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陰學堂到蚌埠五中蚌埠五中前身是清宣統寶陰學堂、蚌埠公立第一高等國小校、蚌埠華中街國小、蚌埠私立華大中學、蚌埠市第二初級中學。五中始建於1911年秋(清宣統三年),至今,業已99年。歷經人間滄桑,五次易名,兩次遷址,堪稱最早舉辦的一所學校。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作為漁村的蚌埠一躍成為商埠,日趨繁鬧,輪船通航,鐵路通車,南北來往的商客雲集於此。許多商戶子弟要上學,但要到鳳陽、懷遠就學,大家感到甚為不便,當地又無學校,故私人慾擬辦學,以解決子弟就學難、遠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地方上頗有名望的讀過私塾的高萬書出面牽頭,由陸晉伯任先生,在團防局(現青年街85號)辦起了學校,命名為清宣統寶陰學堂,由團防局任職的蔣雲卿(字銀龍)擔任堂長。學堂僅有一間教室,開始僅有學生十幾人,不久發展到30多人,兩位秀才先生任教。開設《三字經》、《論語》、《孟子》、《百家姓》、《幼學瓊林》,名為初小,實為改良私塾。先生講,學生聽,學生死記硬背。辦學第三年開始使用粉筆,先生頗感新奇,不知用法,遂用手將粉筆研碎,後加入水調拌用毛筆蘸著書寫,結果鬧成笑話。後來從京師大學堂畢業的金鏡輔來學堂執教國文,對誤用粉筆作了糾正。金鏡輔教古文,以背誦代朗讀,繪聲繪色,生動形象,他教的《桃花源記》,70多年後健在的學生,仍記憶猶新。此人,後到鳳陽勸學所(系教育行政領導機構)擔任所長。來寶陰學堂任教者,多是清末秀才,有一定的文化修養。1913年,監考大員坐綠頂轎來學堂,學堂師生讓其先行,以示禮貌,監考大員自謙道:“簸之,揚之,秕糠在前”。學堂先生范同斌(懷遠舉人)當即恭維答道:“淘之,汰之,砂粒居後”。對答如流,嚴謹工整。1915年,全國各地諸多學校紛紛易名,寶陰學堂亦適時改名為蚌埠公立第一高等國小校。此時,高萬書病故,陸晉伯離蚌,學校一切均有蔣雲卿掌管。蔣雲卿,是清末幾次縣試而未第的童生,亦是蚌埠老戶人家,在地方上頗有一定勢力。他為人公正,願意過問地方上的事情,雖不大懂辦學,文化程度又不深,但熱心於教育,對教書先生頗尊重,常向老秀才們請教。每當春秋兩季舉行開學典禮時,對不論年齡大小的先生,他總是列名表彰,向他們行三跪九叩之禮,此舉大得人心。1916年,遷至大馬路。此時,興建平房30餘間,不久又建蓋了一幢二層木架樓房,坐北朝南,校門左右各置一石雕雄獅,顯得威嚴肅穆。有初小四個班,高小三個班。校長蔣雲卿,下設學監(宋修齋任),教務長(吳春山任)各一人。實行八年制,初小部六年修滿,高小部二年修滿,每班40人左右,約計300餘人。開設課程有:國文、算術、經學、歷史、修字(教學生做對聯)。後接受學生家長要求,增加了英文和體育。1925年,孫中山逝世時,高新顏(國文教員)敬撰輓聯:“一人千古,千古一人”。由於言簡意賅,耐人尋味,故博得好評,蜚聲全國。許振卿擅長對對聯,一次,有人出上聯:“池河無水也可”,許立即對下聯:“杯衍去木不行”(池河在定縣境內,杯桁系河南省地名)。隨著學校規模擴大,入學者除當地居民子弟外,還接收鳳陽、懷遠、五河、靈璧、鳳台等縣的子弟就學。為適應需要,又擴建學生寢室20餘間,在校就餐者80餘人。學校只有少量的圖書,多是字典、《辭海》、《辭源》之類。畢業生多數考取鳳陽省立四中、省立師範、金陵大學附中、南京工專等學校深造。