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科學研究
截至2016年2月,學院有儀器設備總值過億元,實驗室總面積達到1萬平米。近五年,在研經費近1億元,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0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0餘項,包括863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和重大項目培育項目3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項。發表論文450餘篇,其中包括Nature子刊論文2篇,物理評論快報(PRL,IF:7.62)、納米技術(Nano Letters,IF:12.2)、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IF:10.88)等一區論文3篇,OL/OE等光學頂級期刊論文40篇。授權和申請專利170多項,先後2次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有3項專利已進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形成了一批標誌性的研究成果,取得多項關鍵技術突破。
學院歷來注重高新技術研究的轉化和產學研合作,建有“維格光電”、“維旺科技”、“維業達”等緊密型成果轉化基地。大部分成果和專利已經在行業產業化和技術進步中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形成了行業技術示範,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中國專利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等。
科研成果
截至2015年11月學院有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0000萬元,實驗室總面積達到1萬平米。近五年,承擔了國家“863”計畫目標導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江蘇省重大成果轉化專項等國家、省部重大項目等17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授權專利120餘項,現已形成了一批標誌性的研究成果,取得多項關鍵技術突破:大口徑脈寬壓縮光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套用於國家神光III器件,國內唯一;率先研製成功寬幅智慧型雷射光刻直寫設備,填補行業空白;建立了國內首條環保型柔性微納光學材料生產線。
學院歷來注重高新技術研究的轉化和產學研合作,建有“維格光電”、“維旺科技”、“維業達”等緊密型成果轉化基地。大部分成果和專利已經在行業產業化和技術進步中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形成了行業技術示範,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中國專利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等。
在2012年的教育部學科評估當中位列第10,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光學工程學科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現已培養博、碩士研究生數百人,為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界輸送了一批優秀技術人才。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11月,學院有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1個(光學工程);省一級重點學科1個(光學工程);江蘇省優勢學科1個(光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1個(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光學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光學、光學工程);碩士點3個(光學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光學工程(工程碩士));本科專業3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1個(現代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共建教育部現代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先進光學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數碼雷射成像與顯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數碼雷射成像與顯示工程技術中心);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微納柔性製造研究中心”;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1月學院有在校博士研究生20名,碩士研究生109名,專業碩士48名,本科生341名;教職工92名,其中院士1名,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1名、全國模範教師1名、全國先進工作者1名、中組部青年千人計畫1名、江蘇省雙創人才1名、省333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1名、第三層次培養對象2名、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3名、蘇州大學特聘教授5名、蘇州大學東吳學者1名。專任教師80餘名,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教師13名,具有副高級職稱的教師28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4名;博導10名,碩導21名。
學科建設
學科概況
光學工程是蘇州大學傳統優勢學科。截至2015年10月為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以及江蘇省“優勢學科”(一期、二期),同時為“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支撐學科之一,承擔“微納柔性製造研究中心”建設。擁有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納光學製造技術、光子器件物理與套用、光學系統設計製造與檢測、光學與光子學材料以及與新能源、光電顯示等交叉的套用學科領域和方向。學科建有“教育部/江蘇省現代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先進光學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培育點”,教育部“數碼雷射成像與顯示工程研究中心”、“數碼雷射成像與顯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等多個科研/教學平台。有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億元,實驗室總面積超過1.2萬平米,其中3000平米為千級超淨實驗室。擁有國內最大全息光學平台、最大口徑全息曝光裝置和國內高校領先的光學設計和加工檢測實驗室。
光學工程學科在以下兩方面已形成鮮明特色和優勢:
(1)亞波長光學與微納米製造技術
本學科在極限制造技術領域具有國內明顯優勢和技術基礎。在微納光學製造、大口徑衍射器件研究方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形成顯著特色。尤其在“大幅面雷射干涉光刻系統”、“納米壓印系統”、“亞波長光學技術”等方面,建立了具有顯著特色和產學研結合的工程研究與實驗條件,形成了具有國內外影響的、行業領先的研究成果並實現了成果轉化,是目前國內較有影響的微納製造基地。
