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的歷史
宋代楊萬里《不寐聽雨》詩曰:“瓦溝收拾殘零水,並作檐間一滴聲。”陸游《讀〈老子〉》詩曰:“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強健輕年光。”前者借瓦屋滴水傾吐心曲慰寂寥;後者用瓦上霜喻人生短暫,教人珍惜光陰。古代文人描寫瓦屋或與瓦屋有關的詩詞不少,藉此可以窺見中國的居住文化。
瓦產生於西周后期,始為茅屋的附屬物;至春秋末期,起脊草房逐漸演變成瓦房;秦漢時期,宮廷、官署的屋面,大體已全部用青瓦覆蓋,牆體多用青磚壘砌。所謂秦磚漢瓦即對這一狀況的概括。
明清時期,除皇宮官衙、寺廟庵觀外,冀東地區的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多建瓦屋四合院,商賈店鋪多建臨街瓦房為門面,農村小康之家也建起瓦房。瓦房屋面覆瓦,室內糊棚或吊頂,冬暖夏涼,冬不掃雪,夏不漏雨,優點多但造價較高。
瓦房工藝流程
瓦房的地基、牆體與平房基本一樣,屋架、房頂與平房有較大差異,建造比平房複雜。
碼地基
房子的地基是按“路深”(房子縱深長度)長短和左右寬度挖出地溝,填土夯實或用沙子徹實。左右山牆和前後坎牆處,溝寬一般寬於兩塊磚的長度;界山牆處的寬度一般寬於一塊磚長加一塊磚寬(按現在磚的尺寸,前者寬於50厘米,後者寬於40厘米)。
地溝挖好後,先“超平”。舊時超平,既沒有水準儀,也沒有透明水管作連通器,而是用水盆、水碗超平。地基當中,放一矮桌,桌上置一陶盆,盆中注滿水。選一隻周正的瓷碗,碗中注半碗水,碗邊相對貼兩片紅紙,放在陶盆水面上。按三點成一線的原理,用眼觀察,通過碗邊紅紙確定房基四角的水準點。從水準點同尺寸下反,即可壓線砌地基,有的稱“碼地深”,還有的稱“碼磉”。地基多用磚砌,一般砌5行~9行,以泥粘結。用石頭則以灰渣粘結,高2尺左右。地基上平面即是房子的地平面。地基砌好,即可“立接”房架。
立房架
傳統瓦房均為疊梁式磚木結構。房架主要包括柱腳、栿、檁、寡柱、椽子、連檐等。以三間房為例(如下圖),界山牆處兩架栿(又稱梁、柁),分別以兩根柱腳支起。架栿時,用繩子、桿子綁縛穩定。左右兩山牆各有一架邊栿,以同樣方法架起固定。柱腳下要墊一塊比較平整的石頭,條件好的用鼓型青石柱腳墩、明柱(前坎牆牆垛以上柱腳外露)、一檁一槧(檁下所附方木,既加固又美觀)。四架栿架起後,上前後檐檁。之後,在栿和邊栿上豎兩根“寡柱”,其上架“二栿”(又稱二柁,有的稱“重梁子”),二栿以上架前後“斤檁”。斤檁上好後,栿和邊栿上各豎一根寡柱,寡柱上架中檁。左右山牆處,還有另一種結構方式,即中間一根通天柱直接頂到中檁,架檐檁和斤檁的栿和二栿均為兩節分體,中間都榫眼連線到通天柱上。斤檁和檐檁、中檁不在一個平面,比後二者的連線低2.5寸左右,為房頂屋面做“曩”打基礎。柱腳(包括寡柱)與栿、栿與檁、寡柱與中檁的結合均系榫眼結構,一般是栿上栽卯,檁下鑿眼。檁與檁的結合是燕尾榫和燕尾槽。栿上架檁處,一般要做“屜”與檁結合,既可以解決檁不一般粗的問題,又加大了與檁的接觸面。中檁與寡柱的結合也由“屜”為中介。
