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範大學物理學碩士點

該碩士點現有、副教授23人,,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四川省傑出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教學名師、中國“百優博士論文”獲得者、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獲得者各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23人。擁有電子信息處理技術及套用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國家教育部-四川省聯合共建“現代物理與天文數據處理”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西華師範大學-國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聯合“天體物理中心”、西華師範大學-深圳億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物聯網與嵌入式技術”聯合實驗室、西華師範大學天文台、理論物理研究所等專業實驗室和研究機構。

簡介

自2008年以來,該碩士點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省、廳級科研項目20餘項,縱向經費400餘萬元;橫向合作項目6項,;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4項;有400餘篇論文被SCI、EI檢索;先後主持國際學術會議8次、全國學術會議9次,研究成果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研究方向

理論物理

主要圍繞廣義相對論及量子引力理論、宇宙中的暗物質與暗能量、彎曲時空量子場論等前沿熱點問題開展研究,並將理論研究與宇宙學觀測相結合,研究彎曲時空中各種經典和量子的物理效應,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證明並解釋各種宇宙學觀測現象,並為量子引力理論提供各種啟發式的研究。該課題組在研究宇宙暴漲初期的理論中得到了有意義的重要結論,在彎曲時空中對理論物理和理論天體物理相關的前沿課題進行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這些研究有助於解釋今天宇宙學觀測中的一些疑難問題。通過對極端彎曲時空中視界附近量子隧穿輻射效應和量子反常效應的研究,得到了各種時空中量子Hawking輻射的性質,並對黑洞信息丟失疑難提出了新的見解,這些研究有助於量子引力理論甚至統一理論的建立。本課題組還在幾何和引力理論基礎上對物理學進行研究,通過對芬斯勒幾何與芬斯勒時空中的相對論在宇宙學和理論物理學中的套用等前沿熱點課題的研究,可以進一步促進基礎物理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該課題組與美國哈佛大學、明尼蘇達大學以及中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國家天文台等大學和科研院所有密切的學術交流與長期合作關係,自2008年以來,先後主辦主持國際學術會議3次、全國學術會議1次,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

該學科方向有一個團結協作、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學科研團隊,有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有博士生導師1人,與電子科大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平均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近10人。自2008年以來,先後在Physical Review D、Physics Letter B等高影響因子的SCI源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部分論文被國內外同行專家廣泛引用;於2008年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本研究方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受到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高度評價。

核天體物理

針對核物理與天體物理及理論物理之間的交叉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方向,主要內容是研究恆星內部物理過程對恆星結構與演化的影響。

該課題組近十餘年來一直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形成了鮮明的優勢和特色。採用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和天文觀測相結合方法探究了核心坍塌型超新星爆發中的一些關鍵的物理過程,包括強電荷禁止下的電子俘獲過程;強磁場下的弱相互作用過程等;流體動力學時標與電子俘獲時標的相對大小在超新星坍縮反彈過程中對激波能量的影響等。對坍縮反彈型超新星的爆發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該方向研究人員正著手對多維情形進行研究分析,其成果可能對超新星的爆發機制研究帶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本研究小組是國內從事核天體物理理論研究的主要團隊之一,已在電子俘獲時標和流體動力學時標的相對大小與超新星鐵核心殼層之間的關係、核統計平衡的分析數據對超新星環境下的模型、天體物理環境下存在的強磁場對各種弱相互作用過程影響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和優勢,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已舉辦了2次全國性學術會議。課題組成員先後在《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Chinese Physics》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一批研究論文,其中,有30餘篇被SCI收錄。

該方向現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教師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優越,導師隊伍穩定,從2002年以來,該方向一直持續招收碩士研究生,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科研水平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的肯定。

凝聚態物理

該研究方向屬於物理學前沿熱點研究領域,本方向主要研究原子分子結構理論和晶體場理論,將其研究成果運用於材料製備和光磁特性分析。 主要特色如下:

(1)利用晶體場理論計算和解釋含過渡金屬離子、稀土金屬離子晶體的吸收光譜和順磁共振譜。研究摻雜引起的缺陷和晶格局域畸變對新型晶體材料光磁性質的變化、晶體中的共價效應對其譜學特性的影響等,進而對實驗觀測數據進行分析解釋。創立了雙旋一耦合係數模型的自旋哈密頓理論;考慮晶體強共價性對譜學特性的貢獻,積極從事材料製備與性能測試研究,實現理論與實驗檢驗結合,指導新材料的設計和製備,改善材料的性能。

