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是主編鄭吉雄教授多年來致力推廣「經典詮釋學中的語言分析」研究計畫的集體研究成果之一。「觀念字」或稱「哲學範疇」,傳統學者稱之為「名」或「字」。哲理玄思的研究者一般都相信抽象概念是現象世界意義架構的路標,故分析「名、字」的涵義,有助於重新探索思想史,並認知現象世界及其意義底蘊。本書認為思想史之傳承端賴經典的不斷詮釋與再詮釋,故一部中國思想史,實即中國經典詮釋史。在詮釋工作中,「語言」既是考據問題也是哲學問題,哲學方法不能完全解決考據問題,考據方法也不能完全解決哲學問題。兩種方法合則雙美,離則兩傷。若能做到訓詁分析和義理分析相互為用,必能對思想史有新穎的理解,更能為經典詮釋學推出嶄新的世界。
作者介紹
鄭吉雄廣東省中山縣人,1960年生於香港。臺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計畫(2000-2004)、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2002-2005)分項計畫主持人、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2-2005)東亞文獻研究室召集人。曾受邀赴美國華盛頓大學(1994-1995)、香港中文大學(1997)、中央研究院(1999)、日本北海道大學(2005)任訪問學人。主要研究範圍為《易》學、清代學術思想、東亞文獻詮釋學。主要編著:《王陽明──躬行實踐的儒者》、《易圖象與易詮釋》、《清儒名著述評》、《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合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集初集》(合編)以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近年專注於探討儒家經典、詮釋理論和思想史之間的內在關係,並推動「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圖象詮釋學」、「《周易》經傳與哲理的形成」等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