1938年2月,蚌埠淪陷,學校停辦,校址被偽教育廳占用。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陳貫吾從南京返蚌,經他多方奔走,廣泛交涉,終於要來了被占用的校址。翌年開辦華大中學,又購買高家的八畝園(現大塘路附近)作為擴建校址。陳貫吾自幼生活在蚌埠,熟諳當地人情世態,從小就讀於清宣統寶陰學堂,又曾在蚌埠公立第一高等國小執教多年,所以熱心於辦學,且不乏個人見解。他認為,辦學經濟不公開乃是一大弊端,因而實行經濟公開。他任校長,聘請劉梨樵為會計,組織校董會,朱巨波任校董事長,蔣允田(蔣雲卿之子)等四五十人為董事,校董會負責籌理辦學經費。取名“華大”,一者因學校坐落在華大街,沿用街名;二者又含“中華光大”之意,並非公立,故稱為蚌埠私立華大中學。華大中學,名為中學,實以國小為本。國中只有一年級,兩個班,每班學生50餘名;國小六個班,約計400餘人。學校分設國小部教務主任(王可傑)和中學部教務主任(陳偉仁)各一人。實行教師聘請制,受聘教師要具備學識淵博、熟諳業務的條件,教師每月酬金按麵粉袋數計算。1948年12月,淮海戰局緊張,華大中學停辦。1949年元月,蚌埠的解放給華大中學帶來了新生。2月首次招生。初一隻有一個班,30餘人,擁擠在一間僅有20餘平方米的破舊教室里上課。課桌凳高低不齊。首任校長陸略三。陸是個秀才,雖然文化課程都能擔行,但口頭表達能力不足,教學效果不佳,加之沉迷於棋藝,無力治校,不久,即由陳伯君接任校長。
解放前學校的機構設定1911年前後,鳳陽縣成立勸學所,在隸屬各鄉區指派一人擔任學董,蚌埠是鳳陽西北的一個區,學董是陳金魁(又名陳星五,是個多次縣試未第的童生),在老大街開染坊,清宣統寶陰學堂直屬他過問。因為處在建寶陰學堂初期,學生少,規模小,只是“雛形”,所以沒有完整的機構設定。寶陰學堂設在團防局的一間房子,蔣雲卿擔任團防局長,學堂的事情屬蔣雲卿管。不久,蔣雲卿任校長,一切事情均由他掌管。1916年,寶陰學堂改名為蚌埠公立第一高等國小校,校長下設訓務處。抗日戰爭勝利後,華大中學設立校董事會,由朱巨波擔任董事長,聘請“七戶半”代表人物和社會知名人士為董事,約計四五十人。除校長外,下設國小部教務主任、中學部教務主任。有校工、雜務一至二人。
解放前辦學宗旨和經費寶陰學堂的開辦,只是為了解決本地商戶子弟就學的遠和難,在封建思想的影響下,普遍存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來學校執教的先生,多為秀才,他們學的是四書五經之類,他們教的也是四書五經之類,教材內容都是宣揚封建仁義道德,當然希望學生將來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蚌埠剛剛興起,作為鳳陽縣管轄的西北一區,文化落後,而寶陰學堂的開辦,引起人們的注目,加之寶陰設在團防局內,則更吸引人。本地的名流常聚會於此,如王營子的王月譚、王子久,高營子的高宅潭,朱家圍的朱席伯,席家溝的席兆雲,小蚌埠的高德齋、吳瑞河(清末秀才)都來這個學堂聊敘,這個地方無形中成為當地的政治、文化中心。這些對辦好寶陰學堂、對辦學思想有著一定的影響。辦學經費來源是:東嶽廟的廟產田地的租費和收取的少量學費。改為蚌埠公立第一高等國小校後,經費除了廟產租費以外,另從屠宰稅、房產稅中提取(當時作為附加教育費而收的)。
