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ǔ biàn bù jīng
解釋
面對變亂,能鎮定自若,不驚慌。
詳解
(1).復活;再生。《孫子·火攻》:“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 唐牛僧孺《玄怪錄·齊推女》:“且無涕泣,幸可復生。”《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遇仙女》:“花一離枝,再不能上枝;枝一去乾,再不能附乾,如人死不可復生。”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三章:“有戰士為永不復生的戰友流的眼淚。”
(2).謂恢復生者的吉常之禮。《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哀痛未盡,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斷之者,豈不送死有已,復生有節也哉。”鄭玄註:“復生,除喪反生者之事也。”
(3).再次產生。《史記·律書》:“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
從容應敵
原典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①,必生,可虜也②,忿速,可侮也③,廉潔,可辱也④,愛民,可煩也⑤。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復軍殺將⑥,必以五危⑦,不可不察也。
註解
①必死,可殺也:必,堅持、固執之意。句言堅持死拼,則有被殺的危險。 ②必生,可虜也:言將帥若一味貪生,則不免淪為戰俘。 ③忿速,可侮也:忿、憤怒、忿滿。速、快捷、迅速,這裡指急躁、偏激。句言將帥如果爭躁易怒,遇敵輕進,就有中敵人輕侮之計的危險。 ④廉潔,可辱也:將帥如果過於潔身清廉,自矜名節,就有受辱的危險。 ⑤愛民,可煩也:將帥如果溺於愛民,不審度利害,不知從全局把握問題,就易為敵所乘,有被動煩勞的危險。 ⑥復軍殺將:使軍隊復滅,將帥被殺。復,復滅、傾復。復、殺均為使動用法。 ⑦必以五危:必,一定,肯定。以,由,因的意思。五危,指上述“必死”、“必生”等五事。言“復軍殺將”都是由這五種危險引起的,不可不充分注意。
譯文
所以,將領有五種致命的弱點:堅持死拼硬打,可能招致殺身之禍;臨陣畏縮,貪生怕死,則可能被俘;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敵輕侮而失去理智;過分潔身自好,珍惜聲名,可能會被羞辱引發衝動;由於愛護民眾,受不了敵方的擾民行動而不能採取相應的對敵行動。所有這五種情況,都是將領最容易有的過失,是用兵的災難。軍隊復沒,將領犧牲,必定是因為這五種危害,因此一定要認識到這五種危害的嚴重性。
古語智慧
戰場形勢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的特點,各種進攻的形態也具有偶然性和短促性。將帥了軍隊的領袖,在全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是軍心所在。正因為這樣,用兵作戰給將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思想水平和性格特徵兩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多變的戰場環境中,面臨敵人強大的進攻,或自身處於不利形勢時,要有效組織軍隊迎戰還擊,絕對不能自亂陣腳。總結為——處變不驚,從容應敵。 國之大事,關係著人民生命財產,政局穩定,因而對於從政者來說,面臨的境地決不遜色於戰場,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要求同樣也是必要的。政局的穩定相當於戰爭的勝利,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旦政局動搖,產生的嚴重後果即將會導致國家的滅亡,面臨多變而複雜的政治局勢,從政人員要有平靜而睿智的心態,一一解決問題,從容不迫,絕對不能手忙腳亂,無所適從。 市場競爭的變化之於九變,同樣也是無常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任何經濟措施的出台都是直接會引起市場的動盪,而市場的調整幾乎每一刻都在進行,較之於戰場它的變化速度更快,甚至直接影響到產品在市場的存亡。面對這樣的情況,經營者必須要從容面對,根據各項調整做出相關策略,使得產品適應市場的變化。
智慧故事
關羽大意失荊州將領主宰著軍事決策,因此用兵作戰必須要求將領要從容鎮定、足智多謀,並且不為敵人所激怒。具備這些才能才可以百戰百勝,所向披靡。 公元219年秋天,關羽水淹沒了魏將于禁、龐德的七千人馬,奪取了荊州。取得了荊州水淹魏軍的勝利之後,關羽的第一要任就是守住荊州這一軍事重地。 然而此時關羽的策略是趁機乘勝進攻,一舉將曹仁把守的樊城也奪下。曹操聽說關羽要進攻樊城後大為驚訝,一時不知如何是好。謀臣司馬懿認為孫權與劉備是明合暗不合。孫權早就想奪取荊州,只是沒有機會。如果許諾把江南的土地讓給他,以此作為條件讓孫權從後方發病攻打關羽,樊城之危便自解。曹操聽從了司馬懿的計策,馬上照辦致函孫權許諾把江南封給孫權。收到書信之後,謀臣一致商定委任大將陸遜、呂蒙偷襲關羽後方,以解關羽對東吳的威脅。 此時,關羽準備遠征樊城,關羽卻麻痹大意,對後方的東吳毫無所防備。孫權的將領呂蒙繼續出招,委任年輕的將領陸遜繼呂蒙位置使關羽“安心”出征,將全部兵力調走,荊州一時成為空城。 關羽走後,孫卻馬上秘密命令呂蒙,率軍化裝成商人直向江陵進襲。如此隱秘,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空虛,陷入混亂。呂蒙趁機寫信誘降駐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糜芳獻城出迎,呂蒙遂率大軍進據江陵,從而一舉奪回被蜀長期占據的荊州。
方法道理
這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不畏懼死亡的剛毅精神,有看透世事人生實質的閱歷。這種人必定會做到處變不驚。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已,不斷豐富自已的學識,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經受世事人生的磨難,到看透人生實質,成熟,有了無所畏懼的毅志和膽識時,又有什麼巨變能使他震驚呢?因為他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對世事發展的高準予見,他早有思想準備,他早已有死都不懼的精神,任何變都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因而他是處變不驚的神人!而真正能做到處變不驚的人總是少數。但人人都可努力接近,只是有的人能很快達到,有的快走完人的一生後才有此膽識,而多數人活了一生也無此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