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十四點負泥蟲

蘆筍十四點負泥蟲

鞘翅目,負泥蟲科。別名,蘆筍葉甲,細頸葉甲。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北京、河北、山東等地

危害特點

成、幼蟲啃食蘆筍嫩莖或表皮,導致蘆筍植株畸形或食成光桿對綠筍危害最重。危害成莖時常啃食其嫩皮,破壞輸導組織,造成蘆筍植株變矮畸形或分枝,擬葉叢生,嚴重的可使被害株乾枯而死。

形態特徵

蘆筍十四點負泥蟲危害 蘆筍十四點負泥蟲危害

成蟲長橢圓形,長5.5~6.5毫米,寬2.5~3.2毫米,體棕黃色或紅褐色,並具黑斑,頭前段、眼四周、觸角均為黑色,其餘褐紅色。頭部帶黑點,觸角11節短粗。前胸背板長略大於寬,前半部具1字型排列的黑斑4個,基部中央1個,小盾片黑色舌形,每個鞘翅上具黑斑7個,其中基部3個,肩中部2個,後部2個。體背光潔,腹部褐色或黑色。卵長1~1.25毫米,寬0.25毫米,初乳白色至淺黃色,後變深褐色。

幼蟲

寡足型,初孵化時,蟲體灰黃色至綠褐色,頭、胸足、氣孔黑色。2齡後乳黃色。老熟幼蟲體長6毫米,腹部肥胖隆起,體暗黃色光亮,3齡幼蟲以後,頭胸部變細,腹背隆起膨大,肛門在背面,體外常具泥狀糞便,故名14點負泥蟲。離蛹長5~6毫米,寬2.2~2.9毫米,鮮黃色,可見觸角、足、翅等。土繭橢圓形。

發生規律

蘆筍十四點負泥蟲 蘆筍十四點負泥蟲

在山東、華北年發生3~4代,以成蟲在筍盤四周的土下和殘留在地下的枯莖里越冬。越冬成蟲翌春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出土活動,4月中旬產卵。卵期3~9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成、幼蟲第一次為害高峰期。一代發生於5月中旬至7月下旬,6月中旬進入卵孵化盛期,7月初為幼蟲危害第二高峰期。幼蟲期7~10天,共4齡。二代發生於6月下旬至9月上旬,8月上旬是卵孵化盛期和幼蟲為害高峰期。三代於8月中旬至10月中旬發生。秋季氣溫高,降雨少的年份可發生第四代。越冬成蟲春季出土後,先在育苗的取食嫩莖、啃食表皮,7月上旬成蟲轉移到大田筍株上,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進入為害高峰期,成、幼蟲世代重疊,成蟲具假死性,能短距離飛行。幼蟲行動慢,4齡進入暴食期,老熟後鑽入土中在筍株莖基1~2厘米處結繭化蛹。成蟲交尾3~4天后可產卵,散產在葉莖交界處或嫩葉上。

防治措施

蘆筍十四點負泥蟲 蘆筍十四點負泥蟲

①清筍園除蟲,冬前和翌春及時清除筍田枯枝落葉,拔除枯莖集中燒毀,消滅越冬成蟲。②于越冬代成蟲出土盛期噴灑0.6%無名霸(苦參菸鹼醇液)10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超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90%敵百蟲15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劑1500~5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③掌握在14點負泥蟲卵孵化盛期對於苗田和不採筍田噴灑上述殺蟲劑,利於把該蟲控制在低齡抗藥性小的階段,壓低一代成蟲數量,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7月上旬大田封壟後,采筍田於8月上旬進入卵孵化盛期和幼蟲為害高峰期,是防治該蟲關鍵時期。採收前9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