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為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並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是“七五 ”、“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項目學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和 “985”工程建設,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學校。2000年4月,國務院將原西安醫科大學、原陝西財經學院併入原西安交通大學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濟、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設有20個學院(部)、8個本科生書院和8所附屬教學醫院。現有校本部在職教職工5635人,專任教師2416人,教授、副教授1500餘人。學校教師隊伍中有兩院院士21名,其中11名為雙聘院士。國家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4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9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15名,“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帶頭人1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188名,“千人計畫”31人,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44名。
學校簡介
學校位於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市南郊,居於大專院校文化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內,文化氣息濃郁,基礎設施齊備;與西安交大醫學院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毗鄰,辦學資源豐富、學術氛圍濃厚;周邊有大雁塔、小雁塔、陝西歷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等風景名勝,自然環境優美,人文底蘊豐厚。
學校設有學校辦公室、教務科、招生就業辦公室、財務科、學生科、保衛科和總務科七個行政科室以及臨床、基礎和人文三個教研室。
依託交大醫學院諸多優勢教學資源,憑藉先進的教育理念,學校逐漸形成了培養“品德高、技術精、能力強、體魄健”人才的育人特色。學校具有一支實力雄厚,治學嚴謹的高水平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及辦學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指導”的原則,學校已在醫學院第一、第二附屬醫院、陝西省人民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深圳現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西安精密齒研中心、陝西華遠醫藥有限公司、海天製藥廠等單位(企業)建立了教學實訓基地。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增強辦學綜合實力,已建有教學實驗室、微機房共十六個及十個多媒體教室,投資60餘萬元建成了設施一流的護理實訓中心和口腔技工中心,達到了較高的辦學層次。學校根據社會的需求,由剛建校單一的護理專業發展為具有醫學實驗技術、衛生財會、口腔工藝技術、口腔預防保健醫學、婦幼衛生、營養學和藥物製劑八個專業的中等衛生學校。 學校現擁有兩所“二級甲等醫院”作資金保障,有足夠的經費用於教學實驗儀器設備、試劑等供學生教學和實驗操作。學校強調常規化,落實教學環節,保證教學質量;強調科學化,在創新中發展,將學生的執業準入考試及臨床實踐與學生的日常教學相結合;強調信息化,加強對外交流,切實解決學生實習與就業問題;強調學習終身化,創造條件。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伊始,為了儘快醫療戰爭的創傷,恢復和發展生產,建設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急需大量的護理專業人才。1950年8月29日,經西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高字第1374號)批准,西北醫學院附設高級護士學校遂宣告成立。
五十年代學校大門
建校之初,校址暫設於西安市西五路146號西北醫學院內(即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內),校舍僅有約50平方米的幾間平房,無專用辦公室和固定教室;也無獨立建制和組織機構,校長暫由西北醫學院侯宗濂院長兼任,副校長由附屬醫院謝景奎院長兼任,教務主任由附院護理部主任胡靜澤兼任。當年9月,招收兩年制護理專業學生34名。當時的辦學條件異常艱苦,沒有專職教師和專業教材,就採取邊工作邊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屆34名護理專業學生僅經過短期的護理基本技能訓練便走向臨床。
隨著護校的建設和發展,需要逐步走向規範化。1951年8月6日,經西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第(208)好檔案批准,由侯宗濂、劉新龍、趙乃嫻、胡靜澤、趙石麟、王萬章、賈鳳珉等七人組成護校臨時校務會。8月9日,西北醫學院人字785號文呈報衛生部“附設高級護士學校員工編制計畫”,要求增加專職教師10人,兼職19人,總編制37人。8月20日,經西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批准,準予制印兩枚,其一為“西北醫學院附設高級護士學校鈐記”方形有框印章,其二為“西北醫學院附設高級護士學校”豎條無框印章。9月,護校招收二年制護理專業學生52名,並制定了二年制護理教學大綱和教學計畫,開設25門課程,總計3960學時,其中理論講授1540學時,實習實驗1880學時。從此,護理專業教育逐步走向規範化的培養道路。
1952年8月19日西北醫學院決定,自1952年9月1日起,護校歸學院領導,校名改為“西北醫學院附設護士學校”,校長仍由附院院長謝景奎兼任,由趙乃嫻任教育主任,張仲齡認專任委員;護校設立了教學、教導、人事、會計、註冊、庶務六個教學、行政管理機構,教職工10人,建立了護理示教室,購置了部分教學所需設備。
隨著我國醫學教育的發展,護校的招生規模逐年擴大。1954年8月11日,護校暫時遷往西安市北院門44號,同年招收護理專業學生104名、學制由二年制改為三年制。1956年9月1日,中央教育部、衛生部通知,“西北醫學院”改名為“西安醫學院”,護校也隨之更名為“西安醫學院附設護士學校”。本年招生118人,其中從上海招收國中畢業生和調乾生40名。
六十至八十年代學校大門
1960年3月護校由西五路146號遷入現小寨西路196號新校址,1966年4月23日學院決定自5月1日起護校由一附院領導。當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8月8日,學校停止招生。1969年3月,陝西省革命委員會下文撤銷本校建制和編制。1970年3月教工及所有教學設備、儀器、圖書和木器家具搬遷下放到三原縣書院門78號;4月,本校改名為“鹹陽地區三原衛生學校”。1979年,三原衛校遷入鹹陽,併入鹹陽市衛生學校。
1978年1月,西安醫學院劃歸國家衛生部領導。隨著十年動亂的結束和撥亂反正的開始,遭受重創的護校獲得了新生。同年3月,學院向衛生部申請,因臨床急需大量護理專業人才,要求儘快恢復原“西安醫學院附設衛生學校”的建制。5月,經衛生部批准,同意恢復護校建制,在校生300人,學制三年,招收國中畢業生,教職工編制50人。
1985年1月,經衛生部批准,護校更名為“西安醫學院附設衛生學校”。6月,西安醫學院經衛生部批准更名為“西安醫科大學”,本校亦隨之更名為“西安醫科大學附設衛生學校”。
九十年代學校大門
2000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西安醫科大學、陝西財經學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併,組建成學科門類更加齊全的綜合性大學。我校亦隨之更名為“西安交通大學附設衛生學校”。2004年12月23日,我校更名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附設衛生學校”。
榮譽
經過一代代衛校人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學校在過去的近六十年中獲得了眾多矚目的成績。我校畢業生曾在全國護士資格考試中,獲衛生部總評第三名;曾連續兩年在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榮獲陝西省第一名;北京海政總醫院的我校畢業生在全軍護理技能競賽中榮獲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我校還先後獲得全省教育系統“創佳評差”工作“最佳單位”、西安市雁塔區“無毒單位”、西安市雁塔區“文明單位”、西安市雁塔區“文明校園”等光榮稱號。
學校面向全國各省市統一招生,辦學宗旨是為社會培養所需求的醫務工作者。基本任務是為醫療、教學和科研院所培養實用型中等衛生專業人才。經過多年的努力,培養出理論功底紮實,專業技能嫻熟,整體素質高的各類人才5000餘名,大多數畢業生成為醫療衛生事業的骨幹力量,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和信賴,社會聲譽高,就業前景好,在省內外贏得了良好的讚譽,馳名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的中等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