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袁家村位於永壽縣城東北30公里處,是常寧鎮政府所在地,轄兩個村民小組,共206戶,917人,全村總面積1138畝,其中耕地面積938畝,,荒山荒坡200畝。種植業以傳統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和大蔥、蘋果、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為主,養殖業以豬、羊、雞等為主。全村現蘋果面積600畝,中藥材面積110畝,大蔥種植85畝,豬存欄1080頭,羊存欄560頭,雞存欄2000隻, 2010年全村農業總產值約為984.5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630.2萬元,占總產值的64%,養殖業總產值325.6萬元,占總產值的33%,其他 28.7萬元,占總產值的3%。201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8200元,其中種植業人均純收4406元(糧食:110元,蘋果:2514元,中藥材:956元,大蔥、蘑菇等其他經濟作物:826元),占人均純收入54%;養殖業人均純收入1362元(豬:683元,羊:421元,雞:258元),占人均純收入16%;其他收入2432元,占人均純收入30%。
種植業現狀
袁家村共有耕地面積938畝,2008年以前大田糧食作物 531畝,占總耕地面積的57 %,蘋果面積304畝,占總耕面積的32%,其他經濟作物103畝,占總耕地面積的11%。以上三項占總耕地面積比例約為6 :3 :1。以2008年為例,全村種植業總產值約為266.4萬元,種植業人均純收入2245元,其中糧食作物生產產值約為52萬元,平均人均純收入472元,占人均純收入的21%,蘋果生產總值約為 182.4萬元,平均人均純收入1478元,占人均純收入的66%,其他經濟作物收入32萬元,平均人均純收入295元,占人均純收入的13%,以上三項占人均純收入的比例約為3 :9 :2。
農業產業結構特點
種植結構進行了調整
通過努力,全村農田種植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品種最佳化,糧食作物面積下降,經濟作物面積不斷擴大。常寧鎮袁家村成橋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已初見成效,種植板藍、甘草、丹皮等13種中藥材,年實現產值137萬元,僅此一項,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就增加了956元,並在其輻射帶動下,目前常寧鎮中藥材已發展到十多個村,200多戶,種植中藥材360畝,年產值約為500萬元。在蘋果種植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成立了永壽縣果品行業協會——常寧分會,通過跟蹤服務果農和解決了果農賣果難的問題,近年來新建蘋果園近300畝,產業規模得到進一步的擴大。
在永壽縣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大棚食用菌種植以及優質高產大蔥的示範帶動下,全村大棚食用菌面積迅速擴大,現已發展食用菌大棚7個,占地面積23畝,年收入40萬元,發展優質高產大蔥85畝,年產值68萬餘元。各產業調整之後的現實經濟收益,充分調動了農民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自覺性。
特色種養基地已成規模
近年來,該村因地制宜,聯繫當地實際,抓住特色優勢,緊緊圍繞效益農業組織實施,在袁家村農業生態示範園區內,廣大村民積極加入“永壽常寧鎮袁家村成橋中藥材種植協會”,該協會建立優質中藥材統一種植,配備相關技術人員,從種到收的肥料集中全面供應,防病治蟲用藥的集中調配,保護農戶的經濟效益以及農戶種藥的積極性,也保證了農業支柱產業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村內生豬養殖合作社積極進行豬種最佳化,引進良種,最佳化了生豬養殖,增加了農戶收益,確保了產業結構調整影響力。
土地集中流轉與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
2010年由常寧鎮黨委、政府牽頭,袁家村具體實施,在該村進行連片土地流轉,採取集體出租和民眾個體協商出租的兩種方式創建了常寧鎮袁家村農業生態示範園區。由成橋中藥材協會向集體申請流轉土地,11名農村實用人才通過合股投資經營的110畝的中藥材種植,年產值可達130多萬元;占地共10畝的生豬養殖場,由本村8戶民眾向集體申請流轉土地,併合股投資經營,年可實現利潤58萬元;位於袁家村農業生態示範園區內的永壽縣大學生村官創業實踐基地占地7畝,以種植大棚食用菌平茹、高產優質大蔥、地下雪蓮果、中藥材丹參以及世界八大保健食品之一的白蘆筍等五種作物為主,年產值10萬餘元;黨員科技示範基地共投資16萬元,租賃土地52畝,建有占地2畝的蘑菇種植大棚一座共34間,年產值9萬餘元,種植優質、高產大蔥50畝,年利潤20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