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加里曼丹

西加里曼丹是印尼在婆羅洲島加里曼丹地區的五個省份之一。面積約146,807平方公里。居民中超過一半信仰為伊斯蘭教、24%為天主教、10%為基督教,其餘信佛教,印度教和孔教。首府坤甸 (Pontianak)剛好位於赤道線上。2000年人口約3,740,017 人口每年增長:1.53%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6人。種族有達雅族、馬都拉族、馬來族、華人等。西加里曼丹大部份地區都是 沼澤,包括西部的沿海地帶。1945年荷蘭殖民政府(NICA)統治西加把它劃成聯邦,1948年又把它劃為西加特別行政區,1949年西加又劃為州,是年在坤甸西加特區區長把職權移交給西加州長,並將西加劃為印尼聯邦共和國之一,一直維持到1956年根據1956年25號條例才被劃為省,於1957年1月1日成為西加里曼丹省自治區。

地理

1周圍地區

北與 東馬來西亞的沙勞越州接壤。東北是 東加里曼丹。東南為 中加里曼丹。南瀕 爪哇海。西濱加里曼丹海峽。

2地形

西加里曼丹大部份地區都是 沼澤,包括西部的沿海地帶。北部、 東北部與東南部有山脈。

3城市

有2個主要城市,包括 首府 坤甸和 三口洋

4河流

卡普阿斯河(Kapuas) 帕萬河(Pawan) 肯道阿河(Kendaua) 默拉維河(Melawi)

5山脈

馬勒山脈(Muller):位於東南部,東北-西南走向,此 山脈是與中加里曼丹的天然分界。斯赫瓦納山脈(Schwaner):位於東南部,東北-西南走向,是馬勒山脈往西南方向的延續,也是與中加里曼丹的天然分界。卡普阿斯胡盧山脈(Kapuas Hulu):位於北部,西北-東南走向,在東北部與馬勒山脈會合。

生物

天然 植物有 鐵樹、 柚樹、 櫟樹、各種 菌類、 蕨類和 蘭花。

經濟

主要為 農業,糧食作物有 水稻、 玉蜀黍、 木薯;經濟作物為 橡膠、 油棕和 椰子。

工業多為家庭式的小型工廠,種類有碾米、加工棕油、木雕、織布、編草蓆和籃子等。

交通

主要靠河運、海運和空運,有少數的 公路連線省府坤甸和其他地區。

加里曼丹的名字來源

在荷印統治時期加里曼丹島被定名為婆羅洲,是1949年底荷印移交政權後才改為加里曼丹,對這個名稱有幾個傳說:“加里曼丹”源自Permata因為這個島上有很多地下寶藏。這個名稱經歷史的進化,演變,上述語句被轉化為Perimantan,再後演變成Kalimatan,原有的r很自然地演變成l。

也有說是源自於Kali,emas和intan,因島上蘊藏有豐富的金(emas)和鑽石(intan);又有傳說源自Kalimata,在這島上生產一種特殊芒果,其味酸甜,名Kalimata,經演變而成Kalimantan。

Kalimantan有一個別名叫Tanjung Pura。據說這個名原來是Tanjung和Bakula兩字組合成的,意思是“香岬角”。

加里曼丹島是印度尼西亞群島中最大的島,除北端約五分之一划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沙勞越,沙巴)與汶萊國外,其大部分是印尼屬土,因為地域遼闊,所以劃分為四個省,即東,西,南,中加里曼丹省。

原來在1936年西加屬婆羅洲府(首府設在馬辰)管轄,1938年改為郡,西加劃為西婆羅洲郡。1945年荷蘭殖民政府(NICA)統治西加把它劃成聯邦,1948年又把它劃為西加特別行政區,1949年西加又劃為州,是年在坤甸西加特區區長把職權移交給西加州長,並將西加劃為印尼聯邦共和國之一,一直維持到1956年根據1956年25號條例才被劃為省,於1957年1月1日成為西加里曼丹省自治區。

