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西龍門村是贊皇縣西龍門鄉政府下轄的14個行政村(榆底、東壇山、尹家莊、西龍門、梅家莊、布古莊、西江洞、西壇山、白璧、南徐樂、白鹿)之一,原為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分為6個村民小組。西龍門鄉為1953年建鄉,因鄉政府原駐地西龍門村而得名,1958年入贊皇公社,1961年析置西龍門公社,1984年復鄉。1990年鄉政府駐地遷至該鄉東江洞村,鄉名稱依舊。
地理位置
西龍門村位於贊皇縣槐河北岸、龍門鄉中心位置,屬縣城北部城鄉結合地帶。贊皇縣地勢西高東低,西、南為廣闊山場,東部北部為淺山、丘陵地帶,西龍門村位於該縣東北部丘陵地帶,地勢較為低平,村北為臥龍崗丘陵帶。西龍門村交通條件十分便利,東鄰東龍門村,西鄰東江洞、尹家莊村,北臨白壁村,南接槐河,距龍門鄉政府1.5公里,距縣城僅一橋之隔,10分鐘即到縣城。
人口資源
西龍門村總面積3500畝,共有3100畝土地,其中水澆耕地800畝,崗坡次地2300畝,無礦產資源。現有631戶,2282人,常住人口2000餘人,常年外出打工200餘人,青壯年勞動力匱乏。貧困戶253戶,貧困人口800多人,低保戶16戶、五保戶6戶,涉及人口約80人。除少部分水澆耕地適合種植糧食蔬菜外,其餘多為崗坡次地,常年處於乾旱狀態,基本上是靠天吃飯,且存在引水困難問題。由於種植結構單一、農業收益率低,村民缺少穩定多樣的收入來源,整體收入水平較低。2013年以前,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後,缺少生產發展資金,未形成支柱產業,集體收入基本沒有。
2014年西龍門村作為贊皇縣農村面貌改造提升村,硬化村內街道3500米,三格化糞池廁所改造481個,安裝路燈70餘盞,牆體改造10000平,建設文化廣場900多平,綠化植被1500平,安全飲水供600餘戶使用,為全村民眾生產、生活及發展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西龍門村的土地南北長,澆地時各戶都得自拉臨時電線幾百米,最遠達千米以上,耗資耗力。村兩委班子多次跑辦增設變壓器3台,埋設電纜5000餘米,徹底解決了農民澆地難問題,為農業生產創造更好的條件。
產業發展
臥龍崗生態農業園區 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農民收入,2014年冬以來新一任村兩委班子積極回響和實施國家土地流轉政策,在縣、鄉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籌措資金,將北崗約2000畝土地進行流轉經營,用於建設櫻桃、核桃、極品晚熟桃、紅珍珠大棗等精品觀光採摘園區,是贊皇縣委縣政府重點打造的產業片區。為解決灌溉問題,村南修建澇池一座約600平,通過鋪設管道3760米,打機井4眼,新建蓄水池一座,已基本實現引水上崗。平整土地及條田整理500畝,實現了種植園的連片成區。目前,採摘園已種植各類櫻桃樹700畝,紅珍珠大棗400畝等。預計所有果樹將在2017年後進入盛果期,屆時
生態園區將成為集採摘、垂釣、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景觀採摘園區。
西龍門空心掛麵產業 西龍門村擁有一門空心掛麵手藝,始自唐代、傳統千年,遠近聞名,幾乎家家會做。該掛麵為村民用土法製作,麵條纖細中空,經煮不爛,入口綿軟,易於消化,口感好,營養豐富,尤其適合老齡人、幼兒、病人服用,有可觀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和有效資源整合,目前還停留於家庭作坊式經營,有待深加工。
2016年1月15日,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瑞彬同志在贊皇縣調研扶貧開發工作時,專程來到西龍門進行走訪調研,考察了村手工掛麵加工
坊和櫻桃產業園兩個扶貧產業,並就推進土地流轉、發展特色種植和特色手工業,依託區位優勢發展特色餐飲等,同西龍門的村幹部進行深入探討,共商脫貧致富大計。 西龍門村是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瑞彬同志的扶貧聯繫點。
鄉村旅遊產業 贊皇縣地處太行山中段東麓,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眾多。國家4A級景區嶂石岩位於縣境西南部,奇峰林立、植被繁茂、冬暖夏冷,是距省會最近、最理想的消夏避暑勝地。嶂石岩紅色砂岩地貌與早已馳名中外的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並稱為中國三大砂岩地貌。贊皇縣境內還有南部天台山、西部棋盤山、鎖雲湖等新興旅遊景點,以及壇山避暑岩、周穆王“吉日葵巳”碑、李左車城、韓信拜將台、唐李德裕書院、治平寺石塔、李氏墓群等名勝古蹟。從西龍門驅車到棋盤山、嶂石岩等知名景點,約50分鐘車
程即到。而萬花山、白石垴、壇山避暑岩、周穆王伐犬戎古戰場遺址、法會寺等名勝就分布於西龍門村附近,20分鐘車程即到。
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種植 西龍門村原來是個純農業村。農民民眾人均2畝半地,主要以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和部分蔬菜為業,農閒時進城打零工掙錢。
社會文化
西龍門村擁有西龍門國小、衛生室、幼稚園、龍門中學等村級機構,積極興辦各項社會事業。村內還擁有民間詩人、畫家、葫蘆絲演奏者等多為文化工作者。
人文歷史
西龍門村歷史悠久,是個千年古村。
風景名勝
龍脈櫻桃園、法會寺、萬花山、壇山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