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南宋文人周密文章]

觀潮[南宋文人周密文章]

《觀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經典作品,節選自《武林舊事》第三卷。本文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將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織在一起,用十分精練的筆墨,分四段描繪出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健兒的英姿颯爽和觀潮人群的驚嘆不已,使讀者身歷其境。 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讚美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感情。 本文現已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列入八上語文28課。

作品原文

浙江之潮 ,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方其遠出海門 ,僅如銀線 ;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 ,艨艟數百 ,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 ,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水爆轟震 ,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隨波而逝 。

吳兒善泅者數百 ,皆披髮文身 ,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 ,出沒於鯨波萬仞中 ,騰身百變 ,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江幹上下十餘裡間 ,珠翠羅綺溢目 ,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 ,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

【句式】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判斷句,同時點明主旨)

觀潮(點擊圖片放大) 觀潮(點擊圖片放大)

2.方其遠出海門(省略句)

3.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省略句)

4.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倒裝句)

5.僅有“敵船”為火所焚(被動句)

6.出沒於鯨波萬仞中(倒裝句)

7.震撼激射(省略句)

8.吳兒善泅(倒裝句,也可為“善泅吳兒”)

白話譯文

錢塘江的大潮,是天下雄偉的景象。從農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時候)。當潮遠遠地從浙江入海口湧起的時候,(看上去)幾乎只有一條(橫畫的)銀白色的線粗細;不久,潮水漸漸近了,就像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湧來,聲音大得像雷霆萬鈞,震撼天地,激揚噴薄,吞沒天空,沖盪太陽,來勢極其雄偉豪壯。楊萬里的詩中說的“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描寫的就是這樣的景象。

每年(農曆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校閱水軍,數百條戰船分列兩岸;然後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同時有在水面上乘馬、舞旗、舉槍、揮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樣。忽然黃色的煙霧四面騰空而起,人和物彼此一點兒也看不見了,(只聽得)水爆的轟鳴聲,聲音如同山塌了一樣。(等到)煙霧消散,水面又恢復了平靜,卻連一條船的蹤跡也沒有了,只剩下被火燒毀的“敵船”,隨著波浪流走了。

幾百個善於游泳的吳中健兒,都披頭散髮,渾身畫著花紋,手裡拿著用絲綢縫製的十面大彩旗,爭相奮力迎潮而上,(他們的身影)在萬仞高的驚濤駭浪中沉浮,翻騰著身子變換著各種姿態,而旗尾卻一點也不被水沾濕,憑藉這種(表演)來顯示他們(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餘里之間,滿眼都是穿戴著華麗的首飾與衣裳的觀眾,車馬太多,路途為之阻塞。所販賣的飲食物品,比平時價格高出幾倍。而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層次分析】

第1段寫海潮之雄。開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先聲奪人。接著交代海潮最盛的時間,然後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地寫出了海潮的雄奇壯觀。描繪又以比喻、誇張的手法出之,簡短的“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把海潮從遠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狀、顏色、聲勢都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最後用楊萬里的句對上文進行形象概括,呼應了首句。

第2段寫演軍之威。開頭仍是一句總述,說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時候教練水軍。然後描寫了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參加演習的船隻眾多,演習中陣勢變化多樣,水兵作戰技藝嫻熟,演習中戰鬥激烈,聲勢浩大,演習結束後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卻生動描繪了一場複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波靜”的靜景上,不僅是一種動靜相襯的寫法,也為下文別開生面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第3段寫弄潮之勇。這時潮水已經來到,眾多的吳中健兒在驚濤駭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時也從側面寫出了潮的雄偉壯觀。
第4段寫觀潮之盛。觀潮人群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為了從側面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詞句注釋

重要解釋

1.浙江:就是錢塘江。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從農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農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3.方其遠出海門:當潮從入海口湧起的時候。方,當…時。其,代詞,指潮。出,發、起。海門,浙江入海口,那裡兩邊的山對峙著。

4.僅如銀線:幾乎像一條(橫畫的)銀白色的線。僅,幾乎,將近。

5.既而:不久。

6.玉城雪嶺:形容泛著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牆和白雪覆蓋的山嶺。際天:連線著天。

7.沃日(wò rì):沖盪太陽。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沖盪。

8.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這兩句詩是《浙江觀潮》一詩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湧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郭;錢塘江橫著,潮水給繫上一條白玉的腰帶。“……是也”: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9.每歲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閱水軍:每年(農曆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歲,年。京尹,京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長官。浙江亭,館驛名,在城南錢塘江岸。

10.艨艟(méng chōng):戰船。

11.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盡,窮盡。五陣,指兩、伍、專、參、偏五種陣法。

12.乘騎(chéng jì)弄旗標槍舞刀:乘馬、舞旗、舉槍、揮刀。騎,馬。弄,舞動。標,樹立、舉。

13.略不相睹:彼此一點也看不見。睹,看。

14.水爆:水軍用的一種爆炸武器。

15.一舸無跡(yì gě wú jì):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舸,船。

16.敵船:指假設的敵方戰船。

17.逝:去,往。

18.吳兒善泅(qiú)者數百:幾百個擅於泅水的吳地健兒。吳地即今江蘇、浙江一帶。因春秋時為吳國之地,故稱。善,善於。泅,游泳、浮水(可不翻譯)