瓦房的“舉界”一般9尺左右。舉界指地基上平面至檐檁上平面。“間量”一般為一丈、丈零五、丈一、丈一五、丈二等。間量指栿的中心線之間檁的長度。有的因經濟條件或現有物料等因素制約,三間的間量不等,但過去一般選擇對稱,忌諱“一、二、三小鞭子”。所謂“小鞭子”,指三間的間量小中大依次排列,如一丈、丈零五、丈一。舊時人們認為這樣不吉利,實際是缺乏對稱美。關於房架的講究還有“明不使桑,暗不使槐”、“房子須有鎮宅之木”等。所謂“明不使桑,暗不使槐”,指房屋所用木料,明處如檁、椽等不用桑木,桑諧音“喪”不吉利;暗處如柱腳、寡柱、邊栿等不用槐木,槐字有“鬼”,內藏不祥。所謂“鎮宅之木”指椿木。過去人們認為房子所用木料必須有椿木,栿、檁、椽中沒有椿木,寡柱或屜也得有椿木,哪怕用個椿木楔也得應這個令。椿木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木中之王,一說是劉秀走國曾封椿樹為樹王;二說因椿樹欺別的樹種自然成王。椿樹與桑、榆、槐、楊等樹木相鄰生長,椿樹挺拔直立,其他樹則躲椿彎向一旁。立房架有傳統民俗,一是過堂屋中檁上貼八卦,掛銅錢、五彩線;二是上中檁時唱喜歌,放鞭炮。
房子木架立接好,開始支穩過堂屋的前後門框和通向臥室的兩副門框。門框穩好即可壘砌牆體。
砌牆體
前後坎牆和東西山牆寬度一般為磚長加磚寬加一層泥口(磚間縫的寬度),按現在的標準磚就是“三七牆”。界山牆一般是牆垛寬度為磚寬加磚厚加一層泥口,牆垛以上寬度為坯的寬度。牆垛均為磚,前後坎牆有的是外面石頭裡面磚。冀東地區過去有“南看石頭北看磚”之說,即北部山區條件好的多用磚少用石頭,南部平原條件好的多用石頭少用磚。牆垛一般13行或15行磚。左右山牆、前後坎牆牆垛以上牆體一般是外面磚裡面坯;界山牆牆垛用磚,牆垛以上牆體一般用坯。牆的外面砌磚石,牆垛若用紅石頭多為亂插石,乾壘灰勾縫,或坐石灰渣泥;若用青板石則按行壓縫。牆面砌磚,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泥口牆白灰勾縫;一種是掛灰牆。所謂掛灰牆,是以白灰為泥砌磚,不再勾縫。後者是比較講究的,一般與青板石牆垛配伍,封山、出檐、圈栿頭磨磚對縫。牆裡面砌土坯,抹草泥,然後抹麻刀白灰。
做房頂
牆體基本砌好,開始釘椽子。所謂基本砌好,即砌完牆面,暫不封山,暫不圈栿頭。根據間量大小,每間屋椽子一般是12根~18根,為偶數。過去,人們認為椽子是單數,諧音“單傳”,會人丁不旺,偶數寓人丁興旺。先釘檐椽(檐檁和斤檁之間的椽子),再釘連檐,然後釘上搭椽(斤檁和中檁之間的椽子)。每根椽子都要兩頭釘在檁上。
椽子釘好後依次鋪設葦簾、葦笆。葦簾用淨簾,即笆葦去皮打成的帘子。葦笆是用帶皮的笆葦編成二紋花紋的笆片。葦笆以上抹草泥,待草泥乾後即可瓦瓦(wàwǎ)。抹草泥時要在斤檁略低的基礎上抹出囊,即下凹的弧面,囊的大小與屋頂斜面的長度成正比。“路深”一丈七八,一般囊深3寸左右。經濟條件好的用方椽,椽子上以木板或方磚代替葦簾、葦笆,分別稱為板笆、磚笆。
瓦瓦
瓦分板瓦和筒瓦,板瓦有平板的,弧面瓦也稱板瓦。冀東一般用弧面瓦和筒瓦,多用弧面瓦。瓦瓦方式大體有兩種,一是“仰鋪式”,一是“俯仰式”,後者也稱“合瓦式”。所謂仰鋪式,是鋪一層瓦,凹面朝上,塊與塊依次疊壓,行與行緊挨,白灰膩縫。俯仰式是鋪兩層瓦,在仰瓦鋪設的基礎上,兩行縫上再扣壓一排,高檔次的瓦房扣壓筒瓦。瓦瓦從山牆一側開始,由連檐依次向上鋪設。房檐處的瓦要壓住連檐,出到連檐外五分之二左右。瓦瓦前先鋪一層灰泥,邊鋪邊瓦。瓦與瓦一般疊壓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俯仰式瓦瓦,要邊鋪仰瓦,邊壓俯瓦。檐子處的瓦,要用灰泥堵嚴端面的縫隙,一為美觀,二防麻雀鑽入破壞房頂。寺廟庵觀和朱門大戶的瓦房多用筒瓦作俯瓦壓縫,檐子用專門燒制帶裝飾紋的瓦。仰鋪的檐瓦斜連一個帶花紋的三角形,稱“走水垂檐”,雨水從尖端流下。俯鋪壓縫的為筒瓦,即圓柱的一半。作檐瓦的筒瓦,一端以斜面封堵,鑄出紋飾,稱“瓦當”。瓦當端面多有“延年益壽”、“吉祥如意”等吉祥用語或裝飾圖案。為了顏色統一美觀,減少瓦的吸水量,瓦瓦前多將瓦用摻黑煙子的白灰水浸過。瓦瓦完後,開始封山。
