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蘇成龍生於1979年8月,1997年7月就讀於安徽省蕪湖市河運學校。
1999年到上海黃河路兼職打工
2000年邊工邊報讀上海理工大學成人夜大
2001年開始實施的慈善項目,重點幫助西部地區老百姓特別是婦女擺脫因嚴重缺水帶來的貧困和落後。
2006年回到安徽故鄉宣城參加招警考試並通過成為一名巡防暴警察
2008年5月參與四川5、12汶川地震志願服務
2009年7月創辦安徽省涇縣9號公館音樂餐廳
2010年5月創辦安徽省涇縣英皇娛樂服務有限公司
2012-2013年參加當地公益及民間組織的公益慈善活動
2013年4月參加四川雅安地震一線救援
2014年8月再次參與雲南魯甸地震救援
2016年6月參加江蘇鹽城龍捲風冰雹災害救援
2016年10月參加安徽宣城抗洪搶險志願服務
2017年8月參加四川阿壩州九寨溝地震救援
人物榮譽
2013年4月安徽好人榜上榜人物
2013年8月評選為宣城市好人榜人物
2013年10月被評選為涇縣最美志願者
2013年12月入選2013年年度感動宣城人物
2016年5月4日榮獲安徽省“五四青年獎章”榮譽稱號
中國政治協商會議涇縣第十屆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2016年年度宣城市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
安徽省宣城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委員
安徽省涇縣白雲公益援助中心法人
2018年5月被共青團中央評選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個人生活
蘇成龍出生於農民家庭,共有兄弟三人,,為家中長子,出生貧寒,自幼隨父母邊務農邊讀書,學習刻苦,中途學校畢業後便獨自一人前往上海打工,當中撿過垃圾、擺過地攤、從事從事過洗車工、服務員、駕駛員等等工作,後期報名上海市成人再教育學校,刻苦自學商業管理系,學成後就業於中外合資企業任高級管理人才,後期積累資金回鄉發展。
在家中,蘇成龍孝順父母,疼愛弟弟,從小有顆善良的心,父母從小教育他勤儉節約、為人和藹、尊重鄰里、幫助弱者,後期鑄就了蘇成龍目前慈愛的一顆善心,讓他一次次的為困難人民頻頻奉獻出自己那份真摯的善心。
人物事跡
安徽第一人
蘇成龍原是涇縣110巡警大隊一名普通警員,2008年他曾以一線志願者的身份參與了汶川大地震的現場救援。儘管他已不再是一名警員,但看到滾動播放的訊息後,他毅然決定再次“奔赴地震現場參與救援”。
“這次我不僅要到現場去,而且要第一時間去!”這是1983年出生的蘇成龍的表態,而他也真的行動了:快速訂好機票、借了一些專業救援裝備、購買了一些食物和自救藥品,經常玩微博的他不忘通過微博發布救援知識,轉發救助微博,希望“通過微博里冬粉的力量擴散更多的救援信息”。
與此同時,他還聯繫了在成都的朋友,希望到時候能夠提供車輛,他想在飛機落地後即刻前往災區。
被稱為到達地震現場參與救援的“安徽第一人”
20日17時48分,蘇成龍到達了合肥駱崗機場,一個多小時焦急的等待後,飛機起飛了,20日23時40分,他發了一條微博:平安抵達成都雙流機場!連夜趕往雅安!蘇成龍終於到了四川。從朋友手中接過車鑰匙後,匆匆表示了謝意後,他又上路了。但在成雅高速公路入口處,他被擋在了外面。蘇成龍說:“當時只有救援車輛能快速進入現場,一般車子很難進去。”於是,焦急的他加入了一支救援隊伍,這才順利地上了高速,向著災區一步步靠近。而此時已是第二天的凌晨時分了。
蘇成龍說:“從安徽到四川雅安全程1894公里,我之所以這么千里迢迢地匆忙趕去,就是為了能夠最快抵達現場,抓住黃金救援時間。”由於行動迅速,反應及時,他也被同行的媒體稱為到達地震現場參與救援的“安徽第一人。”
開越野車去救災
來自涇縣的蘇成龍今年30歲,經營著多家公司。汶川地震時,他還是一位民警,雖然參與了抗震救災工作,但當時並未進入災區。他在合肥集結了三人,結伴同行。另兩名志願者分別是剛考上研究生的女孩杜穩和在合肥工作的謝成。
蘇成龍在成都向朋友要了一部小越野車。蘇成龍說,自己有從警經歷,也有賽車手駕照。 “我是皖南人,對盤山公路不陌生! ”一夜馬不停蹄,蘇成龍駕駛越野車將記者在內的一行人帶到蘆山。
經過簡單休整,蘇成龍和謝成輪流當班,將越野車“改裝”成一輛志願服務車,免費接送救援人員和當地居民。直到當天下午,蘇成龍才和隊友短暫休息,此時他們已經超過24小時沒有完整地睡一覺了。
重返雅安
惦記著那些孩子一個多月後重返雅安
一個星期後,帳篷里,蘇成龍與記者告別時,表達了諸多遺憾。 “這次太匆忙了,帶的物資有限,人力也有限,沒幫上什麼大忙,有些過意不去。 ”他表示,自己不久後肯定再來一趟,好好準備一些物資,為災後重建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雅安回到宣城後,蘇成龍立刻在網上召集了一群朋友,成立了“白雲公益救援”組織。 “很多朋友參加,有認識的,也有素不相識的,一個月召集了190多人。 ”這些天來,蘇成龍打理生意的同時,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籌劃重返雅安一事中。根據自願的原則,組織成員將愛心款集中,由專人購置物品。蘇成龍決定在6月1日趕到雅安,為那裡的孩子們送去大家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