資源豐富

西加省面積146,760平方千米〈沼澤地30,000平方千米;湖泊6,760平方千米;陸地110,000平方千米〉沿海有65個小島,面積1,163平方千米。

陸地分為平原與丘林兩個地區:平原地主要在: 三發縣西部,坤甸縣東部,卡江下游兩岸,道房中部。丘林地則內陸全是丘林地帶了。

省內有一條全印尼最長的河流――卡江(Sei. Kapuas)長1,143公里,有支流蘭臘河(Sei.Landak)、墨拉威河(Sei.Melawi)、卡燕河(Sei.Kayan)。卡江是西加的經濟大動脈,從下游坤甸沿江直上有好多大小市鎮,坐落在江邊,全靠這條江將所需物品用船運送,然後在回頭時,把各地的土特產載往坤甸。到了最近陸路交通較為發達了,才有些物質是通過陸路運載。

此外還有較短的河流是三發河(Sei.Sambas)、烏洛港(Sei.Sebangkau)、文島宜河(Sei.Selakau)、巴灣河(Sei.Pawan)、喃吧哇河(Sei.Mempawah)。

湖泊有:魯亞爾湖(D.Luar)、斯達魯姆湖(D.Setarum)、伯利達湖(D.Belida)、沙加達尼湖(D.Sagatani)、三巴冷湖(D.Sebedang)、鹿邑湖(D.Mentrado)。

西加原本是塊原始森林地帶,是兩百多年前華人大批來到後,開荒墾殖後,才出現了橡膠園、椰樹園、胡椒園,如今更加墾殖了大片棕櫚園,森林面積可狹小了,但比起其他省份還是有很大片未開闢的森林地帶。

二次世界大戰後,經專家勘探,西加有著各種珍貴礦產資源。如金、錳、鎳、煤、鐵砂等,最近雖已有好多企業申請到開採準字,但只有一小部分已經進行開採,仍有大部分持有準字者還沒有落實開採。

西加里曼丹省的華人

華人最多的唯一省份

什麼年代華人開始進入西加里曼丹?沒有完整確切的文字記載,據中國的史書記載,北朝魏宣武帝在位年間,就與婆羅王有接觸。經商往來,而婆羅王對中國的朝貢也未中斷過。若此記載可靠,則在1000多年前華人就來到婆羅洲(加里曼丹)了。

據在馬來西亞的金劍先生(1991年12月14日馬來西亞《新生活報》刊登)寫道:“1407年(永樂4年)在呂宋島的海盜首領林道乾,不敵西班牙的部隊,只好率部下南逃至婆羅洲島北部登岸,土人酋長見林道幹部隊衣甲鮮明,不敢抵抗,帶領族人投降,之後,林道幹部眾在此開荒耕種,改邪歸正,與土著女孩通婚,繁衍至今。”這個地區就是現在的“宋公”(Sungkung),它位於三發河上游,到現在該村還保養著林道乾的墓,墓的上面還插有他的寶劍呢。

這就是有文字記載關於華人來到西加的歷史。隨後就有華人乘搭帆船向南探險,而來到婆羅洲,一般是每年的春季順東北風來到西加,要到6-7月間有了西南風才回航,當時來到西加的華人都是短暫停留,以經商為主,後變成長期定居,進行釆礦,開荒。也許是1740年喃吧哇(Membawah)蘇丹向汶萊蘇丹招得一群華工到百富院開採金礦,從此開採金礦延伸到內地,如民旺、新南(Minwang),新南(Sinnam)和東萬律(Mandor)。

1750年開始有大批華人來到西加,因為那年三發(Sambas)蘇丹批准華人在鹿邑(Mentrado)開採金礦。

當1770年在東萬律發現新金礦後,華人更迅速來西加,幾乎每年約有3000華工來到西加。受金礦的誘惑,大批華人移居西加,從喃吧哇轉移到坤甸,邦戛,三發等地,後由於開採金礦容不下,就轉移生產目標,即向各處開始耕田捕魚,開墾農業和種植園藝,如胡椒、甘密(Gambir)、椰子、橡膠等。

