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導論:理論篇

計算機的類型與發展 計算機的類型 計算機黑客的概念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第2版 (2009年2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高等學校公共課計算機規劃教材
平裝: 31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21081590
條形碼: 9787121081590
尺寸: 25.8 x 18.2 x 1 cm
重量: 522 g

內容簡介

《計算機導論:理論篇(第2版)》根據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計算機導論》課程對於更新教材的迫切需求,參考了IEEE-CS & ACM提出的CC2001和CCC2002計算機教程的知識體系結構,吸取了國內外同類教材的優點,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計算機導論:理論篇(第2版)》共分10章,分別為引論、計算機中的數據表示、計算機硬體系統、計算機軟體系統、計算機軟體開發、資料庫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安全技術、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擇業。
《計算機導論:理論篇(第2版)》的特點是內容取材新穎、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注重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符合當今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同時,注意與後繼課程的分工與銜接,並與目前高校的教育改革相呼應,從更高層次講述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基礎知識。作者按教與學的規律精心設計每一章的內容,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是一本將計算機科學技術眾多經典成果與最新進展科學地組合在一起的教科書。

目錄

第1章 引論
1.1 人類計算工具的進步
1.1.1 手工時代
1.1.2 機械時代
1.1.3 機電時代
1.1.4 ENIAC的誕生
1.2 現代計算機體系的形成
1.2.1 布爾與布爾代數
1.2.2 香農等人的貢獻
1.2.3 圖靈與TM和TT
1.2.4 馮·諾依曼與EDVAC
1.3 計算機的類型與發展
1.3.1 計算機的類型
1.3.2 計算機的發展過程
1.3.3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1.4 計算機的特點與套用
1.4.1 計算機的主要特點
1.4.2 計算機的主要套用
1.5 計算學科的知識體系
1.5.1 計算學科的概念
1.5.2 計算學科的研究範疇
1.5.3 計算學科的知識結構
1.5.4 計算學科的課程體系
1.6 計算學科的特性
1.6.1 計算學科的主要特點
1.6.2 計算學科的三個形態
1.6.3 計算學科的思維方式
1.6.4 計算學科的文化特性
本章小結
習題1
第2章 計算機中的數據表示
2.1 數據與信息
2.1.1 數據與信息概念
2.1.2 數據類型與單位
2.2 數制及其轉換
2.2.1 進位計數制
2.2.2 數制之間的轉換
2.3 數值數據的表示
2.3.1 整型數的表示
2.3.2 實型數的表示
2.3.3 十進制數的編碼表示
2.3.4 數據的奇偶校驗
2.4 非數值數據的表示
2.4.1 字元的編碼表示
2.4.2 漢字的編碼表示
2.4.3 字元與漢字的處理過程
2.5 邏輯數據的表示
2.5.1 邏輯代數
2.5.2 邏輯電路
本章小結
習題2
第3章 計算機硬體系統
3.1 計算機組成原理
3.1.1 基本結構組成
3.1.2 指令系統
3.1.3 扣央處理器
3.1.4 記憶體儲器
3.1.5 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3.2 計算機外部設備
3.2.1 外存儲器
3.2.2 輸入設備
3.2.3 輸出設備
3.3 硬體系統的連線
3.3.1 系統匯流排
3.3.2 接口電路
3.3.3 主機板
3.4.計算機系統的性能指標與評測標準
3.4.1 計算機系統的性能指標
3.4.2 計算機系統的評測標準
3.5 計算機體系結構
3.5.1 計算機體系結構概念
3.5.2 並行處理技術
3.5.3 流水線處理技術
3.5.4 精簡指令集系統
3.5.5 超越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
本章小結
習題3
第4章 計算機軟體系統
4.1 軟體的基本概念
4.1.1 什麼是軟體
4.1.2 軟體的功能
4.1.3 軟體的特點
4.1.4 軟體的分類
4.1.5 軟體與硬體的關係
4.2 計算機作業系統
4.2.1 作業系統的概念
4.2.2 作業系統的功能
4.2.3 作業系統的類型
4.2.4 典型的作業系統
4.3 檔案與檔案系統
4.3.1 檔案的結構形式
4.3.2 檔案的組織形式
4.3.3 檔案的常用操作
4.3.4 常用的檔案系統
4.4 磁碟作業系統簡介
4.4.1 DOS的結構組成
4.4.2 DOS的檔案規則
4.4.3 DOS的目錄結構
4.4.4 DOS的命令規則
本章小結
習題4
第5章 計算機軟體開發
5.1 計算機語言與翻譯程式
5.1.1 計算機語言
5.1.2 翻譯程式
5.1.3 編譯原理
5.2 算法
5.2.1 算法的基本概念
