兄弟均加入了挪威籍,但在挪威人眼裡,他們還是來自東方的中國人,因為懼怕許氏兄弟做大,懼怕他們壟斷市場並對當地從業者構成威脅,挪威當地的社會勢力開始聚合,聯手對許氏兄弟的經營進行打壓。甚至大學裡平時玩得很好的朋友,也對許勝華語帶不恭:“你們中國人就會開餐館。”
要在當地立足,必須比他們做得更好,許氏兄弟在詳細地調查當地市場後,出售和租賃出一批自己名下的餐館、酒樓,而把目光轉向其他投資,他們瞄準挪威市場需求,開辦了貿易公司,把中國的食品、服裝、家具、輕工產品等用貨櫃運進挪威,又把挪威的三文魚等特產運到中國,生意做得十分紅火。
許勝華告訴我們,餐飲業是他們起家的行業,做起來既有基礎又有經驗,掙錢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他們之所以冒著經營風險開闢其他領域,就是要向他們的當地朋友證明,華人不僅能把餐飲搞得紅紅火火,同樣也可以在其他行業與之競爭。
許氏兄弟在改變投資方向取得成功後,又多元化地拓展經營天地,他們在挪威的森林裡,投資建起了一座頗具規模的木材加工廠,年產值超過4000萬挪威克朗;他們投資開辦的啤酒廠在當地也有了名氣,此外,他們在卑爾根臨海的黃金地段投資開發價格最貴的高檔住宅,與別人合資經營了化工產品的貨輪運輸。我們在卑爾根的海濱看到,許氏兄弟經營的遊艇修理碼頭,不僅有幾十個泊位,還有幾千平方米的維修車間。
“挪威人對中國的了解不多,他們就是通過我們這些當地的華僑華人認識中國的,我們把企業做大做強,不僅僅是為了自身贏得他們的尊重,同時也是為了樹立中國人的形象,讓他們了解中國人勤勞智慧、誠實守信、奉公守法的美德,讓他們了解中國人的進取精神和創造力。”許勝華說。的確,隨著許氏兄弟的經營努力和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無論是政府部門的官員還是商界的實業家都改變了對中國人的看法,畢竟,許氏集團每年都為當地提供了幾百人的就業機會和幾千萬元的稅收。許多挪威人除了敬佩還感到驚訝,因為他們始終沒弄明白:這兩個中國人既不舉債又不使用銀行貸款,他們是如何把企業搞成今天的規模的?
“中國是一艘大輪船,只是啟錨晚了一點,但只要我們開動起來,就沒有力量可以阻擋。我們海外華僑華人的自強奮鬥,只是為了向那些懷有歧見的人證明:中國人是好樣的。同樣,祖國的經濟發展也必將證明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民族的偉大。”許勝華說,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就是中國走向強大的一個證明。到那時,他不僅要專程到北京觀看,還要請他的挪威朋友、生意夥伴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