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傳染性造血組織壞死病(Infectious hamatopoietic NECRO sis of rainbow trout)
[病因]病原體為傳染性造血組織壞死病毒(IHNV)。其傳播途徑有:①垂直傳播,帶病毒親魚的卵和精液,由卵傳播幾率更大。②水平傳播,水源受污染等。病毒主要經鰓和消化道入侵魚體。
[症狀]該病往往於魚苗及幼魚期引起突發性批量死亡,一般感染後7~14天發病。病魚遊動遲鈍,旋轉活動,有時沉底,體色變黑,腹部膨大,鰭基充血,肛門懸掛不透明,黏液狀糞便,體側肌肉呈“V”形出血。慢性病魚眼球往往突出。解剖觀察,鰓絲褪色、貧血,肝、脾、腎呈貧血狀,褪色,較大魚胃中具乳白色液體,腸壁出血,腸管內具血色液體。主要病理變化為前腎及脾臟造血組織嚴重壞死,嚴重時腎小管、肝臟和胰臟也具壞死病灶。
[流行及危害]該病廣泛流行於美國、加拿大、日本,1985年傳入我國東北地區,主要危害鮭科魚類虹鱒、大麻哈魚、河鱒等魚苗及當年魚種,發病水溫4~13℃,8—10℃時發病率最高,15℃以上停止發病,2月齡以下魚苗在水溫10℃時死亡率達100%,2—6月齡魚種死亡率大於50%,大於6月齡魚種死亡率約為10%左右,近年發現70~100克虹鱒也有發病案例。
[診斷]①由突發性批量死亡及典型症狀可初步診斷。②用脾臟、前腎及消化道組織進行病理切片如果發現造血組織嚴重壞死,腸顆粒細胞壞死可基本確診。③細胞株分離培養病毒,觀察CPE或進行血清中和試驗,螢光抗體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確診。
[預防]①養殖設施及工具嚴格消毒。②魚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含1%有效碘)50毫克/升浸洗15分鐘,但當pH顯鹼性時可將濃度提高至60毫克/升,因為在鹼性條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效果降低。③病魚徹底銷毀。④魚苗池設在孵化場最上游。⑤魚苗,魚種不與青年魚混養。
[治療]無有效治療方法,一般將病魚池水溫提高至17—20℃可控制病情嚴重惡化。
[注意事項]患傳染性造血組織壞死病病魚肛門所拖糞便較傳染性胰臟壞死病病魚所拖糞便更粗、更長。
(本文已被瀏覽 155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