(2)先進光學設計製造與檢測技術
在先進光學設計、製造與檢測技術方面,尤其在光學系統設計和非球面鏡的加工檢測等方面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是國內高校在光學製造領域較有影響的單位。
江蘇省優勢學科
1.江蘇省“微納光學”優勢學科(一期,2010-2013年)
微納光學是以光學工程、物理學為支撐建設的優勢學科。學科堅持以具有國家需求,特別是江蘇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和重大發展前景以及面向學科發展與學術前沿的納米光子科學與技術為特色和研究主線,以微納結構光子器件理論、設計、材料、製造和套用技術為依託,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在下一代光電顯示,光通訊,綠色能源,固體照明、節能環保,航天遙感技術等方面進行重點建設,主要建設方向包括:
(1)光子器件物理與設計
(2)柔性納米光學製造技術
(3)光學集成設計與製造檢測技術
(4)新能源與顯示光子材料
建設目標:立足納米光子科學和技術前沿,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需求和國家重大專項,在納米光學重大理論和納米製造技術上取得突破,形成原創性自主智慧財產權,新工藝、新樣品、重大裝備中的關鍵技術,解決戰略性重大難題;做出具有國內外重大影響的成果,實現重大成果的產業化;建立國內一流、國際影響的微納光學學科。
江蘇省“微納光學”優勢學科一期已完成驗收,獲得A等級。
2.江蘇省“光學工程”優勢學科(二期)
江蘇省“光學工程”優勢學科二期成功立項,實施時間為2014年至2017年。
重點實驗室
學院現有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分別為江蘇省現代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2000年批准建立)、省部共建教育部現代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2003年批准建立)和江蘇省先進光學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2007年批准建立)。其中,以江蘇省先進光學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為基礎,2012年9月由江蘇省科技廳批准立項建設了江蘇省先進光學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創新平台提升項目。以上重點實驗室位於蘇州大學本部,總面積達10000平方米,其中超淨實驗室3000平方米。
實驗室以建設成為國內具有顯著特色、國際一流的先進光學技術研究平台為目標,以光學製造技術,微納結構光子器件理論、設計、材料、製造和套用技術為依託,圍繞光電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在下一代光電顯示,光通訊,綠色能源(光伏,強雷射、點火),固體照明、節能環保(綠色印刷),航天遙感技術(新型成像器件和系統)等重點領域,在先進光學設計、製造及納米光子器件及其相關領域的理論和關鍵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究。凝練四大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光子器件物理與設計,(2)柔性納米光學製造技術,(3)光學集成設計與製造檢測技術,(4)新能源與顯示光子材料。
在中國工程院潘君驊院士的領銜下,形成了兩大優勢特色:(1)亞波長光學與微納米製造技術,尤其在“大幅面雷射干涉光刻系統”、“納米壓印系統”、“亞波長光學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國內外影響的、行業領先的研究成果並實現了成果轉化,是目前國內較有影響的微納製造基地,高技術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產生數億元經濟效益。(2)先進光學設計製造與檢測技術,繼續保持和發揚在這個方向的特色優勢,光學設計和自由曲面/非球面加工檢測方面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是國內在光學製造領域較有影響的單位之一。
國家工程中心
數碼雷射成像與顯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研究中心)於2011年11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准掛牌。工程研究中心以企業為建設主體,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建立一個運行機制最佳化、創新目標清晰、產業套用牽引的創新平台。
省部級工程中心
學院現有2個省部級工程中心:江蘇省數碼雷射圖像及新型印刷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數碼雷射成像與顯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以蘇州大學為技術依託、以蘇大維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產業化依託,產學研合作建立。定位“面向國家與行業的重大需求,解決行業的關鍵難題,研發工程化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推動成果產業化,提高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國際競爭力”。在微納光學、顯示與照明、3D顯示與成像、紫外雷射直寫系統、柔性納米壓印技術等工程研究方面,取得多項關鍵技術與裝備創新,推進了超薄光電器件、新工藝和新材料的產業套用。
中心的研究方向有:
1、數碼雷射圖像光刻系統與技術
數位化微納結構圖像的設計、製版設備及工藝的軟硬體開發與產業化
2、微米結構雷射轉移材料關鍵技術
微納結構光變圖像納米印刷製備工藝、生產技術和產業化設備研發
3、大口徑衍射器件的研製與關鍵技術
高品質大口徑衍射光學元件(脈寬壓縮光柵、取樣光柵等)研發
4、微納米結構製造與套用
微納結構光學元件與柔性功能材料的設計、模具製備、批量化生產的工藝鏈研發
微納柔性製造研究中心
“微納柔性製造研究中心”是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首批2011計畫)的六個分中心之一。
重大科研成果產出:
(1)微納製造技術與設備:原創性成果。
在“大幅面微納混合光刻直寫、UV納米壓印關鍵技術”方面:研製國際領先水平的微納直寫系統、UV卷對平納米壓印系統,攻克大尺寸納米製造的效率和一致性難題,在無油墨納米印刷和柔性光電子器件方面獲得套用。
(2)3D圖像雷射列印系統:研製3D彩色圖像(無油墨)列印技術。
攻克4獨立變數的微納結構圖像的生成、輸出和納米加工關鍵技術和重大理論,研製像素化的、基於微納結構的3D圖像列印系統,推進傳統印向納米印刷的技術升級,形成原創性成果,填補行業空白。目標:實現“微納結構”3D圖像列印在新型顯示、OLED照明等領域的套用,填補國內外空白。通過產學研合作,研發並建立從3D圖像設計、微納結構製版、納米印刷、材料套用的產業鏈。
(3)柔性光電子功能器件。
建立“大尺寸微納透明觸控感測薄膜”工藝鏈,攻克納米導電材料有序填充(光化)機理、高效雙面納米結構加工等重大技術瓶頸,形成核心專利,建立批量化中試線。目標:大尺寸電容透明觸控感測器產業套用(42吋),形成產業輻射與影響。
(4)納米光子器件:極限制造-大口徑衍射光柵。
“大口徑脈寬壓縮光柵”製備技術,實現國際先進水平1.4m口徑的光柵,在國家重大工程上套用,填補行業空白。
蘇州大學高技術產業研究院
蘇州大學高技術產業研究院於2010年初設立,在以蘇州大學信息光學工程研究所為技術依託,以蘇大維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產業化依託的基礎上組建而成。面向國家與行業重大需求,以解決行業關鍵難題、研發工程化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為目標導向,開展微納米結構關鍵技術、器件和系統等的研發,積極推動相關研究成果的轉化。
學院領導
截至2015年11月
院 長:王欽華
書 記:陳建軍
副院長:李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