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
在 “ 十五 ” 期間,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863” 、 “973”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項目;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3 項、 二等和三等獎各 3 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20 餘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10 餘項。科研論文被 SCI 、 EI 、 ISTP 檢索 600 余篇次,出版專著及教材 10 餘部,年科研經費平均增長率超過了 30 %
在 “ 十一五 ” 期間,學院又有一批重大科研項目通過了立項論證,總契約額達到了九千餘萬元,有望在科研方面取得更大的發展
研究方向:
電子裝備的機電熱耦合理論與方法
光機電一體化技術
電子設備的抗惡劣環境防護技術
電子信息系統的電磁兼容性技術
電子裝備結構的虛擬製造及數位化樣機技術
精密時頻測量技術
微波毫米波測試儀器、自動測試及故障診斷技術
計算機測控技術與智慧型儀器
基於工業控制網路的過程控制
智慧型控制理論與套用
圖像增強與目標識別技術
工業設計
中國FAST浮出水面
中國有22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約70多位科學家參與了中國方案的設計研究。1995年,國際大射電望遠鏡中國推進委員會成立,研究進程加快。
貴州的喀斯特窪地,FAST將鋪設在這樣的窪地中。
利用貴州省南部熔岩窪地建造500米孔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即FAST計畫,就是中國選擇的技術路線。這樣一個射電望遠鏡的直徑為500米,將由2000塊15米見方的反射板拼成,其外形與鍋式衛星天線相似,面積則相當於25個足球場那么大,預算約6億元人民幣。與直徑305米的世界現有最大固定式射電望遠鏡相比,它的可觀測天空範圍擴大了4倍,靈敏度提高了2.3倍,將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目前,該工程計畫中的“主動球反射面技術”和“光機電一體化饋源支撐系統”這兩個關鍵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
其中主動球反射面技術的縮小尺寸模型已經完成。這項技術是把望遠鏡的球形反射面分割成兩千個金屬小塊,每個小金屬塊下面都有促動器支撐,在空間位置形成瞬時拋物面,使望遠鏡可主動跟蹤目標。
饋源支撐系統的設計與實驗也已接近完成。同類型的望遠鏡在國外採用固定平台支撐,而這樣的平台自重大,造價也很高。中國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採用光、機、電一體化的設計,使支撐平台的重量比傳統工藝製造的平台減輕幾百倍。有關科研人員目前正在加緊工作,爭取在2001年3月全部完成研究工作。彭勃說,“負責此項研究的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科研人員,他們現在把鋪蓋卷都搬到實驗室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