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農曆八月初三日,禪宗六祖惠能在故鄉圓寂後,大弟子法海恐人爭奪真身,將六祖藏於此坑中。後來眾弟子果對其真身供奉故鄉國恩寺還是韶關南華寺(原名“寶林禪寺”)相持不下,以燒香問祖的方式而定。
主要景點
藏佛坑石奇、山清、水秀,是旅遊覽勝的好去處。藏佛坑口的溪中有一平面石頭,名叫求雨石,據說是六祖在生時曾為新州百姓打坐求雨的地方,每次都很靈驗,六祖圓寂後,每逢天旱,村民就捧上六祖的金身(銅質貼金)安放其上,找來國恩寺的和尚念誦經文,據說結果也一樣靈驗。
藏佛坑內有約2公里的長坑延綿於兩山之間,原始自然生態保持良好,坑內淺流飛瀑,奇岩怪石,綠蔭山色相映成趣。坑內的化身潭有瀑布從峭壁下瀉成數米深潭坑內有一道瀑布從峭壁上飛瀉而下,數米以下是一個大深潭,潭邊有一個岩洞。
在求雨石的對面山上有一塊高數十丈的巨石,酷似韋陀佛像,故名“韋陀石”。坑兩側山麓有數塊巨石,如四大天王,排立此地,俗稱“金鋼石”。此外,還有巨形石刻“佛”字等名人題刻。
如今,以六祖惠能禪宗文化為主線主題的“六祖惠能文化博覽園”也正式落戶六祖故里。該園總投資超6億元,首期完成投資近9000萬元,2009年8月動工。
旅遊信息
藏佛坑位於廣東新興縣六祖鎮寺田村東側,距國恩寺3公里,距省級龍山溫泉旅遊度假區約4公里。
歷史傳說
相傳在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農曆八月初三日,六祖惠能大師於國恩寺召集眾門徒傳法告別,他端坐三更時,就對眾弟子說:“我去了”,說完便只見一道華光升天而起,直往南方而去,白光過後,六祖惠能大師的身體不翼而飛,眾門徒大驚,慌忙走出國恩寺,沿白光逝去的方向尋去,直到寺田村時發現在一條坑中,六祖端坐在一方大石上,臉色安詳,後來人們就把這坑叫做“藏佛坑”。
其實,是六祖的大弟子法海因擔心六祖的真身圓寂後被人搶奪,故在惠能坐化圓寂後,趁眾弟子打瞌睡抱走送到了寺田坑,原本想藏在坑中一個瀑布下的石洞中,但由於洞口被沙石堵塞,便把六祖安放在瀑布頂上的大石上。天一亮,很快就被四處找尋六祖的和尚發現。
果然,六祖圓寂的訊息很快傳開,光孝寺、南華寺、東山寺都派寺僧前來要求迎請六祖的真身,相爭之下,有人提出以點香為準,煙飄何方,旨為六祖靈示真身安放之處。遂在寺田村口,後來被稱為香燈崗的地方,於室中央,燃香靜觀,國恩寺坐西南、光孝寺坐東南、南華寺坐東北、東山寺坐西北,只見香菸飄向東北,於是南華寺請得六祖真身,準得進入寺田坑(後稱“藏佛坑”),將六祖真身迎請至韶關南華寺(原曹溪寶林禪寺)供奉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