封山
在兩側山牆處做出“艄(shaò)瓦壟”,壓在山牆上。所謂艄瓦壟,即高出屋頂瓦面鋪設兩行俯瓦,兩行俯瓦之間先鋪設一行仰瓦。做艄瓦壟所用俯瓦的規格與鋪設屋頂的俯瓦相同。若後做艄瓦壟施工不方便,則與屋頂瓦瓦同時進行。所謂不方便,是指左右有相鄰的瓦房。若獨立一處或臨道的一側,做艄瓦壟前,山牆出兩行小檐。每行出一指半左右,檔次高的則把外出部分磨成圓角或起線。
簡易封脊一般與瓦瓦同時進行。較簡易的“仰鋪式”,一般依次扣壓兩層瓦,壓住中縫。檔次略高的“俯仰式”,一般砌壓兩行磚,再用白灰抹好,左右兩端做出鴿子形狀。與“走水垂檐”、“瓦當”配套的高檔次瓦房,一般是先做房脊,預埋瓦,然後瓦瓦。(如圖)即為先做脊的一種方式。用白灰把房脊抹圓滑,前後以仰鋪方式預埋瓦,然後用瓦條左右橫鋪蓋頂壓瓦,再用檐子磚立著圈砌(中空),最後以封脊筒瓦坐灰蓋於上面。房脊兩端用灰泥雕塑出禽、獸等裝飾物。
串瓦
串瓦是對瓦房屋面翻新的稱謂。年深日久,房瓦會出現破損、瓦移位及縫隙漏水等問題,需要把瓦揭下來重瓦。瓦揭下後,無破損者鏟去苔蘚,用水洗刷,晾乾後蘸煙子灰水。屋面鏟去瓦瓦的老灰土,按新房瓦瓦的程式施工。
瓦片與醫學
舊時代,瓦屋四合院配以石台階、大門樓、影壁牆,是富裕的象徵,是豪門的標誌。所謂“青堂瓦舍”即指此,後成為具有較高檔次住房的代名詞。瓦房一般以毛邊紙吊頂,冬暖夏涼。有的住室內架槾子放日用品,擴大使用空間,方便存放。瓦房確實優點不少,且出產兩種中藥——屋游和瓦松。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均有載。屋游亦稱瓦苔、瓦衣、瓦蘚、博雅,是生長在陰處屋瓦上的苔蘚類植物。據《本草綱目》載,屋游味酸,冷,無毒。 主治黃疸心煩,咳逆血氣,暴熱在腸胃,暴風口噤,金瘡內塞,酒漬服之。久服補中益氣,長肌肉,好顏色。搗汁服,止衄血。燒灰油和,外敷療燙火傷。瓦松亦稱瓦花、向天草、昨葉何草,赤者名鐵腳婆羅門草。景天科,二年生肉質草本。葉線狀披針形,初生時密集於短莖,呈蓮座狀,中央有一長刺。秋季抽出塔形花穗,密生多花,白色微紅。全草入藥,味酸,冷,無毒,功能清熱止血,利濕,斂瘡,主治痔瘡出血、便血、血痢、熱淋、癰腫等症。瓦松還是生眉發膏的主藥。
新時代瓦房結構
瓦房結構有個演進過程。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出現模壓泥土燒制的紅瓦,進而出現相同規格的水泥瓦。瓦面有凹凸紋,以增加強度,上下有勾和槽以銜接牢固。木質或鐵質三角架架於磚砌的牆上,三角架上架輕型方檁,檁上釘椽,椽上覆笆,笆上抹灰泥,泥上瓦瓦。學校、單位等公房多建此類瓦房。
現在的冀東城鎮已經樓房林立,新舊式瓦房均已少見。南部平原農村地震留下的傳統瓦房已屈指可數,新建房不再是傳統瓦屋,而是新式“北京平” 。北部山區農村現在仍有瓦房,但多為新式樣,新材料。傳統瓦房除保留的寺廟外,已漸漸離開了人們的視野。如此現象體現了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稀土花碧,屋老瓦松長” (宋代陸游詩《題僧庵》),將成為人們記憶中的畫圖