據荷蘭作家Cator的記載,1900年西加華人是41,500人,20年後增加到67,000人,到1930年是108,000人。而此時華人的農園地約120,000公畝。到1954年人口統計時,西加的華人占全省人口的30%(馬來人30%,達雅人30%,其他各族10%)。

金礦在1812年約有30多個礦區,以東萬律金礦最大。全部採礦工人約3萬。早期到來西加開採金礦的華人,都各自組織公司,主要是梅州市梅縣區、大埔人。早期的公司有東萬律的蘭芳公司、鹿邑的大港公司、三條港公司、和順公司等。

逐漸地越來越多華人前來西加,於是自1850年華人開始轉移生產目標,即向西加的市鎮以外的森林地區墾荒務農,所以西加各偏僻地區都散居了華人,他們開荒墾植椰子園,橡膠園,胡椒園。成立小鄉村,甚至有些小鄉村全是華人,沒有其他族群,在內陸丘林地帶的每個園區都是華人開闢的,即使交通很不方便的地區都有華人的小村莊。在城市華人比較多的是山口洋,華人居民占全市人口的65%,坤甸市華人占45%。

西加華人居住區的房屋建築格式與中國大同小異,在他們住家四周圍都種菜,養家畜。在山口洋,鹿邑和東萬律,那兒的市區建築與中國城鎮都很相像。

傳承中華文化教育最普遍的唯一省份

上面己說過,在西加全省的每個森林地帶都有華人居住而成為小村莊。有的村莊只有10多戶人家。他們有的是聚居在一塊成個村莊;有的分散居住在各自的膠園、椰園,相隔數百米。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華文教育紛紛興起,都以國語教學,就連十幾戶人家,交通不便的偏僻村莊都開設中華國小;就連散居各園區的村莊也開設中華國小校。多數村莊學校只有數十名學生,所以只用一兩位教師。當時的教師有的須步行幾個小時才到達學校,教師們也一樣願意前去執教,其執教精神高尚可貴。據說當時西加的華校大大小小有100多間。

1957年西加省政府下令全省13個地區(坤甸、松柏港、喃吧哇、山口洋、邦戛、三發、盂嘉影、萬那、上侯、新黨、昔嘉羅、富都、道房)以外的地方不準開設中華學校,這個禁令於1958年開始實施。華校的數量就大大減少,但原來的華校在地方上的熱心人士支持下改為“民族私立學校”,上午教授印尼政府的印尼文課程,下午教授華文,這樣一直維持到1967年蘇哈托宣布禁令後就全部封閉了。

保持中華文化傳統最完整的唯一省份

西加的華人傳統文化從未被破壞過,間斷過。在蘇哈托掌政時曾下令禁止一切含華人傳統的文化節日的活動,如除夕夜到廟堂上香,過春節等。然而在西加對華人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冬至等,西加華人商業活動照樣停業慶祝。

這裡必須特別提及華人占全市人口65%的山口洋,曾被喻為印尼的唐人坡,小香港,除以客家話通行於市區外,另一特色是“十步一小廟,百步一大廟”的廟宇建築群。

蘇哈托下台後,春節期間更是舞龍舞獅,廟宇鐘鼓齊鳴,男女老少上香拜神通宵達旦,元宵節各地神仙齊出遊,法師坐刀轎,穿口針,踩釘排等巡遊全市,熱鬧非凡。近年來當地的其他族群,軍政人員也多參與這一活動,這是全印尼獨特的喜慶節日。

在西加的華人中,尤以潮州人和福建人都不吃三板跳魚(稱三寶公魚),這種魚背脊上有五個手指紋,傳說是因被海浪打上三寶公的船上後,三寶太監親手抓起放生的,所以魚背上留下了三寶太監的五個手指印。

華人遭受最大迫害的唯一省份

1942年日本占領西加後,將西加華人精英進行大逮捕,然後載往東萬律,實施集體大屠殺或活埋,幾達萬人。日本軍把一卡車一卡車的華人載往東萬律,其中不乏正值壯年的積極分子,一概被命令自掘填墓穴,然後在屠刀下斷頭或集體活埋。東萬律的集體屠殺,後來建了萬人冢的墓園,至今仍是家屬們難以跨越的死蔭幽谷。