辦學初期課程設定和教材教法寶陰學堂創辦初期,受私塾影響,開設的課目有《百家姓》、《三字經》、《論語》、《孟子》、《幼學瓊林》等,秀才先生講述,學生默默聽講,不管學生懂不懂,死記硬背。1914年,邀請南京兩江師範速成科畢業生、清末廩生吳朝藍、桃園子的宗老生來教高小學生的《國文》、《歷史》、《經學》、《修字》,教學生寫文言文、做對聯。其內容多是封建的倫理道德,禮、孝、忠、義等。後來,應來自各地寄居蚌埠的學生家長的要求,增設英語、算術、體育。重視英語的教學,初小每周兩小時英語課,高小每周四至五小時英語課,按照規定,初小要讀完模範英語讀本第一冊;高小要讀完英語讀本、模範讀本和納氏文法第一冊。算術除按規定進度外,還要學完查理斯密小代數、因式分解。體育內容包括兵式操、棍棒、啞鈴、木環、籃球、足球、網球、童子軍操等項目。另外開設圖畫課,教學生使用毛筆、鉛筆、水彩、畫圖寫生。1915年後,吳春山(舉人)教唱歌曲,他教學生唱國歌,帶有崑曲調子。這首國歌系1915年5月,袁氏帝國政府的政事堂禮制館頒發的。其歌辭為:“中華雄踞天地間,廓八埏,華胄從來崑崙巔,江湖浩蕩山綿連,勛華揖讓開堯天,億萬年。”1915年後,又教唱《卿雲歌》(系北洋政府的國歌)。其歌詞為:“卿雲爛兮,幻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此外,一些學生還唱當時流行民間小調:“南京大小十三門,宣統皇帝做不成”、“舉起刀,拿起棍,不殺洋人不解恨。”由吳春山編譜的校歌歌詞為:“大哉寶陰,我校寶陰,屹立蚌山之陰,濟濟一堂,相愛相親,互相磋磨,炎黃子孫。”
華大中學時期的課程設定和教材教法華大中學設國小部和中學部,開設課程不一樣。國小部有國文、算術、勞作、音樂、體育等;中學部有國文、代數、英語、公民、歷史、地理、音樂、體育等。課程內容以三民主義、忠孝仁義為主。教師有王可傑(國小部教務主任),陳偉仁(中學部教務主任),蘇蓬仙(教國文),霍邦讓(教地理),方××(教算術),周布(又名周少仲,教音樂),陳倩(教音樂),陳貫吾兼教算術。當時任教的周布(主要在勤民國小任教,後任合肥工業大學體育教研室副教授),受校長陳貫吾之約,兼任音樂課。他把國文教科書上的詩詞,配上曲譜,鉛印成《中小學生歌詠教材》,在省內外發售,蚌埠代售點是開明書店。陳倩(繫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仲星火之妻,已故),也使用周布的教材。周布教四、五年級音樂,陳倩教三、六年級音樂。周布能自作樂譜。其中《這是為什麼?》廣為傳唱。這是一首反內戰的歌曲,一個流浪漢的自述。其歌詞為:“日落滿天霞,想起了我的家,我的家就在那白山黑水;黑水白山那就是我的家。自從那個時候,獨自一個離開我的家,流浪啊,四海為家。流浪啊,海角天涯。而今,抗戰勝利,國土已重光。我啊!依然不能回到我可愛的故家。這是為什麼?這是為什麼?”因抒情氣氛較濃,故學生們多愛唱。周布還把五年級國文課本中《我愛中華》譜上曲教唱,其詞為:“我愛中華,我愛中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比你更偉大。四萬萬人民,五千年文化……”把六年級國文課本中《中華大地》(中央大學校長羅加倫的詞)亦譜上教唱,其詞有:“青海青,黃河黃,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皚皚,草茫茫,天山腳下好牧場。” 蚌埠第五中學
蚌埠5中,人才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