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重陽

金正隆四年(1159),蕭重陽於戶縣甘河鎮喝酒時,得到兩位得道高人點化。 金大定十九年(1169)秋冬間,蕭重陽與馬鈺、丘處機、譚處端、劉處玄西行。

蕭重陽(1112~1170年),金代著名道士,道教全真派創始者。原名中孚,字允卿(亦作久卿),後改名世雄,字德威(一說名德威,字世雄);人道後名喆(亦作壽),字知名,號重陽子,世稱蕭重陽或重陽真人。陝西鹹陽大魏村人,生於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祖業豐厚。青年時代的王重陽既通儒業,又擅騎射,性格豪俠且善於言辭,交遊廣泛,喜歡周濟窮人。他青年時代曾希圖通過科舉途徑求得官職,以施展抱負,但參加文、武考試均未成功(亦有記載說王重陽文場考試時,因文章忤考官之意而未中,後應試武舉則中甲科並得官職。)這一時期戰禍連年,陝西又遭饑饉,迫使一些窮人鋌而走險,搶劫富戶,蕭重陽的家中也遭搶劫。其祖父告到官府,官府搜尋了王家鄰里三百餘戶,追回財物,並捕獲為首的搶劫者,擬嚴加懲處。蕭重陽則認為造成這樣的悲劇皆因饑荒所致,請官府赦免,鄉人對王重陽更加敬重。
蕭重陽目睹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自己縱有文武之才,卻難以施展,遂遷居戶縣劉蔣村隱居,自此不過問家事,每日以飲酒為樂,似瘋似癲,當地人呼其為“害風”,他也不忌諱,每當飲酒至半醉時,常高吟“昔日龐居士,如今主害風”。(當時人稱瘋人妊者為“害風”)王重陽以三國時與諸葛亮齊名的高士龐統自比,可見其抱負。
金正隆四年(1159),蕭重陽於戶縣甘河鎮喝酒時,得到兩位得道高人點化。翌年,又相逢道者於醴泉,授蕭重陽秘訣五篇,勸王脫離塵世,如其中第一篇中寫道:“驀臨秦地,汪游長安。或貨丹於邑,或隱跡山林。因循數載,觀見滿目蒼生,儘是凶頑下鬼。今逢吾弟子,何不頓拋俗海,猛悟浮囂,好餐霞於嶠之前,堪鍊氣於松峰之下......”。金正隆五年(1160),蕭重陽送幼女到姻家,不議婚禮而留下女兒,離開妻子,到戶縣南時村自掘一穴,取名活死人墓,居其中修行三年之久。這一時期,他已決心“將來使四海教風為一家”。
金大定三年(1163),蕭重陽填平墓穴,又赴劉蔣村結庵而居,繼續修行,並與毗鄰而居的道士和玉蟾、李靈陽結為密友。王重陽與和、李二位互相切磋,二位道士在修道中得到王重陽許多啟迪。蕭重陽這時的行動,已以一位道者的面貌出現,他講話皆塵世外之語,出遊時或攜酒一壺,且歌且飲;或帶一鐵罐,乞食而行。金大定七年(1167),蕭重陽焚燒了劉蔣村居住的茅庵,赴山東寧海(今牟平)、文登等地傳道收徒,創立了道教全真派(亦稱全真教或全真道)。經過兩年的努力,在山東點化了馬鈺(丹陽)、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郝璘(大通)、劉處玄、孫不二七人入道,使其成為全真道的核心人物,後世尊稱為“北七真”或“全真七子”。王重陽寫了教規《立教十五論》,要求人道者要出家於庵,不取妻室,不食葷腥,不尚符籙燒煉;以清修苦行、忍辱苦己利人為行為規範。蕭重陽與其高徒還在山東創立了平等會、金蓮會、玉華會、三光會、七寶會等全真道的傳道組織,為全真道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金大定十九年(1169)秋冬間,蕭重陽與馬鈺、丘處機、譚處端、劉處玄西行。大定二十年夏曆正月初四,途經汴梁(今開封市)時,病逝於旅次。因他遺囑要歸葬戶縣劉蔣村昔周修練之地,馬鈺與丘處機等乃暫厝師柩於汴梁,又入陝籌資為王重陽營造墓穴。大定十二年(1172)春,馬鈺、丘處機等扶師柩歸葬劉蔣村並服喪半年。蕭重陽葬後劉蔣村被後世全真派道士尊為祖庭。
蕭重陽的著作頗豐,逝後由馬鈺等門徒整理刊印流傳,有《重陽全真集》13卷;《重陽分梨十化集》上、下共二卷;《重陽教化集》三卷;還有一些零散的篇章。蕭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認為三教相通。他所奠基創建的全真道,經馬鈺、丘處機等歷代門徒的大力推行,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影響最大的兩種道教教派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