(2)用分子動力學方法,進行計算機模擬金屬、合金、陶瓷中的初級輻照損傷,分析晶體中缺陷的產生,缺陷形成機制以及缺陷團的形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結合分子動力學方法研究材料的結構和光磁等性質,研究材料的相變機制;用解析的方法,利用各種形式的近似勢函式研究固體和流體狀態方程和熱物理性質。

該學科方向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其中博士3人,在讀博士3人。有光學多層鍍膜機、晶體生長爐、X射線晶體分析儀等材料製備和表征設備。該方向平均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5-8人,先後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山東大學等單位聯合培養10餘名研究生。先後主研和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和主研四川省科技廳和教育廳科研項目7項;有30餘篇研究論文被SCI、EI收錄。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高度評價。

原子分子物理

利用原子分子結構理論,在分子激發態和功能納米材料合成、組裝、表征及其在能源與環境領域的套用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從原子分子層次上設計和製備新材料,實驗上採取自下而上的製備技術,研究材料的特性,探索和解決在先進能源材料、陶瓷、納米材料與器件的設計和套用研究領域的關鍵問題。

光學

微波光子理論與套用是涉及現代光學與光電子學、光纖技術、微波技術交叉的一個研究領域。本課題組一直從事微波光子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形成的研究特色與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光纖射頻傳輸理論與套用技術研究成果得到國內同行的認可。光纖射頻傳輸技術將非線性光學和光電子技術相結合,研究光纖傳輸網中產生和傳輸射頻信號的相關問題。它是構建下一代高速綜合寬頻網的最具前途的解決方案之一,也是國際研究熱點。本課題組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1)高非線性的光子晶體光纖理論研究與設計;(2)射頻信號的全光產生技術與器件研究;(3)光纖色散和非線性效應對系統性能影響的研究。

(2)微波信號光學模數轉換方法的研究成果具有較大的科學價值和國防套用價值。光學模數轉換方法是將光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研究用光學方法實現模數轉換的相關問題,解決高速信號數字處理系統的電子瓶頸。本課題組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1)高速信號光學採樣原理與方法的研究,(2)高速信號光學量化原理與方法及單元功能的的研究。

(3) 新型集成光濾波器的研究得到同行專家的認可。基於光波導的集成光濾波器是信息光電子技術領域的基礎性器件之一,是構建未來智慧型光網路的基礎,主要套用於WDM系統中實現高速光突發交換和分組交換。本課題組的研究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光濾波器理論研究;⑵長周期波導光柵的設計與製作;⑶長周期波導光柵耦合結構的設計

該方向現有教授1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3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及其以上學位比例達100%。先後承擔省廳級科研項目2項,與地方企業和部隊合作橫向項目2項,總經費160餘萬元。在Optics Communications、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 PIER、光學學報、光子學報等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了多篇科研論文,其中,22篇論文被SCI、EI收錄,其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科學研究的水平受到國內同行專家的好評。

無線電物理

該方向屬於無線電電子學、通信技術、電子技術及其相關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等領域內進行基礎和套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無線通信與網路、軟體無線電、天線理論與設計等。

(1)、無線通信與網路:主要開展無線通信與無線網路理論與套用基礎研究,包括:無線多媒體網路、射頻識別(RFID)與無線感測器網路(WSN)等方面的理論與套用基礎研究。

(2)、軟體無線電:研究具有開放式無線架構的軟體無線電技術和軟體無線電信號處理技術,包括高速A/D、D/A技術、DSP技術以及FFT算法,調製解調、信源/信道編碼等算法及實現。

(3)、天線理論與設計:研究天線基本理論與設計、測量方法與計算機電磁仿真技術,研究各種頻段天線及其饋電系統設計及其製作新技術。

該研究團隊主要依託“電子信息處理技術與套用”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現有教授、副教授8人。先後承擔省、廳級重點項目13項,橫向合作項目7項,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發表SCI、EI、ISTP收錄的學術論文40餘篇,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該方向碩士畢業生既具有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也具有在通信工程技術、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等領域從事高科技開發的實際業務能力,適合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工業、交通、郵電、金融、商業等行業從事教學、科研、產品研發、生產和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

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含教育碩士)

培養具有紮實理論與實踐技能的重點中學物理骨幹教師,為我國物理教育和物理教育科學研究服務。主要研究內容有: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物理的教與學的關鍵問題研究;基於信息技術融合的物理教學理論與技術;物理知識教學結構和物理學理論結構關係;物理知識和物理方法的融合;物理學的套用與物理知識教學等物理教育的基礎理論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