19.披髮文(wén)身:披散著頭髮,身上畫著花紋。文,動詞,畫著文彩。

20.溯(sù)迎而上:逆流迎著潮水而上。溯,逆流而上。而,表修飾。

21.鯨波萬仞(rèn):萬仞高的巨浪。鯨波,巨浪。鯨所到之處,波濤洶湧,所以稱巨浪為鯨波。萬仞,形容浪頭極高,不是實指。

22.騰身百變:翻騰著身子變換盡各種姿態。

23.江乾(gān):江岸。

24.珠翠(cuì)羅綺(qǐ)溢目:滿眼都是華麗的服飾。珠翠羅綺,泛指婦女的首飾和遊人的華麗衣服。溢目,滿眼。

25.倍穹(qióng):(價錢)加倍的高。穹,動詞,高;倍,形容詞,指很多倍。

26.而僦(jiù)賃(lìn)看幕: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而,錶轉折。僦、賃,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為觀潮而特意搭的帳棚。

27.雖席地不容間也: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容。許,使。間(jiān)空間。雖,即使。席地,一席之地,僅容一個座位的地方。

其餘解釋

偉:雄偉。

觀:景觀。

為:是。

既而:不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是也:指這樣的景象。

教閱:教練、檢閱(可不翻譯)。

於:在。

如:好像

履(lǚ):動詞,踩。

倏爾(shū ěr):忽然。

崩山:山倒塌。

則:連......都。

為:介詞,被。

而:錶轉折,但。

略:一點點。

以:憑、靠。

夸:顯示。

塞途(sè tú ):堵塞(dǔ sè)道路,形容人多擁擠。

一詞多義

觀:

觀潮:觀看(動詞)

天下之偉觀也:景象(名詞)

僅: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只

僅如銀線:幾乎,將近

為:

“敵船”為火所焚:被

海涌銀為郭:成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是

以:

以此誇能:憑藉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和時間詞等連用,表示時間。(助詞)

勢:

勢極雄豪:氣勢

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陣勢

能:

以此誇能:本領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能夠

詞類活用

①天下之偉 也(觀:動詞作名詞,景觀,景象)

②既而 奔騰分合五陣之勢。(盡:形容詞作動詞,窮盡)

③皆披髮 身。(文,名詞作動詞,畫著紋身;刺著花紋。“文”通“紋”,原指花紋,這裡做動詞。)

④並有乘騎弄旗 槍舞刀於水面者。(標:名詞作動詞,樹立,舉)

⑤飲食百物皆倍 常時。(穹:高)

作品賞析

①美點賞析

(1)清晰的層次之美

全文語言精練,共有四個段落,可分為兩個清晰的層次。第一層為前三段,描繪江中壯美之景;第二層為第四段,記述江邊盛況。江中壯美之景分為三個典型場景:浙江怒濤、水軍演習、吳兒弄潮。三個場景既各自獨立、各具特色,又相互連貫、相互映襯,組成了一曲層次分明、氣勢磅礴的錢塘大潮交響曲。

文章的層次之美不僅表現在整體構架的思路上,更多的是表現在局部的描述層次上。以 “水軍演習”一段為例:先寫教閱場面宏大——繼而寫指揮調度靈活,後寫江面上戰火密布,最後寫戰爭勝利,活現出一支訓練有素、驍勇善戰的水軍的赫赫聲勢。

(2)精彩的描摹之美

全文以描寫為主,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大師,極善抓拍典型場景和特寫鏡頭。作者筆下的浙江怒濤:登城越嶺,浪濤排空,如玉似雪,如雷似霆。水軍雲集的場景:巨艦數百,分列布陣,旌旗刀槍,森嚴壁壘。江面激戰場面:黃煙瀰漫,炮聲隆隆,聲如崩山,勢如破竹。吳兒弄潮則突出其踩波踏浪的姿勢:“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其勇猛之態,陽剛之氣,技藝之精,令人拍案稱奇。寫江邊觀潮的壯觀場面則用簡筆勾勒:“江幹上下十餘裡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席地不容閒”,觀潮的熱烈火爆場面,一覽無餘。文中無論是江中奇景還是江岸盛況,均描摹得氣勢恢宏,酣暢淋漓。

(3)精妙的映襯之美

作者於多處運用映襯手法表現江潮的壯麗雄偉、水軍的驍勇善戰和吳兒的剛健勇猛。第二段中,描寫交戰場面“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接著筆峰陡轉,“煙消波靜”“一舸無跡”,以倏然而至的靜態反襯先前攻勢的猛烈,蘊含著對水軍行進速度之快、變化之奇的高強本領的讚譽之情。最後一段寫江岸上人山人海,車馬塞途,水泄不通,席地難閒,與江中的奇景互相映襯,更展示了觀潮的無窮魅力,將一幅宋代歷史風情畫卷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②總體賞析