1965年“九卅”事變後,蘇哈托上台,搞反共排華運動,西加的印共及其同情者組織游擊隊反抗蘇哈托政權,游擊隊的成員有華人,活動範圍是三發縣和坤甸縣兩個縣區的森林地帶。蘇哈托政權撲滅無方,誣賴游擊隊能在森林生存是靠山區華人的資助。為達消滅目的,掌權人就散播不利華人的謠言,煽動慫恿勇猛而單純的達雅族人仇視華人,向華人大開殺戒,進行驅趕行動。於是在1967年底,三發縣、坤甸縣軍人偽裝成達雅族人,率領了達雅族人搞“紅頭事件”,用達雅族人的習俗,向每個村莊散發紅碗,要大家宣誓驅趕,燒,殺,搶華人及其房屋,財產,園地。經過大運動後,將這兩縣管轄的山區華人趕到海邊城鎮,造成約20多萬人華人難民。有的村莊華人走得慢些的就被殺害,甚至有的是由武裝人員策划進行全村莊的大屠殺,例如孟加影坡附近的麻雲,伯蘭蒂,和華莪附近的雙濱港,這3個村莊,各有數十戶華人,男女老少各數百人口,全被集體殺光。當時除這三個村莊的華人及連同走得慢而被殺害的華人約數萬人。

那些被趕走的約數十萬人,他們來到沿海地區成了無業游民,政府不管,讓其自生自滅,有的還被以“莫須有”罪名逮捕入獄,許多未經審判而凌辱致死獄中;當時逃到山口洋和坤甸的華人難民,其中有的與其餓死,不如冒險到外島找出路,求生存。

西加華人向來循規蹈矩,卻總是難逃宿命,日本來時說華人參與抗日游擊隊,進行大屠殺;自家人當家作主的時候又說華人支援共產黨,又成了代罪羔羊。

所有在山區的華人都有樹膠園,胡椒園等,被搶光了,最後都被破壞了,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逃來沿海的難民,當時已沒華人團體了,只由個別熱心華人接濟,有的流落為乞丐,賣淫,有的帶點錢出來的就到外島打拚。

在那個年代政府在西加也實施白色恐怖,凡是被認為“莫須有”的華人就被捕殺,許多尚有一點積蓄的華人紛紛逃往外島避難。所以從此西加華人人數大大減少,由原來的占全省人口的30%減至9,151人(2004年統計華人人數是365,232人,全省3,991,612人)。

經濟作物也在這次清剿中全給破壞了,造成西加的經濟一落千丈,幾十年了都恢復不了。

外嫁華人姑娘最多的省份

自“紅頭事件”後,西加出現很多窮困難民,為擺脫貧困,先是出現許多媒人帶難民的女兒,寡婦到香港,台灣找婆家,一些寡婦在台灣更多的是嫁給退伍老兵;後來是台灣的媒婆帶人來物色,就形成更多華人女孩外嫁到香港,台灣等地了。她們有的是幸福了,找到了好歸宿;但也有的遭到更慘的命運,被虐待,被轉賣為娼,再入地獄。

族群和睦相處的省份

自蘇哈托下台後,其所搞的種族挑撥離間,造成土著人殺害華人,土著人殺害馬都拉人等血腥事件。到21世紀初結束了。恢復了三大族群(達雅族,馬來族,華族)融洽相處。華人逐漸參與了政治活動,參選為中央,省級與縣市議員,有華人當選為西加省議會副議長;坤甸市議會議長;山口洋正副議長。還有華人當了地方長官,如張錦坤是第一位華人當上了上侯縣縣長,接著西加省副省長黃漢山;山口洋市長黃少凡;坤甸縣縣長也是華人;山口洋市議會議長還是華人婦女呢。西加華人多盡了民族的公民責任和義務,這是良好榜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