5.2.2 算法的定製過程
5.2.3 算法的描述方法
5.2.4 常用算法簡介
5.3 數據結構
5.3.1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5.3.2 線性表
5.3.3 棧和佇列
5.3.4 樹形結構
5.4 程式設計與開發工具
5.4.1 程式設計概念
5.4.2 程式設計方法
5.4.3 程式開發工具
5.5 軟體工程
5.5.1 軟體危機
5.5.2 軟體工程概念
5.5.3 軟體生存周期
5.5.4 軟體開發模型
本章小結
習題5
第6章 資料庫技術
6.1 資料庫技術概述
6.1.1 資料庫
6.1.2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
6.2 資料庫管理系統
6.2.1 DBMS的基本功能
6.2.2 DBMS的層次結構
6.2.3 DBMS的基本類型
6.3 資料庫系統
6.3.1 資料庫系統的基本組成
6.3.2 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
6.3.3 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
6.3.4 資料庫套用系統設計
6.4 資料庫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6.4.1 資料庫技術的研究
6.4.2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
本章小結
習題6
第7章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7.1 多媒體概念
7.1.1 媒體與多媒體
7.1.2 多媒體的技術特徵
7.1.3 多媒體的數據特點
7.2 多媒體計算機
7.2.1 多媒體計算機硬體系統
7.2.2 多媒體計算機軟體系統
7.3 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
7.3.1 音頻信息處理
7.3.2 圖形、圖像信息處理
7.3.3 活動圖像信息處理
7.3.4 多媒體數據壓縮技術
7.3.5 其他處理技術
7.4 多媒體技術的套用與發展
7.4.1 多媒體技術的套用
7.4.2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
7.5 虛擬現實技術
7.5.1 虛擬現實技術的基本概念
7.5.2 虛擬現實技術中的關鍵技術
7.5.3 虛擬現實技術的套用
本章小結
習題7
第8章 計算機網路技術
8.1 網路的基本概念
8.1.1 網路的發展
8.1.2 網路的定義
8.1.3 網路的功能
8.1.4 網路的分類
8.1.5 網路的套用
8.2 網路的結構組成
8.2.1 網路的拓撲結構
8.2.2 網路的邏輯結構
8.2.3 網路的體系結構
8.2.4 網路硬體的組成
8.2.5 網路軟體的組成
8.3 計算機區域網路
8.3.1 區域網路的基本概念
8.3.2 區域網路的基本類型
8.4 計算機網際網路
8.4.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8.4.2 IP位址與域名
8.4.3 WWW服務
8.4.4 電子郵件服務
8.4.5 檔案傳輸服務
8.4.6 新聞與公告類服務
8.4.7 Intemet的接入
本章小結
習題8
第9章 計算機安全技術
9.1 計算機安全概述
9.1.1 計算機安全概念
9.1.2 計算機安全威脅
9.1.3 計算機安全策略
9.1.4 計算機安全管理
9.1.5 計算機對環境的要求
9.2 計算機病毒
9.2.1 病毒的定義與特徵
9.2.2 病毒的類型與機理
9.2.3 病毒的傳播與危害
9.2.4 病毒的症狀與規律
9.2.5 計算機網路病毒
9.2.6 病毒的預防與整治
9.3 計算機黑客
9.3.1 計算機黑客的概念
9.3.2 計算機黑客的入侵
9.3.3 計算機黑客的預防
9.4 防火牆技術
9.4.1 防火牆的概念
9.4.2 防火牆的作用
9.4.3 防火牆的分類??:
9.4.4 防火牆的不足
9.5 計算機密碼技術
9.5.1 密碼技術的概念
9.5.2 常用加密方法
9.5 3數字認證
本章小結
習題9
第10章 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擇業
10.1 計算機與信息化
10.1.1 信息技術
10.1.2 信息社會
10.1.3 信息產業
10.1.4 信息產業人才戰略
10.2 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
10.2.1 理論學習能力的培養
10.2.2 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10.2.3 自我提高能力的培養
10.3 計算機專業崗位的基本要求
10.3.1 基本素質要求
10.3.2 職業習慣要求
10.3.3 業務能力要求
10.3.4 事業責任要求
10.4 計算機職業道德規範與法律法規
10.4.1 計算機職業道德規範
10.4.2 智慧財產權
10.4 13計算機軟體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10.4.4 計算機軟體智慧財產權的有關法律
10.4.5 隱私與公民自由
10.4.6 計算機犯罪及其處罰
10.5 計算機專業崗位的需求
10.5.1 計算機專業的職業種類
10.5.2 計算機專業的崗位領域
10.5.3 體現專業特色的崗位
10.5.4 計算機網際網路類的崗位
本章小結
習題10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附錄B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