本文結構得當,語言精練。錢塘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面精彩,觀潮者人數眾多,但在這篇短文中,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這一方面是由於作者結構精巧,以海潮為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另一方面也由於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精練的結果。其次,本文描寫十分生動。不僅用了比喻、誇張等描寫手法,而且即便是簡潔的白描,也描寫的惟妙惟肖,十分精彩。

背景介紹

錢塘江大潮 錢塘江大潮

杭州在南宋時稱臨安,是著名的國都。觀潮地當時在臨安城南(今由於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寧),每年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狂熱。

作者也興致勃勃地來到錢塘江邊,他被眼前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的場面深深震撼著,他仿佛看到了大自然與人類文明的巧妙結合...觀潮結束後,他回想起洶湧的潮水發出滔天巨響、岸邊的看潮的人群齊聲驚嘆,他的內心以為那震撼人心的場景深深觸動......終於,他再也不能忍受內心的平靜,一定要把這壯觀場面記錄下來!仿佛一幕幕都已呈現在他的眼帘;他拿起毛筆,筆走如飛、行雲流水;僅用了兩百餘字,便把錢塘江潮的宏偉景象、水軍演習的宏大場面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巧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來。作者覺得這篇寫得不錯,於是將它添加於《武林舊事》的卷三。當人們看到此文後,讚不絕口:“既能很好的描繪出風景,又不失民俗氣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啊!”這篇文章也就開始在民間流傳開來。直到現在,也仍是描繪錢塘江大潮的經典之作。

寫作特點

觀潮[南宋文人周密文章] 觀潮[南宋文人周密文章]

一、 結構得當,語言精練。

寫景與記事相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使本文的描寫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而且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簡練。

二、 描寫生動形象。

本文運用了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來增強語言的生動性,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白描部分,語言也十分簡潔生動。

三、渲染和烘托手法的運用。

如:“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又稱“襯托”“相襯”,江幹上下“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

資料拓展

錢塘江大潮 錢塘江大潮

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余亞飛詩云:“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看似平常江水裡,蘊藏能量可驚天”。潮頭初臨時,江面閃現出一條白線,伴之以隆隆的聲響,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如雷,頃刻間,潮峰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於江面,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觀潮始於漢魏,盛於唐宋,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潮的類型

交叉潮

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壯觀異常的交叉潮,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激起一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在江面上,並迅速向西賓士。同時交叉點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轉移,撞在順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團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頂上,嚇得觀潮人紛紛尖叫著避開。

一線潮

看過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後,建議您趕快驅車到鹽官,等待觀看一線潮。未見潮影,先聞潮聲。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鼓,震耳欲聾。遠處,霧蒙蒙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牆,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橫在浪花中”。隨著一堵白牆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銳不可當。一線潮並非只有鹽官才有。凡江道順直,沒有沙州的地方,潮頭均呈一線,但都不如鹽官好看。原因是鹽官位與河槽寬度向上游急劇收縮之後的不遠處,東、南兩股潮交會後剛好成一直線,潮能集中,潮頭特別高,通常為1—2米,有時可達3米以上。氣勢磅礴,潮景壯觀。

回頭潮

從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老鹽倉的地理環境不同乾鹽官,鹽官河道順直,涌潮毫無阻擋向西挺進,而老鹽倉的河道上,出於圍墾和保護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條長達660米的攔河丁壩,咆哮而來的潮水遇到障礙後將被反射折回,在那裡它猛烈撞擊對面的堤壩,然後以泰山壓頂之勢翻卷回頭,落到西進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風馳電掣地向東回奔,聲如獅吼,驚天動地,這就是回頭潮。錢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瀾壯闊的氣勢,晚上有晚上的詩情畫意;看潮是一種樂趣,聽潮是一種遐想。難怪有人說“錢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頭看不足。”有關資料選自《武林舊事》卷3錢塘江簡介。

作者簡介

周密畫像 周密畫像

周密(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霄齋、苹洲、蕭齋,晚年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弁陽嘯翁、華不注山人,宋末曾任義烏令等職,南宋末年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先人因隨高宗南渡,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置業於弁山南。一說其祖後自吳興遷杭州,周密出生於杭州。周密擅長詩詞,作品典雅濃麗、格律嚴謹,亦有時感之作。能詩,擅書畫。與吳文英(號夢窗)齊名,時人稱為“二窗”。與鄧牧、謝翱等往還。著述繁富,留傳詩詞有《草窗舊事》、《萍洲漁笛譜》、《雲煙過眼錄》、《浩然齋雅談》等。編有《絕妙好詞》。筆記體史學著作有《武林舊事》、《齊東野語》、《癸辛雜識》等,對保存宋代杭州京師風情及文藝、社會等史料,貢獻很大。曾在吳興家中設“書種”、“志雅”兩座藏書樓,藏書42000餘卷,及祖上三代以來金石之刻1500餘種。但生前已散去不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